【地球记忆工作室·巧识杂野万物·虫行天下】“鸣虫界”的超级巨星———迷卡斗蟋

昨天晚上,在北京新闻广播中和大家聊了很久的“鸣虫”。同学们听完后问了我很多关于“蛐蛐儿”的问题。这种形态轻盈、行为多样、叫声悠扬的秋季小明星到底都有怎样有趣的习性?以它们著称的中国鸣虫文化到底如何源远流长?我们应当如何挑选、饲养它们,以打破“百日虫”的诅咒呢?今天,就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这位鸣虫界的明星——迷卡斗蟋 Velarifictorus micado (Saussure) 吧!

首先,很多人都认为我们所说的蟋蟀全世界只有一种,那就是今天的主角迷卡斗蟋。然而实际并不是这样。在昆虫分类学上,直翅目下面有一个大家族都称为蟋蟀,即蟋蟀科 Gryllidae 。在这个家族中,实际上是有很多成员的。比如另外的一类著名鸣虫油葫芦,就是蟋蟀科油葫芦属的成员。细心的同学们也许已经发现了,迷卡斗蟋隶属于斗蟋属,还不算是最“根正苗红”的蟋蟀,那么我们常见的这些鸣虫有没有蟋蟀科蟋蟀属的成员呢?有!而且确实极为常见,那就是被我们称作“花镜”的双斑蟋 Gryllus bimaculatus De Geer 。

                                                  被称作“花镜”的双斑蟋

好啦~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回到主题,聊一聊蟋蟀科的当家名角——迷卡斗蟋吧。迷卡斗蟋,民间称为“蛐蛐儿”,也叫做促织、土渣等。野外种群在每年的7月初就可以见到若虫(北京),到了8月中旬至9月中旬,可谓是蛐蛐盛行的时段。到每年的9月末至10月中旬,便是它们的产卵期,在繁衍完毕后就会相继死亡。

由于迷卡斗蟋的行为及其复杂,加上振翅鸣叫的声音很好听,故而自古人们就开始对其进行观察和饲养,全世界最早记录这种昆虫的无疑是中国。如《礼记·月令》中就有“季夏之月,蟋蟀在壁”的记录;《易通·卦验》中也有“立秋蜻蛚鸣,白露下蜻蛚上堂”之句,当然这里的“蜻蛚”并不是指的蜻蜓,而是蟋蟀;当然,如果说记录鸣虫最著名的诗句,要数《诗经·豳风·七月》的那句“五月螽斯动股,六月莎鸡振翅,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看,这里可不仅仅是记录蟋蟀这一种鸣虫的发生期和栖息环境的呦。

说到饲养蟋蟀,在《开元天宝遗事》中最早记录了捕捉和饲养蟋蟀的情景。这篇古卷也向我们提供了饲养蟋蟀最早始于唐天宝年间的线索。而自天宝年起,饲养蟋蟀的记录一直至今就再也没有断过:《西湖老人繁盛录》中记载了南宋杭州斗蟋蟀的情景;就连南宋一代权臣贾似道也迷恋这种昆虫,并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本蟋蟀专著——《促织经》;元代由于战乱,蟋蟀的记录很少,但却有很多饲养蟋蟀的澄浆罐中刻有蒙文章印……

元代饲养蟋蟀使用的澄浆罐

到了明、清两代,蟋蟀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有史以来最为繁盛的时期。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明宣宗朱瞻基了。朱瞻基,就是我们所知的“宣德皇帝”。据记载,这位皇帝十分喜欢蟋蟀,在每年都要征收大量品质优秀的蟋蟀作为贡品,故而民间也称其为“促织皇帝”。清代蒲松龄的著名小说《聊斋志异》中的《促织》,就是以宣德年间为背景进行创作的。

“促织皇帝”明宣宗朱瞻基

那么,我们如果在野外偶然间得到了迷卡斗蟋,想在家中饲养,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首先,蟋蟀的繁殖能力很强,只要我们稍加用心,就可以将它们繁殖成功,而不用老去野外进行采集。说到繁殖,一定要有雄虫也有雌虫。那么,如何将它们进行分辨呢?这很简单,首先看腹部末端,雄蟋蟀有两根长长的尾须,而雌蟋蟀除了有两根尾须外,中间还有一根更长的产卵管,因此雌蟋蟀在民间又被称为“三尾儿(音:影儿)大扎枪”。除了腹部末端外,雄蟋蟀的翅有光泽且翅脉清晰,而雌蟋蟀的翅相对较短,且厚。有了这两点,要分辨它们就很容易了。

雄性迷卡斗蟋

雌性迷卡斗蟋

饲养蟋蟀,尤其是想繁殖它们,地下必须铺土,且还要将土保持湿润。这样就可以给它们提供良好的产卵环境。在饲喂方面,很多人都认为蟋蟀是一种“完美素食者”,其实不然。迷卡斗蟋是杂食性,而且对荤腥很感兴趣。因此,每次喂食应除了黄豆、毛豆、白菜等素食外,再配以虾皮、猪肝等荤腥,当然,这些都要切成小块,以方便它们取食。到了重阳节后,可以将食物配以流食,以助它们延长寿命。当然,在每天我们需要将它们吃剩下的食物清理出来,再换上新的食物,以免发霉影响环境。

怎么样?看了今天的“巧识杂野万物”,是不是对迷卡斗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呢?在寒冷的冬季,养上一缸鸣虫,不仅可以给家里带来生命的气息,还可以在闲暇时观察它们,相信你会发现更多迷卡斗蟋有意思的一面!

本文作者的新浪微博 @自然道修心,如果想和他进行互动交流,就快快加粉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