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长时间没有读过报纸副刊了?
给杨青新书写的序
报纸上的副刊版面、书评专刊越来越少,当年天天“八大版”的《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文化副刊,其“丰衣足食”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不必说办报的人谁重视谁不重视:报纸办给读者看,读者既然陆续狠心离报纸而去,急急转投公号、APP门下,大势不可逆转,我们也只好紧追其后,去学用新武器,开辟新战场。正所谓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字与之匹配、陪伴,值此转型年代,当年报纸上发表的文字,也就有了见证纸媒时代的文献价值。虽然说文章这么快就变成了文献,似乎急躁了一些,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君不见,信息生产、传播、储存、消费的科技升级迭代更快。
十几年前我主编“文化广场”时,设立过副刊评论员岗位,而杨青即是评论员之一。她爱读书,尤喜鲁迅,月旦人物,爱憎分明,评说文事,褒贬麻利,她写的文化时评因此成为“文化广场”一角铺满荆棘的花园。她也采访各路名家,或现场,或电话,准备常常一丝不苟,提问往往绵里藏针。如今,她把报纸登载时曾得各方好评的文字召集在一起印出来,虽说不上是著书立说,到底也是为自己为时代备案存档。而我看中的,正是这报纸文字不可小觑的文献价值。
报纸等传统媒体眼见得风光不在,可是我们是否想过:曾经有那么多报纸那么多版面负责观察记录一个时代;曾经有那么多受过专业训练的报纸编辑记者,终其一生,孜孜矻矻,磨炼眼力、脑力与笔力,热血凝成标题,豪情铺满版面,心怀对文字的敬畏和对使命的信仰,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消耗着透支未来的身体,就为了发几声呼啸,鸣几声不平,以显示这个时代有良知在,有灯塔在,有理性在,有常识在,有温暖在,有力量在,有家园在,有希望在,而由这样一群人和这样一张张报纸陪伴的时代盛况竟然不太可能再现了。正是思虑及此,我觉得我们不能任报纸上曾经登载的文字随各种“风口”而逝,我也因此陆续结集出版了《好在共一城风雨》《夜书房初集》《夜书房二集》。杨青说她也想收拾“文化广场”上的旧文字,让这些纸上的文字一起在纸质书里团聚,我听了极表赞成。大体上说,昔日报纸上的文字和如今移动互联网上的新媒体文字,不仅词法句法章法有所不同,且质地、声调、节奏、表情乃至行进的队形和意义的形状也多有不同。这越来越大的差异,正是报纸文字“文献价值”之特别处。
没有文字意蕴的图像是苍白的,没有文字功力潜入其中的视频是浅薄的,没有文字修养润泽的音频是飘忽的。我很希望那些新媒体“小编”能常翻翻过去的报纸,在版面场景中体会谋篇布局的表达力和图文结合的穿透力。如果嫌麻烦,翻翻报纸文字结集而成的新书也可以。我反复申说这类新书所谓“文献价值”,其中也包含这一道理:读读这样的“文献”,可以少一些“脑残爆款”和“无脑创意”,多一些见识、底气、从容和沉稳。
2019年11月9日,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