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认知观和境界论:“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许多深刻的论述,而他关于“虚极静笃”的论述是最深刻的论点之一,这不但阐明了老子的认知观,而且还表现了老子关于人生境界和政治哲学的深刻观点。

老子,属姬氏,有一种说法,说他生于周简王时期,即公元前573年六月初一;于周元王时期,即公元前471年八月二十三日去世,是活了102岁的长寿老人。

那么,老子有什么经历,会使他创造了深刻的道家学说呢?

周灵王见老子天生有异相,认为他有“上吉”之相,因而赐他为“老”。老子后来成了周王朝第二十三代“聃公”,因而老子又称“老聃”。“聃公”是周王朝四辅公之一,是主要负责掌管“礼”司的世袭爵位,而“聃公”的后裔多以“礼”为姓,可是,为了避周礼,便称为“李”。老子既是负责掌管“礼”的官员,同时,他还是周景王的伴读,周敬王的礼师。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

到了周敬王27年(公元前493年),当时老子已经80岁了,他辞别了周敬王,回到了周王朝的祖源圣地,在那儿祭拜灵台,当时,这圣地由姬明在镇守。在该圣地,老子已经预测到天下将进入战乱时期,后来,果真是诸侯争霸,礼坏乐崩,进入战国时代。当时,老子和姬明一起,进入了陇山,隐姓埋名,潜心研究学问,创立了道家学说。后来,老子去世后就安葬在陇山,据说还是以天子之礼安葬的。

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说的创立者,是道家思想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与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形成对应和对立,成了中国古代著名的“儒道互补”思想文化现象。而儒道思想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种思潮。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有人说,从哲学看,老子是中国古代最深刻的哲学家。读过《道德经》的人都能体会到,这一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致虚守静

而在《道德经》的第十六章,老子提出了“虚极静笃”论,这是老子非常深刻的哲学观念之一。

《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就是老子关于“虚极静笃”论的主要论述,这一章主要讲体悟“道”的方法要领在于'致虚''守静',所阐述的内容既是指认知方式,也是包含着对人生境界和政治哲学观的阐释。强调要从事物现象流变的常态之中去体悟一切现象物的存在之'常',只有“常”才是“道”的真正体现。道家强调“常道”,正是因为“常”体现了“道”的本原性特征。

《道德经注释》

第一,从字面上分析,“致虚极,守静笃”并不难理解,但其哲学含义十分深刻。

上述引文中的“致虚极”的“致”,是动词,意指做到、达到的意思;而“致虚极”的“虚”,意指无物、虚无,“极”主要是指极致、极点。所谓的“致虚极”,简要说,就是心灵要达到无的极处,达到空到极点,没有一丝杂念与污染,空明一片,淡泊湛然。这一句中的关键词是“虚”,“虚”是道家的重要哲学范畴,道家后来成了道教的理论来源,很大程度上与“虚”这一范畴有关系。以道家观点看,“虚”与“无”,与“空”是密切联系在一起,或者说非常相似的,所指的是一种心灵原状,一种精神状态。这很像是现在心理学所描述的去掉对身外事物进行认知的主观意识,保持纯粹内部心里感受,是意念守住空和虚的状态。

“守静笃”与“致虚极”的句式相同,所谓的“守”,也是动词,指的是专守、守住,“静”是指寂然不动,静如止水;而“笃”是指笃定、笃实。这是指寂然平静的心里状态,是淡然寂静的认知态度,是豁达超脱的心境。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守住自己执念,不受外界干扰,专注于内心体验和求真心理的感知方法。

老子像

第二,老子的“虚极静笃”论是与老子对于“道”的哲学规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虚”与“静”是道家认知观的根本体现,也是对人生境界的描绘。

老子哲学,或者说道家学说,其根本性观点,是把'道'作为宇宙一切万物的本原性实在来看待的,作为事物的本原,“道”被老子认为是不以任何感性方式诉诸人的心灵,即不会以任何实际存在的物质形象诉诸于人的官能,也就是说,“道”是人感觉不到的。“道”是一个'实在的虚体',因此,'虚'是道体自身本然的实在方式,是道根本性的存在方式和本质特征。

“道”的这种本然实在状态,即“虚”,不是一般的认识方法可以感知得到的,而且,要感悟它就舍弃一切感性的认知方式,必须以“静”的心态来体认。

庄子讲“坐忘”时的论述,解释了老子这种“静”的体悟方式。庄子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这说的是,忘却自己的形体,抛弃自己的聪明,摆脱形体和智能的束缚,与大道融通为一,这就叫“坐忘”。其实,庄子的所谓“坐忘”讲的就是老子说的以“静”去体悟“道”。因为人如果能处在“坐忘”的状态,心灵自身也是“虚”的,与“道”是相应相通的,心灵之'虚'便能契入于道体之'虚',自然就能悟到了“道”的真谛。

可是,一般人要真正求得心灵的'静'并不容易,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心灵往往是随着耳目等感觉器官的引导而追逐于外物的,总是在不知不觉地受到外物的刺激和影响,不停地在对来自外部的感知材料进行接纳、分别、联系、演绎、判新等,因而,不可避免受到了来自利益的,伦理的,政治的等各方面的目的欲望的影响,甚至受到了制约,因而,很难做到心灵的安宁平静,反而总是处于纷杂的'心动'之中。

心灵的'动'即是心中不静,而且,心灵的“动”其实关注的是事物的现象,是外部事物形形色色的样态在满足人心的具体欲望,如情感的快乐,利益的满足,行善的自我安慰,出名后的飘然自喜等,这都只是人心欲望的满足,所关乎的是心灵自体之“用”的,而非关乎心灵自体之“本”的。因而,若是要契入心灵之'虚',排除外界事物刺激和欲望的影响,只有'静'才是可能的。而所谓“静”,就是要求心灵要从纷纭繁杂的外部事物的刺激中撤回来,回归于心灵自体之'虚'的本相,排除各种干扰,而这就是所谓'守静”,即保持心态的寂然平静。而且,'守静'要“笃”,就是达到笃定的状态,即保持纯粹的“静”,专一而不掺杂,平静而没有欲念,达到'静'的极致状态。所以,'致虚'若能'极','守静'若能'笃',那么,心灵便能返归其自体之'本”,并因此而显现其虚灵的光辉。正像荀子所说的∶'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摒除了一切关于外物的思虑,去掉了所有杂念,心灵自然就能回归到'静笃'状态,从而达到一种大清大明的境界。

总之,只有心灵真正达到“静笃”状态,才能观照到“道”的“虚极”本原状态。“静”是对“虚”洞达和领悟基本方式,只有在极致的虚静状态(静笃)之中,才能与“虚无”的道体全然契合,无间无缝,因而,是认知达到极致,也是心灵进入了极高的境界。所以,'致虚极,守静笃'即是老子的认知观的基本体现,也是老子关于人生境界的基本阐述,说的是认知“道体”和体悟'道体'自然实然状态的根本方式,同时,也是由于对“道”的体悟而真正了解了人生境界,在以“静”悟“虚”中,感悟人生的自然与平常。

泉州清源山老子雕像

第三,老子讲'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强调的是以极致虚静的心态去观照事物,摈弃纷繁复杂的现象,发现事物的本原,体悟万物的内在之“道”。

所谓的“万物并作”,其“作”字指的是生化演变,宇宙万物不断在产生变化发展演变,而天地之间是一切万物得以产生并呈现其存在的公共场域,万物就在这场域中并存演变着,因而叫“万物并作”;而“吾以观复”的“复”字,指的是呈现原本的状态,“观”是指观照、体悟,当人以寂然平静的心态去观照事物时,变能发现它原来的呈现状态,表现出静心所观照到的结果,所以,这就叫“吾以观复”。

通常的场景中,是'万物并作'的状态,即万千事物表现出发生变化的纷然杂陈状态,显得杂乱无序、纷繁复杂,这是常人所看到的,这是人们没有能以“静笃”的心态观之而所看到现象,是'有',不是“无”,即是具体事物的存在样态,而非“道”之“虚无”。然而,当“吾”已经能以“静笃”心态去观照时,事物产生演化的公共场域中的状况就不同了,不是“并作”,而是'复'的状态,极产生演化的存在过程,全都无例外地呈现为'复',复归“道体”。

所以,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也就是说,一切以现象而呈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千差万别的事物,全都归于它们所从产生的本根之处,复归于“道体”。其实,这指的是事物回归本原的过程,大凡从道所产生的一切万物,都重新回归于道本身。

而这一'复归'的过程,对物而言,回到本原性实在的过程;对人而言,就体悟生命境界的真切过程。这就是老子对事物对人生的深邃洞察所得出的观点,人与物,皆以“道”为本原,即便如何显现、演化,最终仍是复归于“道体”,其根在于“道”。

还有,万物回归其本初原始状态,或称本原性实在的过程,是'归根',而“归根”是由'动”而趋于“静”的过程,因而,老子说:'归根曰静。”就是说,万物'并作'时是“动”,而“复归其根”的过程,则是由“动”而趋“静”,及其既'归其根',则是'动'的终极止息。所以说“归根曰静'。一切万物以现象而呈现出来的'动',实际上便即是“各复归其根'的过程性运动,而对于人来说,'复归其根'就是复归其生命的本原之处,所以说'是谓复命'。这里的'命',不是指宿命,或命运,而是指生命全过程,人生的境界,人的本质的自我体悟。

老子画像

第四,老子讲'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所强调的是复归于“常”的过程,“知常”而“明”,乃“无为”;“不知常”而“妄作”,必“凶”。

老子强调'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说的是,一切存在物回归其生命本原的运动,就是一种'复命'的过程,即现象复归于本原,具体复归于本性实在,而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可逆,不可改变,不可避免,所以是一种规律,是常态,因而称“常”。而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复命”的过程也是必然的,不可违抗的,生命的真正境界在于体验人生的真谛,以“静”悟“虚”,以寂然平静的心态去体悟“道”的“虚空”本性,而这就叫“知常”。能“知常”,表明这个人心灵已经透彻了,所以,老子说“知常曰明”。这“明”指的是洞明幽秘,照察玄微,通达物理,因而能悟“道”之自然而然本性。

这即是说,能'知常'而'明'的人,是直契道体而与道为一的人,是能够体悟自然而然本性的人,能顺“道”而为,不违逆,不做作,不干预,顺其自然,所以,这是能洞悉'无为'方法、境界的人。反之,如果'不知常',即是不能洞彻道体,不能明达一切万物之'归根''复命'必然过程,不能体悟“道”之自然而然本性,便不可避免地处于暗味的'妄作'之中,而'妄作'即是'有为',即是背'道”而为,逆“道”而行,违背了自然而然的本性,因而,所有'妄作'之人,所遇到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凶'。

在老子看来,'不知常'的'妄作'必须祛除,而'知常'之'明'必须坚持和倡导。'知常'是体悟“道”,是把握和顺应自然而然的本性,是无为和大度,不干预事物的自然发展过程,所以,老子说:'知常,容”。所谓的'容',意指容纳、容受、包容。而要能'容”,自然是需要“虚空”的,虚而能容,这就是“道”的本质特征之一。能'容'意义重大,道家的“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无为而治”等处事原则,就是建立在能“容”的基本态度上的。

河南高59米的老子雕像

第五,老子关于'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的论述,阐明了道家政治哲学的根本点。

老子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这“乃”字,意指是、于是,在《道德经》的有些版本,是“能”字而非“乃”字,而'能'“乃”二字读音相同,其主要意思是于是就怎样的。就是说,若是能基于对道体的知悟、洞达,而使心灵具有空旷能容的状态,那么,便能做到公而不偏私,能祛除陋习、偏见;而有这公而不偏私,就能够有资格“王天下”,即称为能平等治理天下的君王;而“王天下”者是知悟“天道”的,而且,只有知悟“天道”才能使治理机制长久,也才能使政权稳固,因而,才是无隐忧,无危殆的,所以,老子才说是“没身不殆'。

其实,这就是道家的政治哲学观,是讲悟“道”与“王天下”的关系,讲哲学与治政的关系,讲道家治理天下的根本性原则。

首先,所谓的“容乃公”,指的是只有心灵空旷能容,有远见,有大度,能容纳万物之心,才能做到公而不偏私。因而,这“公”是与'平''正'相联系的,对民众公平、公正,是治政的基本要领。所以,范应元诸事说∶'王者,天下归往之称。惟其无私,故天下之人往而归之。'

其次,所谓“公乃天”和“天乃道”,指的是公而不偏私才是依“天道”,即依顺“道”的原则,而依“天道”最主要的原则是顺其自然而然,即坚持“无为”原则。所以,“王天下”的基本要领是无为,是以无为之德而王天下。这才是顺“道”的,所以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孔子家语·论礼》),唯有如此,才能“道”而长久。所以,在老子看来,只有“无为”才能达到长治久安。

这也是道家政治哲学为什么坚持“无为而治”的秘诀之所在,关键在于让“王天下”成为“道”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唯有“无为”方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儒家讲“王天下”主要强调的是由“内圣”(仁德修养)推及“外王”(治政方略),而道家所强调的则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的妙处在于,不干预,不霸道,不劳民,不违背民意,着意于让民众休养生息。在中国历史上,汉初的“无为而治”政治实践,创造了“文景之治”的安平盛世,为后来汉武帝平定诸侯王和征服匈奴等的“有为”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这证明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治政方略是有效的,它与儒家的“内圣外王”成了古代政治哲学方面的“儒道互补”,成了古代宝贵的理论遗产。

总之,《道德经》第十六章,含义深远,很值得从认识论、人生论和政治哲学等方面作深入的探索。

(0)

相关推荐

  • 《中国哲学简史》(7)庄子:“幸福”的两个境界

    庄子,原名庄周,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蒙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是先秦最大的道家,道家在经历第一阶段杨朱.第二阶段老子之后,庄子是道家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 庄子是孟子的同时代人 ...

  • 魏义霞:“物物者非物”视角对比庄子和老子思想

    摘    要: "物物者非物"语出<庄子>,既是庄子哲学的基本命题,也体现了庄子与老子哲学的差异:第一,在道之别名上,庄子之道的别名是"物物者",老 ...

  • 致虚极 , 守静笃 . 万物并作 , 吾以观其复

    16年的文字,粘来,如题. "这两日怎不见你写东西了?" "写东西是需要灵感的,不知道吗?咱这几日没有愁肠块垒,没有非要一说的语言.清闲."说完,白他爸两眼. ...

  • 致虚极守静笃(第十六章)

    <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 ...

  • 一日一印|杨剑《致虚极 守静笃》

    往 期 回 顾 一日一印|杨剑<鸿朗高畅> 一日一印|杨剑<激浊扬清> 一日一印|杨剑<兴酣落笔摇五岳> 一日一印|杨剑<共君一醉一陶然> 一日一印|杨 ...

  • 取象比类法是中医学里一个重要的认知观

    "取象比类"是我国古人研究自然界规律所普遍运用的一种朴素认知方法,又称"援物比类".它是以"象"的相似关联性研究为基础,发掘物质本质属性的实 ...

  • 致虚极,守静笃,试译老子经文第十六章的意义

    老子经文第十六章: "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

  • 能观是智,所观是境

    今天是小雪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拍摄雪花的Wilson Bentley说,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雪花.而现在的科学实验告诉我们,在相同的生成环境里,所有的雪花都会长成同一个样子. 这正像我们所看到的世界, ...

  • 【关学文研】张载论人格境界论

    ​张载论[人格境界论]  文/ 韩 星 ○ ○ 儒家传统非常注重人格境界的提升.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根据人对于宇宙人生觉悟的程度不同,把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 ...

  • 打羽毛球能治疗颈椎病?颈椎病的这3点知识,刷新你的认知观

    大家好,这里是<医学微视>健康科普频道,我是主持人小编. 科普之前,我们先来采访两个问题: 这位小哥哥你好,如果一个人头痛.头晕.心慌.胸闷,你认为他最不可能是以下哪种情况呢? A.颈椎病 ...

  • 读懂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告诉我们怎么悟道

    很多人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一件事情,如果过于慌乱,则心乱如麻,一时头脑空白,别说干点什么,连想法都不会有.这时候,要是控制不住自己,即使没有崩溃,也会因为压力而爆发. 所以,老人们都会教导我们,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