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风水名楼---大坪旗杆楼
平和风水名楼---大坪旗杆楼
黄武疆
(一)、风水宝地,旗杆显耀
大坪旗杆楼,正名为“聚德楼”, 科举时代进士、举人、秀才辈出,楼前的石旗杆林立,尽显荣宗耀祖,故得“旗杆楼”之美誉,在大坪乡里,以“旗杆”为名的村社仅两个地方:一是“旗杆楼”,一是“旗杆脚(田中央--岭尾埔房支)”,从某种意义上说“旗杆”就是“华表”,是宗族地位的象征!
九十年代初的旗杆楼及大坪风景一角
旗杆楼近景(兰若静云 摄)
旗杆楼门前重新雕刻的石旗杆(兰若静云 摄)
维修中的“旗杆楼”
笔者与旗杆楼的老村长黄周生宗亲
三楼走廊一瞥
这座经典优美、庄严宏伟的圆形围楼就坐落在大坪平原南部。站在远处看旗杆楼:其后山地形似雄鸠展翅,两旁山势如左旗右鼓,前面为环绕而过的大坪溪,山明水秀,历来堪称“书馨望族”、“富庶村庄”的风水宝地!以下为清朝“聚德旗杆楼房”进士、文武举人、秀才(庠生)名单:
黄时雨(嘉庆三年戍午科中、文举人、旗杆楼)
黄纶渠(科举中、文举人、松柏脚)
黄兆昌(科举中、进士、松柏脚)
黄国仙(科举中、武举人、松柏脚)
黄纯斋(科举中、庠生、旗杆楼)
黄吉六(光绪年间科举中、文秀才、村东村山尾社)
黄士正(科举中、庠生、旗杆楼)
黄士仁(科举中、庠生、旗杆楼)
黄士贤(科举中、庠生、旗杆楼)
黄士元(科举中、庠生、旗杆楼)以上四人系胞兄弟
黄云卿(乾隆癸酉第七名、进士、松柏脚)
黄 然(科举中、举人、松柏脚)
黄 錞(科举中、举人、松柏脚)
黄景源(科举中、庠生、松柏脚)
黄大夏(科举中、庠生、松柏脚)
黄大掀(科举中、庠生、松柏脚)
黄 坦(科举中、庠生、松柏脚)
黄 杰(科举中、庠生、松柏脚)
黄梅友(科举中、庠生、松柏脚)
黄精极(科举中、庠生、松柏脚)
黄炳章(科举中、举人、松柏脚)
黄潮生(科举中、庠生、松柏脚)
黄磐安(科举中、庠生、松柏脚)
即便到今天,这种勤学好读、积极上进的家风仍在这里传承,聚德旗杆楼派下依然人才辈出,硕士、博士更是层出不穷;后裔子孙入仕者众,有数十位厅级、处级在职干部分布在省内外,这种现象实为少见。
随着大坪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大坪公路两旁一栋接一栋地建上钢筋水泥房,不但影响古村落的风水景观,更是加速这些围楼的倒塌、消亡!希望像“旗杆楼”为代表的土围楼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让这些仅存的古建筑能重见天日,再展风姿!
旗杆楼内景(一)
旗杆楼内景(二)
旗杆楼内景(三)
(二)、一楼三围,空间和谐
此楼乃黄逊敏于三十岁时(康熙乙亥年,即1695年年)始建,历经二十五年于(康熙庚子年,即1720年年)九月二十五日落成,迄今300多年历史。
旗杆楼为圆周造型,高13米,上下四层;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楼内直径18.7米,周长61.9米,楼门宽1.75米,设有内外双重大门扇,楼内建有24间房,另中厅3间为祖祠,供奉创建人黄逊敏神牌及其十五世、十六世子孙牌位。各楼房深15.5米,入门处有一小前厅,入二道门开一天井,一边为厨灶,正面则是客厅(餐厅),再往后一房是卧室,整个空间阳光充足、空气畅通,而且每间房均设有独立楼梯可登上三楼、四楼,三楼房门可通全楼走廊,具有救火消防之功能。
主楼墙外留出4.8米为通道,向外再建第二围两层楼房,内围共25间,各间形式不一,有一厅二房、中一天井,有一间正厅配一间厨房的,有些仅为一间正厅、下配厨房,但各有天井,形式多样,外围楼房间总数及计37间、深度10.9米。第三围有平房48间、门户均有第二围楼房进入,平房形式都是一厅二房配套,中一天井,两边走廊可设厨房,平房各房间均作为兄弟夫妇卧室,以分内外。以主楼为中心,建二围、三围,此整体结构,乃按地理形势配合而定的,中高外低、呈金字塔状,体现先辈们的建筑技巧,也形成特殊建筑风貌。
旗杆楼内景(四)
三楼通廊
(三)、西爽分支,创业繁衍
围楼的特点多是“聚族而居”,当家族壮大了,往外分衍,再建新楼。旗杆楼的房系脉络是这样的:大坪黄氏一世祖质斋公---十世祖蔡仁公(西爽楼开基祖)---十一世祖应霁公---十二世祖承基公---十三世祖良奕公---十四世祖逊敏公。西爽楼历来人丁兴旺,房支繁盛,虽为大型围楼,但随着家族的发展,在“康乾盛世”时期人口更是成倍增长,这座大型围楼已很难容下数百、上千人口了。据宗族口传:黄逊敏原居西爽楼内,娶妻大坪乡溪平社沈氏,因西爽楼人丁众多,生活空间狭小,年轻的逊敏早有计划拓基外乡。在此同时,沈氏岳父见逊敏诚朴忠厚、知书达理,将沈家的菸寮地赠予女婿,逊敏便移居于此,历经数载艰苦创业,有所成就,便在这块菸寮地建造大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高楼起火,楼房几乎烧尽,逊敏长子汉昭很有作为,即行重建,很短时间内恢复原貌,至此,旗杆楼的声誉名扬四方。
逊敏生三子:长汉昭、次衍周、三子色红(移居漳州北溪),汉昭生九子、衍周生四子,繁衍至今人口众多,世代昌盛,分居大坪各处:旗杆楼、席草挖(村东村)、新城东门、挖仔(钟腾村)、赤竹坪(钟腾村)、山仔尾(村东村)、崩山湖(黄庄村)、松柏脚、乾田湖(钟腾村)、三峰、乌石厝、中秋洋、溪边学、粗坑(钟腾村)等十多个村社(组),总人口三、四千人(未含迁往漳州、台湾、广东、海外地区后裔宗亲)。
旗杆楼前,旗杆林立
一砖一石,见证历史沧桑
旗杆楼里的鸡
(四)、古楼传奇,往事如烟
古言道:“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以下两则往事更是验证了这个道理。
据老宗亲介绍,在民国时代,旗杆楼后面原有一座“大厝楼”,居住着刘姓家族。当年的刘家“壮丁七十二,响铳二十四”,在平和地区算是一个“实力派”的大族,那时的“旗杆楼”虽人丁兴旺但也不能与“大厝楼”相抗衡。但奇怪是在解放时期,“大厝楼”的刘氏家族竟然没落、消失了,那座楼也只剩下残垣断壁了,现在成为农田,已无法找寻踪迹。
旗杆楼外围
“旗杆楼”先祖的墓地葬于漳州林下(“林下”旧属南靖县程溪所辖),乃“仙桃献佛”之宝地。当年地理先生在择地时说:林下坟地与大坪“旗杆楼”虽隔百多里路,但此两地形相映成辉、天作之合,乃大吉之地,但是大旺之至,必有小破财,汉昭说,如果能够大旺仅破点财倒也无妨,定下吧!吉日吉时,汉昭带领族人运送骨骸快到漳州林下时,家人就从后面急匆匆追过来报告:”旗杆楼着火了“,这时地理先生说,”这是好事啊“!就问黄氏家人,“已着火多久了?“家人说,”火快烧掉半座楼了,乡亲们都正忙于扑火呢“!地理先生淡定地回答,“好,没事了,我们继续赶做墓葬的事吧”。当年“旗杆楼”被烧毁一半,按地理先生解释,此风水格局,需有大火相助,要是整栋都烧了,那就更好了。
往事如烟,在宗亲口传的信息中捡些先祖的记忆!
长按关注“平和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