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化两则
哲学常识化(一)
哲学离群众太远,是因为哲学的思辨性确实太强,使哲学的常识化太难。
说哲学离群众远,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都在用自己的一套哲学观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只是这是自发产生的、未上升到理论的、朦胧的原生态哲学。
原生态哲学也一样包含对“真善美”的追求,但毕竟受文明局限影响严重,与上升到学术的、系统的专业哲学相去甚远。遗憾的是,虽然同属哲学,但专业哲学似乎对原生态哲学从来不屑一顾的样子。
正因为学术哲学离百姓远,自发的原生哲学又有失偏颇,所以百姓们才会盲目地、自以为是地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和谐社会和文明的未来发展走向都需要大家不再犯这样的主观错误,这其中关于人的内在素养的提升,靠日常管理根本无法实现,唯有通过长期教育的教化功能才可能达到。
无奈哲学教化的主体主要是反思者自己,外部力量所起的作用从来有限,所以人类社会整体在哲学普及这项工作中从来方法不多,实际施力自然不多,所以社会的主观能动性资源都主要运用在经济建设方面了。
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只片面提高物质文明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只是主次关系的差别而已,而且越是文明程度高,对精神文明的建设越为重视。社会主义中国在制度设计上从来重视精神文明的提高,直支明确为小平理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可见中国政治一直在用哲学为自己主动施加文明进步压力,正因为有了这种主动追求,才有了社会主义政治的文明比较优势。
无奈在物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一厢情愿地追求“两手硬”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于是改革开放后的基层中国政治一度有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趋势,在如今中国的经济基础已经大为改观的情况下,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文明建设如果再不补上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再不搞好协调发展,社会主义中国这条大船即使不翻,也会异常颠簸,船上的人一样要遭大罪,因为文明平衡进步是社会主义政治的立国之基。所以,让哲学通过走进百姓而逐渐实现常识化,再难也得做呀,因为常识化是普及的前提,不做则无法真正展示社会主义政治的比较优势,享受不到精神幸福的人民无法接受一个和资本主义一样只会妥协的社会主义社会。
让哲学走进百姓生活,首先要让群众提升对哲学的重视程度,至少让大家知道,人生境界的真正提高须臾也离不开哲学的全面指导,也只有正规哲学指导下的人生才能营造真正的和谐。反之,正是由于缺乏哲学的有效滋养,现在社会上有太多人的头脑被极端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错误占据,就是因为这些人思维的简单化和庸俗化更有利于国际垄断资本的控制,便于他们继续谋取不当的垄断利润,在哲学的视野之下,这其实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阳谋。
不可否认,社会主义政治也不完美,党内有些人仍有愚民便于管理的论调,这与我们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社会的理想是相悖的,是严重违反党性原则的,好在中国社会的整体觉悟已经让这样的论调永远不可能占据主流了。
合格的社会主义政党,唯有彻底启发民智,社会才能真正走向和谐,否则必反受其害。只有把每一个个体的哲学进步凝聚起来,我们这个社会才能更好地,更成熟地走向未来文明。哲学的常识化,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尤其是在哲学上的实质性提升,必是学习哲学者个人的、自发的、不断的、深入的反思才能获得。
哲学的常识化于历史上的西方人,可能是亚里士多德“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中对“基本原理”的寻求,当然,这个基本原理至今仍让无数西方哲学家搅尽脑汁而不得。哲学的常识化于历史上的中国人,可能因中国的先贤卖了个小聪明而被规避,例如与亚里士多德时代相近的老子的“大道至简”就最接近哲学常识化的概念性表述和现实标准,但也正因“大道”的“至简”追求受制于文明局限而让中国社会失去了对物质本原的深入探索精神,从而与主动发现现代科学失之交臂。
东西方先贤能同时在第一次哲学高峰期发出对哲学的最精辟论断,至今都无人超越得了,而他们的言论所造成的后果炯异:西方哲学始终在找这个未知的“基本原理”,于是,科学的精细入微的探索精神由此产生,最终导致近现代西方的科学技术大爆发,通过科技进步使他们在近现代占据世界文明高地。而中国人则因“大道至简”,“道法自然”,而放弃对道的本质的终极追求,转而玩起天人合一,虽然也玩得个“天下一统”,但终因“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日趋保守,终至清末因闭关锁国而被新的外来高级文明所冲击。虽未亡国灭种,但代价不菲,重新崛起之路唯艰。
好在传统文化凝聚人心之力甚强,旧的保守国家可以被打倒,但民族自强之心却得以重新激发,并在结合现代文明精华与古老传统精华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建立更具生命活力的新政体。如今,新政体在领导新中国重新崛起的同时,还可能给全世界的发展之路指引新的方向,在引导全世界人民摒弃政治虚伪和人性虚伪方面走出一条全新的实事求是的新路。
如果未来世界发展看中国不是虚言,那么就需要我们在做好“道路自信”之余,还需要每个人更多一点哲学自信,而这个哲学常识化命题却需要中国哲学界提前做好准备。(2016.5.5)
哲学常识化(二)
哲学之难学,主要在于对扑天盖地的新概念的应接不暇,而且每个概念都在哲学体系中不可或缺,所以必须循序渐进地积极认识和理解才有入门的机会。反之,如果没有足够的紧迫感,不是正确的哲学学习态度不说,半途而废或一事无成便是必然。
对任何一个新概念,如果没按哲学自身的概念体系去理解,仅靠常识般的想当然,自然无法深刻领悟相关思想的真正意涵,从而必然在南辕北辙中与哲学的整体性失之交臂。正因为哲学学习必须要建立一丝不苟的逻辑体系,所以意志不坚定的人只能对哲学退避三舍。所以我们自然不难理解,哲学化便是全新的概念体系的堆砌,终极哲学化便是在概念和逻辑的混合堆砌过程中实现对整个哲学思想大厦由局部到整体的系统反思。
反思的过程在哲学化初期很慢、很难,甚至必然在某些环节和地方因强烈的自我否定而在取舍之间犹豫不决,在反思成功的情况下,我们甚至可以用折磨的强度等同于成功的深度,所以那些不曾严重怀疑人生,不曾对现实生活产生强烈困惑的人通常无法真正走进哲学世界。
只要遵守正确的哲学修行逻辑,哲学会让任何人都能进入无困于心的自由人生状态。哲学化的人生图景清晰无比,掌握哲学方法论的圆融境界会让人生再没有束手无策的难题。一旦通过严谨的思考把最艰难的坎儿迈过去,则坦途无限,人生境界注定因此而豁然开朗。
只要你愿意,哲学可以让你尽情享受与天、地、人斗均其乐无穷的畅快。只要你愿意,你便能通过哲学达到物我两忘的天人合一之境。只要你愿意,你便会为这个本来让你又爱又恨的世界做出更多更有意义的事儿,因哲学会帮你修炼到“仁者爱人,爱一切人”、“佛就是我,我就是佛”的境界,无边的爱让你的正能量极度迸发,当然可以遍撒人间。
现代教育体系下,人们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学习新概念,为什么大多数人却总认为自己与哲学不粘边儿呢?那是因为非哲学专业所学知识是人类思想的“构成思想”的维度,而哲学是人类思想的“反思维度”,就是对“构成思想”的思想按哲学的逻辑进行重新审视(反思)的过程,通过反思,形成新的思想。
这种新思想可以帮人实现“人之为人”的崇高,对哲学的真正领悟代表个体人的真正成熟,也在日渐普及中使人类的整体思想向更高层次迈进。无奈的是,尽管专业哲学在本体系内已经很发达,但人类社会整体成熟水平仍不高,就是因为哲学仍不能通过深入人心而克制人的普遍虚伪。
一个人,取得哲学以外学科的文凭,无论多高,不一定代表这个人思想的真正成熟,因为专业哲学毕业也不一定让人实现真正成熟。思想的成熟,只有按哲学的思辩逻辑进行深入地、一丝不苟地思考,才能在渐悟的觉解中顿悟,直到最后的彻悟与圆融。
这样定位哲学,不是否定其他知识学科的价值,也不是要神化哲学,只是想告诉大家,哲学化是“人之所以是人”的一种特殊禀赋,如果把其他学科知识比喻成神仙的法器,那么,哲学就是驱动法器的咒语。任何一门学科要取得新成熟,该行为主体都必须经过对该学科的哲学化思考,才能取得新突破,这便是哲学的伟大功用,是人所独具的天赋。这种天赋每个人都有,但非经哲学化思考,只能做肤浅的、表面的、甚至无意识的应用,使自己的天赋白白浪费。
文明的终极进步必以哲学普及为内容,哲学普及必以哲学常识化为前提,整个人类都在期待哲学率先常识化成果的出现,哲学专业工作者们,你们准备好了吗?(20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