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光武集南地里的状元灯

状元灯
李奶奶  口述
赵安 李素贞整理
传说光武集南地里,每逢月黑头加阴天,都有个闪闪发光,忽明忽灭的红灯笼,专为读书人照路。老人讲,这里边还有段动人的故事哩。
宋朝时候,光武集上有个出名的教书老先生。他学识渊博高,德高望重,附近百十里地的学生都拜在他的门下求学。一天他正在讲课,见窗台外面趴着个六七岁的要饭小孩瞪着闫听课。开始他还不大注意,后来看这孩子不论刮风下雨,天天如此,就有些感动了,但也没有惊动他。以后,忽然又出现一件怪事,几个不会写文章的学生,好象突然开窍了,篇篇都写得通顺流畅,又像出自一人之手。一天中午他提前吃饭,不再休息,先到学屋,卷个席简蹲到里边偷偷地观察动静。一会儿,听学屋门吱呀一声开了,许多学生拥着一个什么人进来。这个说:“先给我写。”那个讲:“先给我写。”你拉我拽地乱争,这时听一个孩子的声音说:“别慌,别慌.一个一个挨着写,只是千万别让先生知道了,要是先生知道不让听课就苦了我啦。”老先生轻轻闪开席缝看,见众学生围着一个小孩,那孩子立着脚即刚刚能趴在桌子上写字。他一会儿口含着笔头深思,把嘴唇都涂黑了;一会儿挥笔疾书,真有个下笔千言之势。你猜他是哪个?正是天天在窗外听课的那个要饭的小孩。老先生越看越爱,忘神叫一声:“好!”猛地站了起来。这一下可吓呆了众学生、吓坏了那小孩。要饭的小孩哇地一声哭了,跳下板凳就逃。
老先生磕磕绊绊连忙跑上前去,一把拽着说:“原来是你!我非收下你这个学生不可。”那孩子这才明白了老先生的意思,带着一脸眼泪,咧嘴笑了。口称师父,跪下就磕响头。老先生连忙将他抱在怀里说“以后我教你读书,吃、住和我在一起!”
原来这孩子姓王名英才,自幼聪明过人,喜爱读书,不幸父母双亡,家境穷困,以讨饭为生。自被老先生收留后,学习更加刻苦。开始时老师教多少他学多少,后来老师用大针扎书本,扎透到哪里,他便能背会到哪里。一次次花开花落,一回回冬去春来。在老先生十载辛苦栽培下,王英才学得满腹经纶。
有一年,皇帝开科取士,老先生卖掉他仅有的二亩半老坟地,送王英才进京赶考。英才走后,老先生仍然放心不下,心想,英才虽有学问,但是官府历来用人唯亲,考中与否实难预料。他忧虑归心,卧床不起。其他的学生们赶来时,已经断气了,只有那颗心仍然咚咚地跳个不已。学生知道老师还有心事未了,一齐跪下祷告。谁知他那满心忧思,忽然化作一个通红通亮的小灯笼,从口里喷出,穿窗而过,飘飘荡荡直向光武西北方向的开封城——宋朝的京城飞去。
这时,英才正在荒野里跋涉,其时正当三更,月黑风紧,草深林密,道路坎坷,英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突然前面出现一盏红灯。他紧紧地跟着这盏红灯,终于走出了险境。
从此每当夜间,红灯都出现在英才前面,行走给他引路,住宿为他读书照明。一直将他送进京城。英才进了考场,文章作得颇为得意,考官一致将他的文章推荐给主考官,主张将他点为状元。谁知主考官却准备将状元送给他的一个亲戚。他在夜间偷偷将这两篇文章拿回书房,刚刚做贼心虚地将他亲戚的文章拿在上面,去用红笔点,突然屋内一下溢满红光,他吃惊地抬头一看,见窗外高高地悬着一盏红灯,他吓得连忙把王英才的文章翻在上面,只见满屋红光一下都凝到了王英才的文章上,主考官手儿一颤,那笔下不偏不倚恰恰点在王英才的文章上,就这样英才被点中了状元。
王英才中了状元后,那灯又千里迢迢地回到光武附近,每日黑夜它都飘飘荡荡在原野里游动。这个灯不照官,不照富,专给贫苦秀才去照路,大家都叫它状元灯。

资料来源:界首民间故事选

(0)

相关推荐

  • 闭关文集之教子一艺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053  状元先生 俗话有状元子弟,无状元先生! 人考状元都不愿再当教书先生,三家村穷先生皆出了名.但陈弘谋不一样,为官居太守,在朝极人臣,仍归乡 ...

  • 家里的灯为啥关了以后还“眨眼”?

    "我这灯关了还亮,闪了一宿,弄得我都睡不好觉--"8月13日早上6点多,河北保定涿州供电公司松林店供电所值班人员王英炜接到念疃村村民姚会丽老人的电话. 姚会丽的房子是新装修的,前一 ...

  • 民间故事奇女子以身相许,算命先生“此女是祸害,杀了她!”

    北宋末年,在秦岭旁,有一个叫刘家集的村落,这天是赵子谦出发进京赶考的日子. 一个长得眉清目秀的书生对着人们一一作揖,感谢乡亲们的馈赠. 赵子谦离开之前,村里的最长者对他名言:"子谦,此去京城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不见黄鹤心不死(下)

    不见黄鹤心不死(下) 赵安  搜集整理 老和尚化缘到黄家庄,黄员外又请他吹笛子.那位黄鹤姑娘自小和尚走后,就盼他早日再来.这天她正在绣楼上拿着木鱼玩,听说和尚来了,便忙将木鱼往枕边一放,朝后花园走去.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不见黄鹤心不死(上)

    不见黄鹤心不死(上) 赵安  搜集整理   大家都知道"不见黄河心不死"这句俗语,可是,却不知道这句话传错了一个字,把"鹤"字传成"河"字了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鸡冠花

    鸡 冠 花 于中举整理   很早以前,李家庄有兄妹二人,哥哥叫李友,妹妹叫佩兰,父母早亡,兄妹俩相依为命,苦度时光. 李友长到了二十三四岁了还没有说着媳妇,心里有点着急. 这一天,太阳晒红了东山墙,李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当归的传说

    当归的传说 赵同心 口述 于中举 整理 传说晋国有个叫鲍兴的青年,父亲早故,家中只有老母妻子三人,小俩口恩恩爱爱,生活过得很安乐.这一年,鲍兴被晋惠公征集戍边打仗,临行时他想,近些年来秦晋两国战火不熄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人言和乌虫

    人言和乌虫 于中举整理 相传在淮北一个山脚下,有一青年农夫,名叫信实.因为家境贫困,常到山上打柴,卖了买些油盐米面度日. 有一天,信实在山下草棵里见到了一条受伤的小黑花长虫,看它可怜就揣在怀里带回家来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田麻搂柴火

    田麻搂柴火 ○张王氏口述 张子训整理 田麻的爹死得早,撇下他跟他娘过苦寒日子.娘纺花,田麻就扛着一把耙子,天天到那寥湖里搂柴火.说话间,田麻就成了十七八的大小伙子了. 这一天,正碰上人家割荟草,乱柴火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傻子学舌

    傻子学舌 范子林 口述 范子东 整理   从前,有个王员外,四十五岁才得了个儿子,叫傻蛋.说他傻,也并非真傻,就是有点半傻不精的,脑子不灵活,心眼不够罢了. 傻蛋长到十七八岁时,仍是傻乎乎的满口傻话.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车前草

    车前草 郭洪斌 口述 于中举 整理 传说春秋时期,齐恒公抢得了国君之位.听了谋士鲍叔牙的劝告,拜了跟自己有一箭之仇的管仲为相,就想跟鲁国干一仗,一来显显齐国威风,二来报报抢位之仇.因为鲁国曾帮着外甥公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

    长工巧打官司 段兴智 搜集整理 刘智广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一贯济贫抗暴,主持公道,四邻乡亲无论有什么难事总要找他出个主意. 一天,有个财主克扣工钱,长工一怒把财主的门牙打掉了几个.财主万分恼火,立即到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