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凶猛,孩子出汗太多怎么补?收好这个方!
今天是国庆假期的第六天,黄金周长假已经进入尾声,相信很多在国庆出游的家长和孩子,今天都会计划回程。国庆长假期间,孩子在户外玩耍的时间变多,还会跟着家长胡吃海喝,肥甘厚腻、油腻煎炸、冷食冷饮都吃的不少。出汗过多、饮食不节、作息不规律,都会成为孩子节后生病的导火线。所以,今明两天,建议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消化状态,一旦发现孩子积食,要及时地用好三星汤消食导滞。另外,今天我给家长介绍一个益气养阴的食疗方,很适合孩子在秋冬季节用。
06
星期三
2021年10月
今日主题
秋燥凶猛,如何益气养阴
在这几天的文章中,我都有讲解到“秋燥”。燥,是秋的主气,又分温燥和凉燥,一般以中秋为分界点。但大部分的南方地区,最近还是以温燥为主。
温燥性质干燥、涩滞,是化热化火最迅速的一种邪气,最容易损伤津液。孩子体内阴津受损,不能滋润濡养四肢与脏腑,就很容易出现“热证”,如嘴唇发红、舌头发红、口舌生疮、口干舌燥、流鼻血、大便干、便秘、手足心热等症状。
国庆前后,孩子更容易出现“燥热”的症状,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
● 天气燥热:“秋老虎”尚未完全消退,大部分的南方地区中午气温还是比较高的。“久睛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燥邪与热邪结合,孩子很容易感受温燥之邪。
● 出汗过多:长假期间,孩子在户外游玩的时间增多。孩子新陈代谢旺盛,加上在炎热的天气下更容易出汗。过汗伤津,津液长期耗损就会伤阴,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阴虚火旺。而家长要注意,“阳随汗泄”,出汗后没有及时地调补,就会消耗阳气。体内阳气不足,就无法抵御病邪,节后自然容易生病。
● 饮食不节:秋主收,阳气内敛,孩子脾胃阳气比长夏充足,胃口变好。长假期间,孩子吃了不少炸鸡、烧烤或零食,这种情况下是很容易积食的。积食没有及时地消导,会导致脾胃积热。内热最伤阴津,阴津受损,孩子就会出现内燥。
● 作息不规律:每逢长假,孩子玩耍的时间变多,作息也会不规律,睡眠时间也会相应减少,熬夜、晚睡更是常见。睡眠是养阴的过程,如果孩子熬夜、睡眠不足,加速阴津被耗损的情况。
中医说,“燥则润之”,缓解温燥要用凉润的食物,如百合、银耳、麦冬、沙参、玉竹、石斛等。最近两天,可以给孩子安排一次麦斛饮。
麦冬、石斛都能滋阴,尤其是肺胃之阴,是秋季常用的调补食材;太子参能健脾、益气、润肺,很适合孩子出汗后用以补气之用。搭配燥湿利水的白术,全方养阴而不碍脾胃,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
尤其在秋季,孩子经常出现口干舌燥、口舌生疮、手足心热等“上火”、热气的症状,家长就要注意了,这些“火”往往都是“虚火”,不适合清热,更不要给孩子用板蓝根、七星茶、凉茶。这时需要养阴、降虚火,更适合用麦斛饮。
家长平时偶尔带孩子去吃了一顿肯德基、麦当劳或烧烤火锅之后,也可以喝一剂麦斛饮预防热气上火。
麦斛饮
材料:
石斛5克,麦冬8克,太子参6克,枸杞5克
功效:
养阴益气
宜忌:
◆适用于面色差、汗多、少气懒言、皮肤干燥、口干、大便干的症状。
◆ 3 岁以上辨证服用。
◆ 蚕豆病可以用。
食疗方的具体做法可查阅
《儿童食疗大全电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