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是发给特定的人看的
你发现了吗,好像我们越来越频繁地把“失望”挂在嘴边了。
精心修了一张照片,但没有人点赞评论,突然对友情失望;心心念念的升职机会,被其他人取代,对自己失望;和男朋友吵架摔门而出,但对方并没有追出来,于是对爱情失望。
但是事后想想,好像那个人和那件事本来没有任何问题,这些失望,往往源自于我们自己对尚未发生的事情有了过高的期待。
郭麒麟在《心动的信号》中说:“对什么事儿都不抱有期待,你永远这么想,永远不会失望。”
你发过那种,特意给某个人看的朋友圈吗?
那天我不小心把手机碰到了地上,弯腰捡手机的时候,又撞掉了杯子,玻璃渣碎了一地。我又生气又委屈,于是发了条朋友圈,仅那个有好感的男生可见,我期待着他可以找我聊聊天,安慰一下我。
结果发出去小半天,我都没等到任何评论,也没收到任何消息。他看没看见,看见的话为什么不关心我一下,他完全不在意我的心情吗?那几分钟涌上来的情绪,远远超过摔碎杯子本身。原来满怀期待的人,不一定可以理解自己的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会给很多人一个设定:我一定是TA最好的朋友;我们每天都聊天,TA一定懂我所有的情绪。
可一旦对别人的回应有了期待值,一旦在心里确定了对方应该要做的样子,我们就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对方挂钩,这样反而会降低自己的幸福感。
其实我也明白,那个男生没有必须回复我的义务,就算不理解我的情绪也很正常,是我对这件事提前做了预设,而当现实没有按照我期待的方向发展,就觉得不应该。
所以无论面对谁,降低期待,减少依赖,才会容易幸福。
我觉得降低期待的另一面,其实也是为自己预留了惊喜空间。
就像那部很老的喜剧电影《人生遥控器》,男主角迈克尔对自己的期望很高,他一直希望老板退休以后,自己可以接替他的位置。
尤其是在老板把一个重要的订单交给他时,他觉得合伙人的位置,似乎已经握在手里了。
然而老板离职之前,公司空降了一位新的合伙人,迈克尔所有的期望全部落空。
期望本是是一件好事,它代表着我们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可迈克尔对自己的期待太高,他认为,只有成了合伙人自己的人生才算是有价值,所以当期待值落空时,带来的心理落差也很难承受。
这很像心理效应中的墨菲定律:对一件事情没有那么执着且随意,反而更容易得到好的结果。但是遇到认为一定要做到的那事情,反而会没那么容易得到。
生活就像抽盲盒,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抽出的下一款,是隐藏款还是普通款。
所以与其让自己因为“最初的期待”和“最后的结果”较劲,不如试着降低期待值。
当你对别人没有什么期待的时候,他们的安慰、帮助都是惊喜;当你对结果没有那么高的要求的时候,那么事情发展的方向,无论哪条路,沿途出现的都是好风景。
因为,成年人最好的期待,就是没有期待。
欢迎与我们分享你的故事:
1753684082@qq.com
欢迎各位分享背景音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