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贵州:掠过大同镇
大同场原名“大洞场”,命名、设场始于清代,因附近多激流飞瀑且古汉语称激流为“洞”而得名;因位于川黔接壤区域、商贸活跃而设场市。大同场前的大同河水域可通机动船只,后有可出黔入川的赤叙公路,东西有牛鼻山、洞坝山为屏。场镇依山临水就势修建,房屋串架紧连延展、相对一字排开。街房、宅居多为清代和民国初期的建筑,且多为“吊脚楼”、木串架结构、小青瓦面、平房、一楼一底一阁楼,少数为杉皮、草盖屋面或砖木结构。主街由下码头、平街、沙湾组成。街面均为条石面板,宽3~5米,全长610米,弯曲起伏,宽窄不一。
由于大同镇距离赤水城只有6公里,到四洞沟景区时就要路过,所以用较短的时间在大同看了看。
在大同的新场镇停车,从石板街拾级而下,到了大同河边。以前这里是一个码头,现在早已不见停泊的商船,河水一次次击打岸边零乱不堪的阶石,又一次次寂寞地回去。
还好,遇见一个河边洗衣归来的老太太,才使这个宽敞的码头不至于太寂寞。
据说,当年红军在四渡赤水时曾经从这里登陆。
在这样一个初夏的早晨,在这样一个时空斑驳的古镇,多半有一种时空停滞带来的惘怅与感慨;
没有生命的东西,也会曾经有过生命的痕迹而唏嘘不已。
从码头上岸,沿着古老的街市走过,穿过时空隧道,走到遥远的明清时代、民国时代。
那时,这里是一个繁忙的码头,常常停泊着满载货物的商船。这些船多从下游运来布匹、盐巴等杂货,运走从川黔边境走旱路来的竹木等土特产,木材楠竹下河时,半个河面都是竹筏木排。
于是大同成了盐商、布商补给、修船的停靠点和转运地。岸边的旅馆会所里,喝茶的、饮酒的、打牌的、看戏的、抽大烟的……挤了满满的一屋、喧嚣不已。
因为要靠岸修船,当时大同最出名的就是铁匠铺,铁钉、铁梢之类的小铁具成了这里主要的工业品。最繁华时,不到300户的小镇,竟有七十来家铁匠铺,家家生意红火。
屋檐将小街的天空挤成一条线,雨水和阳光都只能颤颤悠悠地扶着瓦棱和木墙徐徐而下。
小街清一色用石板铺就,那是暗红色的丹霞石,人走了几百年,阳光风雨也走了几百年,所以石板已经磨得十分光滑。偶尔有穿高跟鞋的女子走过,“嗒嗒嗒”的脆响竟能敲碎一条街的寂静。
石板街、木板房,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处处透出历史的苍凉。
也许年轻人不太喜欢太慢的生活节奏,也不太安分于古镇的过于寂静,因此大同成为老人们的世界。
现在,随着公路的开通,运输线路的转移,曾经繁华的古镇已经沉寂下来,并在沉寂中渐渐老去。老去的大同古镇没有周庄、同里等江南古镇那样的繁华感和文化味,也没有丽江古镇那样的秀丽和喧嚣。好在它不远处是四洞沟景区,旅游旺季会有全国各地的游客从它身边匆匆掠过……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一如世间万物,绚烂之后总会归于平淡。而都市里的人们来到这里,暂时摆脱了平日的人事纷扰、滔滔名利、尔虞我诈,当自己的皮鞋踏在街石上,清空中或许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于是有了些许“大同”的心境。可惜他们终究要返回,返回到红尘滚滚的浮世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