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神意识」的思维特点与作用|我们为什么要学会「内思」?之一
烧脑时代,「海派思维」帮你开脑洞、看世界,包容一切,突破所有
我们每个人都有三层「意识」:欲神意识、识神意识、元神意识。
这一篇,我们与大家分享,这三层「意识」各自的思维特点与作用。
简单的说,欲神意识的思维特点就是「刺激↔反应」。
让我们从“婴儿吃奶”的过程来看这种「刺激↔反应」的思维特点。
婴儿出生后,肚子饿了……
Ta感受到的,不是“饿”的概念,“饿”是长大后学习来的概念。Ta感受到的是一种「身体不舒适」的饥饿感觉。
新生婴儿应对所有「身体不舒适」的感觉,只会一种方法:哭。
母亲见宝宝哭,就会给Ta喂奶……
婴儿吃奶以后,饥饿感觉消失了。伴随着饥饿感觉的消失,还会体验到一种满足、愉悦的情绪。
婴儿就把「“第一次吃奶”过程中,所有行为的感觉」以及「吃奶后愉悦的情绪」都记忆了下来。等到下次再有这种饥饿感觉的时候,妈妈只要再给Ta喂奶,Ta还会体验到这种满足、愉悦的情绪。
故事来了……
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有些新生儿的母亲,在婴儿才出生时,由于身体原因没法给自己孩子喂奶,于是,就给小宝宝喂了用婴儿奶粉充的牛奶。
等到母亲又可以喂母乳的时候,小宝宝往往死活不肯吃自己妈妈的奶。这是不是有点奇怪?!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是因为在这婴儿的记忆中,对应「消除饥饿感」的行为感觉是「吃牛奶」,而现在「吃妈奶」,是一种全新的行为感觉。这种全新的行为感觉,与记忆不相吻合,小宝宝就会抗拒。
如果再喝不到牛奶,就用”哭“来消除饥饿感。
大家不要以为,这是只有新生婴儿才用的思维模式,一个普通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基本上都是在用这种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的特点就是「刺激↔反应」。
一个人的思维成长过程,其实是身心不断受到外界的刺激(饥饿),产生焦虑感受,然后,找到消除这种焦虑的「方式」(吃奶),消除焦虑后会体验到满足、愉悦的情绪。之后,再遇到这种刺激,就用记忆中的「方式」做出行为反应,并体验到满足、愉悦的情绪。
大家感受一下,自己日常的语言、行为,是不是都是这种思维模式的产物?
我们所有的语言、行为都是这种思维模式的产物。人的经验,也都是这种「方式」与情绪的集合。
普通人但凡遇到与自己的经验不同的事情,就会有焦虑、就会烦躁,但凡遇到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就会生气。都是源于这种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的作用在于,能够帮助人类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中,快速做出行为反应。不具备这种的思维能力,人类可能早已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大自然给淘汰了。
(待续之二:「识神意识」的思维特点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