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文同两亲家 看浙博如何讲叙竹文化 极品

▲展览时间-2018年10月27日—11月25日

展览地点-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三楼书画厅

先来猜个谜语。

谜面: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做材料。

谜底很好猜,就是竹子。话说此物真是神奇,嫩的时候可以吃,成熟了可以做材料,老了也可以使用,而且因为材质高洁色泽温润,竹子所做器物深受大众喜爱,即可落地入百姓家,亦能登高庙堂,被他人仰望。“竹子茂而不骄,瘁而不辱,投荒濒危亦自适其适,其情其性,风概如此。”故知名学者范景中在著作《中华竹韵》中如此评竹,此语虽简,却道破国人爱竹之端倪。

竹,其性不同众木,群居不倚,独立不惧,劲不输青松,曲可比细柳,独然物外,暗合文人志趣,而竹林,携裹宗教、伦理寓意和美学代言,亦成为人们摆脱日常俗物、沉思哲理之地。

提及竹,必关联文同,此人堪称我国竹林家园的早期建立者,其表弟苏东坡与他性情相契,开文人写意墨竹之先河。后世画家,凡写墨竹者都无不受其影响:王庭筠、李衎、高克恭、赵孟頫、吴镇、顾安、柯九思、倪瓒、王蒙、王绂、夏昶、陈芹、姚绶、文征明、陈淳、徐渭、朱耷、石涛、金农、郑燮等无不希望“高呼与可”,在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更将传承与创新同步。传承是艺术得以延续的根本,但是它更感人的一面乃是其绝世而独立的精神,是其郁郁勃发、生生不息的生命状态。

2018年,是文同诞生1000周年。为纪念此君并感怀竹意,浙江省文化厅、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和中国美术学院携手主办纪念文同诞生1000周年系列活动,内容囊括5个不同主题的展览和1项学术研讨会,时间延续2个月,横贯过去与现在,拟从不同纬度展现当下的一片葱葱“竹林”。

这些展览与活动不仅记录了墨竹绘画种种,更意在通过那些或潇潇而下或高洁飕然,亦或狂风彪悍之竹,部分还原当时那群文人的情谊与交往。如文同与苏辙曾结为亲家后,文同喜悦至极,但没多久就去世了,去世前想见苏轼一面,可因路遥而未成,含憾而逝。其灵柩归乡,亦是苏轼资助。文同殁后,苏轼每每翻见文同诗信、书画,便会睹物伤逝,忆故事,怀故人,叹故情。年岁已久,这些点点滴滴不免平淡,可情谊始终动人。

▲宋文同墨竹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次展出复制品)

这是目前公认较为可靠的文同传世作品之一,画中一支垂竹占据画面核心,丰满坚韧,阴阳向背层次分明,开启后世墨竹之先河。文同之前,人们画竹,多习惯双钩着色,而且竹子也多作为背景出现,而此作的诞生则标志着竹子作为画面主角的一次重要亮相。

这是一个为了纪念文同、却没有文同真迹的展。

本次纪念活动中,“千载清风——古代墨竹名迹展”可谓精华之一。本次展览策划和图录编撰以文同为起点,以历代文人墨竹为主线,聚文同后元明清三代墨竹展品40件(文物38件组,复制品2件)于一堂。一为纪念文同这位墨竹大家,二为体悟竹君之性情,三为追仰古贤之品格,四为观照自身之心灵。该展览得到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等知名机构的大力支持,出借历代画竹名作30件,其中不乏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经典作品。

文同和苏轼的传世墨竹本就极其稀少,其中文同的墨竹作品早在元代就已鲜见,且真伪难辨。其公认为真迹的是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墨竹图》,文同传世书法墨迹则仅见跋范仲淹《道服赞》,萧萧数行,落落从容,可恰逢休眠期,更不巧的是,墨竹史中居重要位置的“吴镇”,因作品都于近期在其他博物馆展出过,出于文物保护,故本次展览未能出现其墨竹。

但本次亮相的38件(组)名迹依然星光熠熠,如宋拓本《西楼苏帖》,包含了文苏两人关于墨竹的认识与体会,是极为珍贵的研究资料。该帖宋刻宋拓,与原迹相差无几,三十卷全帙,目前仅见六册(天津博物馆藏五册、北京市文物公司藏一册),幸《与可画竹赞》《净因院文与可画墨竹枯木记》《文与可字说》《祭文与可文二首》等文皆有留存。

万事皆由遗憾组成,所幸,这次展出的元明清三代墨竹名迹会在整体上丰富观者对文同墨竹的想象,展品选择不局限于湖州竹派,而是以文同及后世文人墨竹为主,分“比德于竹”、“正脉传承”、“高呼与可”三个单元。从中可清晰地纵览自文同、苏轼以来历代墨竹的传承及演变,而展览画册对作品的收录较为全面,基本可弥补相关遗憾。

千年来,经由文人的打磨与操练,“竹”被赋予的气质品格愈加丰富,也充满着想象空间。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竹君”吧。

宋刻宋拓西楼苏帖:《与可画竹赞》《净因院文与可画墨竹枯木记》《文与可字说》《祭文与可文二首此前一首》 天津博物馆藏

▲《与可画竹赞》

▲《净因院文与可画墨竹枯木记》

▲《文与可字说》

▲《祭文与可文二首此前一首》

《西楼苏帖》(《东坡苏公帖》)是一份后人用心收集的苏轼书法拓本,颇类似如今粉丝收集偶像的作品集。传世原刻虽仅见六册宋拓本,但与原迹相差无几,堪称下真迹一等。本帖收入苏轼诗文60余篇,其中包括了很多他与文同交往的故事,无论文献还是书法价值都很高。

此次展品,真心值得细细品读。不妨留着,慢慢看。

▲宋文同苏轼(传)六君子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此卷分为二段,皆酣畅淋漓,士气逼人。本作从宋流传至清,通过不同作者不同时空的描绘,集体展现了一段中国墨竹题材绘画的传承与演变。

▲元李衎双钩竹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和前面几幅墨竹图不同,这件作品采用了双钩技法,用两条线描出物体形象轮廓后再晕染设色。本幅艺术水准甚高,竹子的拔节舒枝、解箨抽梢俨有摇曳升腾之势,而浓淡向背、交叠萧萧则不掩君子之姿。画面左下有“息斋道人笔”五字,钤有一印,不过较为模糊。作者为李衎,深厚传统功力又注意师法自然。

▲元赵孟頫兰石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本图石上兰竹丛生,野趣盎然,卓绝气概十分吸引人。作者赵孟頫认为书画同源,主张“以书入画”,画竹时应充分运用不同书体的不同笔法加以表现,使所画竹子具独有之形式美。

▲元赵雍题张渥竹西草堂图卷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卷长近3米,引首“竹西”二字,后是趙雍画的墨竹,笔法洗练,逸笔草草,紧接着是他写的一首诗,结体端庄,布局疏朗。再是张渥画的《杨氏竹西草堂》,卷后有杨维桢、张雨、邵衷、马琬等多人题跋。张渥是杭州人,善画白描人物,笔法颇有古韵。

▲元顾安墨竹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绘一支墨竹自画面中央向上下伸展,通过阴阳相背和竹叶走向呈现摇曳之态,但整体浑厚爽利,风骨卓越。作者为顾安,画这幅图时已经57岁了,画面自有成熟之貌,但同具勃勃生机,分外动人。

▲元柯九思清閟阁墨竹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从图中落款可知,柯九思画这幅作品时是49岁。此图画面爽朗,细看可嗅独到趣味,非完全写实,呈现出较强的笔墨意趣。

▲元倪瓒琪树秋风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竹影纵横写月明,青苔石下听鸣筝。此画意境是典型的倪瓒冷淡风,二棵树和若干竹位于画面中心,一如既往地疏朗清远。画面上收藏印和题跋甚多,反映了后人对它的喜爱与珍视程度。

▲明王绂乔柯竹石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隐约可见出尘之姿。王绂画这幅画时37岁,两年后便与好友开启隐居生活,在安逸生活条件和良好人文环境下,潜心画艺,日益精进。其现存书画作品大多作于隐居之后。

▲明夏昶戛玉秋声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作者为夏昶,曾随王绂学画墨竹。此图中,一叶细竹在萧瑟秋风中摇曳舞动,配一方湖石,可谓动静相宜。竹枝临风,生气蔼然,石以飞白法写出,但尚矩规整,整体稳重大气。

▲明陈芹竹石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明姚绶僧院清风图轴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文徵明书画卷 天津博物馆藏

▲明陈淳兰竹石图轴 广东省博物馆藏

此图绘竹颇为有趣,中锋下笔,用力爽快却又收放自如,配以几支细杆竹筋,有简要却丰富之感,整体变化多姿,情致盎然。中国花鸟画史上,陈淳地位独特,与徐渭并称“青藤白阳”。

▲明朱端竹石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明徐渭竹石图轴 广东省博物馆藏

作为青藤画派鼻祖,创“大写意花鸟”画风的徐渭尤擅泼墨淋漓、走笔如飞。此图所绘雨中竹石,淡墨浓墨相得益彰,整幅均有玲珑剔透之感。

▲明王臣双钩竹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明詹景凤竹谱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明孙克弘临顾定之竹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明朱鹭竹石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冯起震风竹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归昌世墨竹立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归庄墨竹诗翰卷 浙江省博物馆藏

此图为明末清初知名艺术家归庄送给朋友的一件作品,师法郑所南之“无根之兰”绘“无坡之墨竹”,寓意一份遗民情怀。该卷不仅诗、书、画三绝,更是归庄与友人在易代之际夹缝生存的特殊写照。

▲明孙杕竹石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陈洪绶摹李息斋竹石图轴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作者为陈洪绶,一生以画见长,擅人物、精花鸟、兼山水,是位全能型大师。此人秉性孤傲,作品高古奇崛充满趣味。“气息深厚,直追宋元,无明人写竹习气,断非老莲不能辨。”(余绍宋言)本幅墨竹古风飘逸又情操高洁,引人入胜。

▲清诸昇墨竹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清朱耷芭蕉竹石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朱耷此人趣闻甚多,大众多熟知其翻白眼的鱼。此画中芭蕉竹石均淋漓酣畅、气势撼人,浓淡干湿却又层次分明,笔墨简炼,高旷纵横。

▲清恽寿平山水花卉册(八开)选页 天津博物馆藏

▲清石涛丛竹兰石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石涛画竹与兰皆妙,“无法而法”之纵逸奔放被他处理的无一处不妥帖。作为明清画坛的巨擘,石涛画作风格独特,深受时人与后世推崇。此图润劲相宜,多处均看似随意,实为精心处理之果。

▲清石涛梅竹图卷/诗画合璧卷 故宫博物院藏

▲清金农墨竹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金农之竹面貌多样,却具古雅拙朴之味,可谓脱略形似而品位极高者。本幅以湿笔写墨竹两株,近远浓淡相辅相成,漆书长跋更增骨气。

▲清金农隶书画竹题记十二开册 上海博物馆藏

▲(下图为其中两册)

▲清金农丹竹玄石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清郑燮仿文同竹石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郑板桥诗书画三绝,是清代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之一,尤其是画竹,已是家喻户晓。其一生写竹、画竹,更爱咏竹,笔下之竹诗意境隽永,蕴含很强哲理性。本图绘山岩陡峭,枝节疏朗,颇具一番境外之意。

▲清李方膺竹石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清方元鹿竹石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清

▲罗聘竹石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清赵之琛双勾竹石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展品目录

北宋 文同《墨竹》

据《太平御览》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徽之曾“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 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徽之真不愧为一代书圣王羲之的儿子,对竹的热爱竟到如此痴迷的程度。宋代的苏东坡曾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可见苏东坡对竹的喜爱比王徽之还要疯狂,宁可不吃肉都要与竹为邻做伴!

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更是与竹结下情缘,他不但爱竹、种竹、咏竹,还特别喜爱画竹。在他的一首《题画竹》诗中写道:“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诗人在这首诗中,高度赞扬了竹不畏逆境蒸蒸向上、坚韧不拔的品德。

清 郑板桥《墨竹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