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失调,百病始生!艾灸不分阴阳,灸了也白灸!艾灸补泻,很少人知道!

  发现很多灸友连最基础的阳虚和阴虚都分不清,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需知我们养生首先就要分辨体质的阴阳,这是养生的基础,也是艾灸的第一步!

  如果你是热性的体质,还一直灸壮阳气的穴位,那就可能要加重病情了,反而有害!  

你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

1、阳虚:阳气不足的寒性体质

  寒性体质是阳虚体质的一种,属于较重的阳虚体质。表现为畏寒冷、喜暖热、爱喝热水、容易拉肚子、手脚冰凉、没精神容易乏力,舌苔偏白、津液较多、面色多青白或青黄、体型容易虚胖、脉搏较缓慢。

  阳虚的状况是最适合艾灸的了,这点大家都知道,艾灸大椎、命门、关元、涌泉都是可以补阳的。至于食疗,我建议寒性体质的灸友可以用生姜和大枣熬水来喝,也可以用当归来泡水来喝。

2、阴虚:阴液缺乏的热性体质

  阳盛阴虚的人代表体内的水分不足,水少则火旺,因此体内总会有一些莫名的火气,动不动就口腔溃疡,要么没原因的手脚心发热,胸口烦热。表现为喜冷寒、小便黄赤、烦躁易怒、便秘、口咽干燥、舌红苔黄。

  我们先前也曾经提到过: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虚不是凭空生出来的,它的源头往往就是阳虚,阴阳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很多灸友存在下寒上热的情况,就是因为中下焦的寒气太重了,阳气走投无路被逼到上焦,表现出来往往就是上火,岂不知下焦还是寒的呢!

  故而阴虚并非不可以艾灸,只是与阳虚的艾灸有所不同,阴虚更侧重补中气,以引火下行为主,并且艾灸强度也要更低一些。

阴虚的艾灸方法:

  阴虚的灸友可以逐渐用艾灸调养,刚开始少灸一些穴位,时间灸短一些(10-15分钟),温度低一些,如果感觉适应了,就可逐渐的延长艾灸的时间,一个礼拜内休息1-3天或隔天艾灸。

  首先,艾灸肾俞、八髎,能补中气,消除中焦的阻碍,并让上焦的火气往下走;然后,可以艾灸三阴交、复溜、涌泉,把这火气进一步往下导到双脚,引血归源!

那么,什么是阴?什么是阳?

简单的说,气为阳,血为阴;阳为热气,是火;阴为体内津液,为水。

  阳气盛了,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火气大了,阳为热,身体老热着,就好像你烧水,水开了也不把壶拿下来,总在那咕嘟着,水就越烧越少。

  而这体内水液就代表阴的,阳热太盛了,身体就会表现出干燥,发热,咽干,眼涩,这就是阴虚的表现,体内的水液成分就少了,不能滋润器官和内脏了。

  反之,要是阴气太盛了呢,阳就不足了,阴的特点是寒,体内的阴气太重了就会导致身体机能减退,产热不足,手脚冰凉,怕冷。

阴阳失调,百病始生!

  人身上的疾病有成千上万种,但不管疾病有多少种、有多么难治,它们的病理只有一个,那就是阴阳失调。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盛,阳气就会受损如果阳盛,阴液就会受损,所以,《黄帝内经》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阴阳蕴藏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肾有肾阴肾阳,肝有肝阴肝阳,心有心阴心阳,脾有脾阴脾阳,胃有胃阴胃阳,肺有肺阴肺阳……身体每一个部分的阴阳都必须保持平衡,一旦某一个部位的阴阳失调了,那个部位就会出现疾病。

  肝上的阴阳必须平衡,如果肝阴不足,肝之阳气就会急剧上升,这时人就会面红耳赤、头涨头痛、急躁易怒,中医称之为肝阳上亢,西医用血压计一量,很可能发现血压变高了。

  心脏的阴阳必须平衡,如果心脏的心阳不足,人体就如同失去阳光的普照一样,陷入一片阴霾的笼罩中,变得浑身发冷、精神不振。这时,水汽便会泛滥,出现水肿,结果,心脏的功能必然会受影响,甚至出现心源性水肿,西医一检查,发现这已经是心脏病甚至是心衰了。

  肺、胃、肾的阴阳也必须平衡,如果肺、胃、肾的阳气偏盛,阴液不足,那么,人就会多饮、多食、多尿,患上消渴(消渴又名三消)。

  总之,大到心脏病、高血压,小到感冒发热,一切疾病皆源于阴阳失衡!阳高寿短,阴重则病,阴阳失调,百病始生!

不分阴阳,灸了也白灸!

  《黄帝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生命是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如果这种平衡状态被彻底打破了,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想要获得长期的健康,就必须时刻保持阴阳的平衡!

  看那些贪凉的人、阳气虚损严重的人,哪个没有手脚冰凉的毛病?我们人体的正常温度是在37度左右,而客观上讲,代表阳气的,就是温度。当我们吃进一些零下几度的食物,想一想,我们要消耗多少阳气去使它平衡!

  久而久之,阳气虚耗严重,四肢最先出现冰凉,月经病,风湿病等等都来了。阳不化气,阴就会凝结,肿瘤也就会来。

  所以养生要懂阴阳,该补阴时补阴,该补阳时补阳,这样才是养生基础之法。掌握了这套法则,艾灸起来就能事半功倍!

艾灸补泻,很少人知道!

  关于平衡阴阳,神医华佗曾说过: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

  艾灸即可补,又可泄,基本的施灸规则是:实热则多灸四肢,虚寒则多灸腰腹部。

  另外,艾灸补泄体现在手法上如下:

①艾灸补法

  在点燃艾炷后,不吹其艾火,待其慢慢燃尽自灭,火力微缓而温和,且时间较长,壮数较多,灸毕用手按施灸的部位,使灸气聚而不散。

  如果用艾条灸,可用雀啄灸、温和灸、回旋灸等手法弱刺激穴位,以促进机体生理功能,解除过度抵制,引起正常兴奋。

②艾灸泻法

  点燃艾炷后,口吹艾火,促其尽快燃烧,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

  灸毕不按施灸穴位,以使体内邪气易从穴位散发,这就是吹灸法。若用艾条灸,也用吹法,促其燃烧,达到强刺激。

艾灸本身就能调和阴阳!

  除了上面讲的艾灸手法,艾灸本身就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够自行调和阴阳,能补也能泄,就拿女性的妇科病来举例说明吧:

  当患有盆腔积液时,用艾灸可以消除积液;

  当患有畸胎瘤时,用艾灸可以消除畸胎瘤;

  当流产不全,用艾灸可清宫,帮助修复子宫;

  当患有卵巢囊肿,用艾灸可以缩小卵巢囊肿;

  当患有子宫肌瘤时,用艾灸可以控制其生长,并可以使肌瘤缩小;

看到这里,你也应该看出来了,艾灸具有强大的活血化瘀功能,那么怀孕的时候艾灸,会不会把宝宝灸掉了呢?这一定是大家都想知道的话题。

  要想明白这点,首先就要说说艾叶的药效作用: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可升可降;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

  我们可以看到,上文有这样一句话 “ 可升可降 ” ,而这个可升可降,其实就包含了:艾叶即可以止血,又活血;既可以温阳,又可以滋阴,它的作用是双向的。

  当你淤血,瘀滞,寒凝,气滞的时候,艾灸可以帮助你疏通,帮助你消融;当你需要调养的时候,当你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心腹冷痛的时候,他可以帮助你温经散寒,消炎止痛,安抚胎儿!

大椎穴:调和阴阳显奇效!

  大椎穴,中医称它为“诸阳之会”,这个穴位在背部的最高点,在后颈的骨头凸起处,而背部本来就属阳,所以大椎穴堪称阳中之阳!《甲乙经》说过“大椎,三阳,督脉之会“意思是:大椎是督脉与手部三阳经的交会穴,所以才阳气非常足。

这时就产生一个疑问——“是不是大椎穴就只能补阳?”这样想可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既然被称为“大椎”,当然就要其“老大”的作用,也就是其调和阴阳的作用。要知道,它的作用不限于补阳,当阴阳相争的时候,刺激大椎,就可使阴阳平衡。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大椎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清热解表;二是补虚治劳,下面主要说一下它清热解表的作用:

  ①大椎穴最显著的作用是助长阳气!

  如果身体“阴气盛而阳气衰”,尤其是后背经常感觉冷,那么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大椎穴是阳气很足的穴位,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比如孩子不适合做全身艾灸,如果已经做了神阙穴的艾熏,那么为了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就可以适当在大椎穴艾灸几分钟。

  具体方法:艾灸时与神阙、三阴交、涌泉穴等辨证搭配,每次艾灸15-20分钟,温度以能够承受的温热为宜。

  ②内热引起的痤疮可以通过大椎穴来调理!

  对于成年人来说,采用大椎穴放血的方法,对于泻热的治疗效果很好,几乎可以立竿见影。

  具体方法是:用左手的食指与拇指将大椎穴的皮肤稍稍提起,然后用消好毒的三棱针(或者血糖针)在提起的皮肤(消毒)上迅速刺几针(1~2针即可),同时用手挤出2~4滴血即可。当然,如果不想针刺,也可以采用按摩、刮痧的方法来刺激,一样有效果。

点此了解大会详情,见证年度灸界盛典!

大家都在看(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一艾灸就上火,这是为什么?说明你这里太堵了,艾灸一个穴火气蹭蹭赶出去!

艾灸后要特别注意这9件事情,千万不能做!否则白灸了!你应该懂!

月经为什么没有准时来?十有八九是这5个原因!艾灸调冲任,打通经期问题!

大量出汗,往往就是在警示身体出故障了,汗从哪里出,病就从哪里来!

肾主骨,其华在发!白发艾灸浮白穴,疏通头部经络、清肝泻火,从根治愈!

(0)

相关推荐

  • 养生就是养阴阳!艾灸不分阴阳,等于白灸!

    从中医理论来讲,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之分,就人体而言,精.血.津液为阴,气为阳.艾灸也不例外,灸之前也要分清楚自己是阴虚体质还是阳虚体质,不然有可能适得其反. 什么是阴?什么是阳? 在了解阴虚和阳虚之前, ...

  • 跟程博士学二十四节气穴位养生经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的智慧,人体的五脏六腑.七窍四肢.筋骨皮肉等组织的机能活动无不受节气变化的影响.只要抓住二十四节气的规律,顺应天时地养生保健,便会对人的精气神的恢复与涵养有很大的益处.程凯博士是北 ...

  • 阴虚盗汗一碗汤,阳虚盗汗灸两穴,对症才有效!

    视频来源网络 请在WiFi下观看 [摘 要] 1.阴虚盗汗--手心脚心发热.不怕冷.常常脸发红.舌苔少.舌质发红. 解决方案如下: 2.阳虚盗汗--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小便清长,阳气不足亦能导致 ...

  • 阳虚,阴虚,阴阳不通体质的表现和调理方式

    一.阳虚(阳不足则生寒) 主要表现:怕冷,手脚冰凉,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女性宫寒会痛经 1.阳虚体质日常调理 注意保暖,晚上可以多泡脚:适合通过艾灸来提升阳气:选择温和的运动(需要量力而行,不适合高强 ...

  • 从《黄帝内经》中,探究人体生病的密码

    你是否有过这些感觉: 1.早上醒来后,会头痛: 2.早上醒来后,拉肚子: 3.晚上睡觉,一晚上小便好多次: 4.吃完饭后,会肚子疼: 5.在路上走着走着,会突然头晕,或者胸闷喘不过气来:等等. 以上, ...

  • 阴阳失调,百病始生!阴虚怎么艾灸?灸错了麻烦大,灸对了百病消!

    阴虚到底能不能灸?能灸,但是,如何灸?这是个关键点.在进行艾灸调理前,你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你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 1.阳虚:阳气不足的寒性体质 寒性体质是阳虚体质的一种,属于较重的阳虚体质. ...

  • 阴阳失衡,百病始生,中医教你如何维持体内阴阳平衡!

      中医历来讲究阴阳平衡,"阴虚"就是阴阳失衡的表现之一,人体一旦出现阴阳失衡自然就会生病.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压力增加,思虑过多.长期熬夜.嗜食辛辣是多数人的生活常态,导致阴虚的 ...

  •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全文翻译 73. 黄帝内经下卷 灵枢篇 百病始生第三十八

    下卷 灵枢篇 百病始生第三十八[本章要点]一.论述百病发生的原因,有外来致病因素和精神致病因素,而最根本的因素是人体正气的不足,提出了"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的论点.二.指出外感致病 ...

  • 《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原文阅读及翻译

    灵枢·百病始生 黄帝问于歧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歧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 ...

  • 《黄帝内经》灵枢 ● 百病始生篇第六十六(译文)

    [题解]百病,泛指一切疾病.始生,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初始原因.因本篇主要论述了疾病的病因分类.外感病发生的机理及传变层次,所以篇名为'百病始生'.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 ...

  • 寓行气于活血之中。《灵枢·百病始生篇》云...

    寓行气于活血之中.<灵枢·百病始生篇>云:"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前人有关 ...

  • 自我康疗147:解读《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论》

    自我康疗147:解读<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论> 空空色色阴阳变,红尘滚滚似云烟.执本御末度时势,草木枯荣知暑寒.根生泥土细无声,枝头摇曳花争艳.万物有形生于气,初始起因不常见. 世人执 ...

  • 道医:人体为什么会阴阳失衡 百病横生?

    人体阴阳的平衡并非固定不变,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因此,阴阳平衡很容易会被打破.这是因为阴阳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并非绝对的静止的平衡 ...

  • 灵枢·百病始生66

    黄帝问于歧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歧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