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佰安‖疙瘩汤

疙瘩汤其实在我们老家岩峪沟就叫拌汤,小名应该是“泮汤”。就这个名不见经传、很不起眼的地方小吃,却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应该说从我记事起就开始吃这疙瘩汤了,那时节家里的生活很困难,面条是很难经常吃到的,而更多的机会是吃各种颜色、各种食料的疙瘩汤,因为它做起来方便,要求的食料也很简单,不光白面可以拌,各种两搅、三搅面都可以做,就连黑不溜秋的红薯面也能单独下锅。疙瘩汤不像面条那样复杂,做起来很随便,红薯、洋芋等和各种菜都可以放一点进去,放点盐就可以吃,当然要是再有点醋那更是锦上添花了,酱油倒是好,但那时候我们是很少见到的,只有在年节时家里才舍得买一瓶回来。

小时候要是有了病,一般情况下都能吃到用白面做的疙瘩汤,而且碗里的小“疙瘩”还特别多,加上有盐有醋吃起来要比其他的饭食自然有味的多,往往吃上一天、两天这样的饭也就病情好转,自然谁也不好意思为能吃到白面疙瘩而装病的。

那时候,我们大部分都是吃红薯面做的疙瘩汤,黑是黑,但还是光溜溜的,稍有点甜味道,并不难吃,但毕竟比起那些用红薯面做的并要举家人都忙碌才能吃到的饸络来还是有差距的,可那时节吃饸络对很多家庭来说算是奢侈饭食,很少有人家能经常吃到饸络,绝大多数人家都是吃着稀稠不等的红薯面疙瘩汤。

1980年我参加工作后,最初是在金堆城任教,那时的单身大都自己做饭吃,我因为做饭技术差劲,除了会擀面条之外要调剂生活也就是用疙瘩汤代替,所以那些日子当然能经常吃到疙瘩汤了,而且只要吃那毕竟是白面的,比过去常吃的高出一等。

成家之后,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我仍没有忘记陪我度过艰难岁月的疙瘩汤,经常会时不时地做一顿来吃,这时候所做的疙瘩汤和过去所做的质量难以相提并论,所用的食料也可以任意选择,但我一般仍采取因陋就简的原则,经常用一些剩菜加水做就,而且忌讳磕鸡蛋进去,所不同的是调饭时要求盐、醋、酱油都要出头,更加上我喜欢放一点糊椒粉及鸡精,也不管是否符合膳食要求,总之吃起来感到特别有味,就连老伴都觉得吃起来有“不错”的感觉呢?

然而,退休之后,那陪伴我走过艰难岁月的疙瘩汤倒与我生分起来,一是外出吃过人家饭馆里的疙瘩汤后,确实感到自己和人家做的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即使自己做了也只自己一个人吃,做多了没人吃,做少了做一次不合算,所以好长时间不曾吃那相伴了几十年的疙瘩汤了。

现在,有时间想起来怪对不起疙瘩汤的,可是又一想倒也情有可原,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大家想吃啥就吃啥,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让人感到好笑的是朋友见面竟然议论“现在真不知道吃啥好了”。

虽然现在我很少吃疙瘩汤了,但是,那艰难困苦的岁月我不会忘记,当然也不会忘记那陪我走过艰难岁月的疙瘩汤。

金佰安的个人简历:

金佰安,男,1954年3月18日出生于陕西省商州夜村镇,1980年7月毕业于商洛师范专科学校,中共党员,1980年8月被派往中国第十冶金建设公司(2008年重组改名中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历任中学教师、纪委办公室副主任、纪律检查科科长、审计监察部副部长、纪委副书记兼纪检监察部部长等职,2015年元月退休至今。

文学作品:通讯“匿名信告出一名好干部”于1997年5月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散文“南瓜花煎饼”、“妻子爱唠叨”于1993年、1994年在“首钢日报”发表。先后在单位报纸“二建通讯”、“中国十冶”、“中十冶报”上发表数十篇文章。自己编印有“走出岩峪沟”上、中、下、续1、续2五本“文学作品”。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丹竹

诵读顾问:海俊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自媒体支持:陕西文谭      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

                   大乾州          新新文学

                   华文月刊       松风阁语

投稿:(必须附个人简介,图片一张)3071085012@ qq.com  或者15591980848

平台往期文字阅读:

金佰安‖醪糟

金佰安‖老家的糊汤面

金佰安‖我与扬琴

金佰安‖通往故乡的路

金佰安‖难忘的石磨

(0)

相关推荐

  • 高春光:啃食黄金的岁月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二刊""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 ...

  • 推荐平遥古城里最好吃的特色小吃

    平遥古城大大小小的饭店,几乎都贴着"平遥小吃108种"这样的广告.至于到底有没有这么多,也没人深究,但说实话平遥小吃确实还真不少!不妨亲自走访探探.其实看了这个标题,我还是想说平遥 ...

  • 金佰安‖我与扬琴

    我这人性格有点孤僻,爱好不是很多,然而对乐器扬琴来说却是老早就喜爱的. 记得小时候每当县文工团到我们夜村镇演出,那对我们山沟里的一帮年轻娃来说就跟过节一般,从剧团的"先头部队"到达 ...

  • 金佰安‖难忘的石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农村一些偏远地区都没有通电,特别对于像我的老家岩峪沟这样的山区,贫穷.落后那更是不容置疑的. 那时候我们岩峪沟对于粮食的加工还相当落后,虽然绝大部分家庭的粮食都用石磨加工,但个别 ...

  • 金佰安‖通往故乡的路

    西安至商南2021年9月10日开通了绿皮动车,这标志着秦岭腹地的商洛已经跨入了动车时代.从西安出发到达我的故乡商州只需要1小时41分钟,这太令人兴奋了,老家的交通状况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小时候我和小朋 ...

  • 金佰安‖老家的糊汤面

    要说起老家岩峪沟过去的糊汤面,我还真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的,多少年来我时时会想起.糊汤面是我们老家饭食中很有品味的一种,而我就是吃着老家的糊汤面长大的. 岩峪沟人过去的饭食都以糊汤为主,早饭喝稀糊汤.中 ...

  • 金佰安‖老家的小吃

    老家岩峪沟有很多特色小吃,其中搅团和"蛤蟆鱼鱼"是我小时候常吃的一种饭食,几十年过去了,我还时时想起,似乎还能看到它那黄亮亮的样子,还能嗅到它那诱人的香味. 岩峪沟属浅山区,水稻田 ...

  • 金佰安‖晒暖暖

    晒暖暖,对于现代人来说几乎没有几个人听说过,但对于我们经历过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生活的人来说,那都是亲身经历过且难以忘记的事情,想起来都有点心酸. 小时候所学的儿歌不多,其中母亲曾教给我们一首儿歌却 ...

  • 金佰安‖粒粒皆辛苦

    我出生在岩峪沟,小时候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差,特别是学习条件更是谈不上,根本就没上过幼儿园,小学一至四年级上的还都是四个年级一起的复式班.然而就是在很小的时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我倒学会了"锄禾& ...

  • 金佰安‖老家的煮馍

    没到过老家岩峪沟的人绝对不会知道,沟里人所说的"煮馍"并不是在有着汤菜的碗里泡馍吃,它其实就是商州城里人所说的扁食,这在字面上是绝对讲不通的,但要探究为啥要把扁食叫成"煮 ...

  • 张三丰为何终身不娶?金庸:把他7名弟子名字连起来看,就明白了

    金庸先生是当代有名的武侠小说作家,老人家已经走了两年,但他的作品却一直影响着我们.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中,他曾刻画出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比如韦小宝.张无忌.乔峰.令狐冲等,还有我们今天要说到的张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