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聪明的徐渭

  徐渭,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别号青藤老人、山阴布衣等。因民间流传徐文长之轶事趣闻甚广,故几百年下来,世人唯知徐文长,而不知徐渭其谁也。2011年,徐渭的一幅《墨葡萄》拍出了3795万的价格,其后《花卉手卷》更以5328万之天价成 交,其他流传于民间的作品,亦多以千万之高价被人拍下收藏。另有一些存世的精品之作,则多为故宫博物院所收藏,堪称价值连城。不过,悲哀的是,虽徐渭一生创造出如此之多的国宝级作品,但他生前却是“笔底明珠无处卖”,其晚景之潦倒、凄凉,简直让后世之人难以想象。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藏书数千卷被变卖殆尽的他,是在“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之贫苦境遇中,结束了自己堪称惨痛、分 裂的一生,死时身边唯有一狗与之为伴,床上甚至连一铺席子也没有。

  中国古代佯狂的艺术家不少,可真正如荷兰的梵高那样发疯,生时寂寞,死后并为后人顶礼膜拜的大家实在不多,徐渭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人物。读徐渭史传,内心颇为沉重。这么一个天赋、才分极高的人,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冤狱,八试不售,九番自杀,实堪嗟叹!”

  徐渭是一个极有天赋的一个文学家、书画家、诗人。不管在哪一个艺术领域,徐渭都有很好的作品呈现给世人。可以说,徐渭是一个生时寂寞,死后让后世人顶礼膜拜的一个艺术家。

  徐渭的一生命运多舛、屡受挫折。他出身官宦家庭,庶出,刚满百日父亲便过世,二十一岁与潘氏成婚,入赘潘家。五年后,潘氏病卒,便从潘宅迁出过着贫寒的生活。但胸怀大志,积极入世的徐渭并未因此不振,他期间拜师王畿、季本潜心专研心学。三十七岁迎来了人生的转机,得到监察御史胡宗宪的器重,入胡府做幕僚。

  虽然家族没落,但是好歹是个官宦之家,徐渭也能接触大量的文学知识。九岁做文章,十岁时竟能模仿杨雄的文章做了《释毁》一书,此书一出世人惊奇,纷纷那徐渭同三国时的杨修和唐朝时的刘晏相比,少年天才的名声在绍兴的大街小巷传开。相比于著书、作画,徐渭更爱书法,尤其是狂草,世人不解。这让这位少年天才形成了孤芳自赏、郁郁寡欢的个性。徐渭这之后的诗文也大多是以悲凉、凄冷作为主格调。

  我们可以放眼看一看世界绘画历史上的大师,有哪一位中国绘画大师西方的绘画大师影响能够像徐渭那样影响了两个历史上的绘画大师?恐怕除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和徐渭相提并论了。而徐渭也恰恰就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同时代的人物。

  徐渭与解缙、杨慎并称为“明代三大才”,他在诗文、书画、戏曲等方面都独树一帜。他是“泼墨大写意画派”的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子”,能操琴,爱戏曲,有不少杂剧及文集传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