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双减后的第一个七天假,给家长们支个招

欢迎阅读我的第1637篇日更文

长假

准备好了吗?

双减一个月后

家长们更开心还是更焦虑了?

作为一个初中生家长,平时和朋友们聊的最多的话题,就是孩子的学习和未来规划。

双减之后,作业量和考试次数明显变少了,成绩不公布,不排名,课外没有辅导班,辅导材料良莠不齐,如果家长不会引导辅导,亲子关系紧张,再加上孩子不自律,也没有养成好学习习惯,更不愿意额外多做题,等到了初二地生会考和初三中考的时候,就真的跟拆盲盒一样,给你个大大的“惊喜”。

要知道,中考摆在那,九年义务教育谁也逃不掉(打算出国的孩子另说)。中考不能补考,只有一次机会,中考之后十几岁的孩子从懵懵懂懂的年纪就开始分流,等到醒悟过来一切都晚了,没有后悔药可吃。

所以,当很多懂事的孩子明白了“双减”,不能靠辅导班了,他们比之前更努力。

减负不是把成绩减成“负数”,不是减掉孩子未来的更多选择权。对于家长来说,双减不能减掉家长的责任心,不能降低孩子学习的质量和陪伴的质量,更不能减少家长自身的成长。

双减之后对家长的要求更高了,家长要成为终身学习者,家长身上的诸多坏毛病(比如疯狂刷手机,不自律)要改一改,要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01

这个证书突然火了

家庭教育

双减之后,一个证书突然大火——《家庭教育指导师》。

幸运的是,很多年前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学完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课程,这段经历对我陪伴孩子从小学到初中的整个过程有莫大的帮助,让我明白了真正好的家庭教育,不是把孩子塞进一个又一个辅导班,自己变成甩手掌柜,而是要拼命死磕自己,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给孩子最优质的陪伴和科学的引导。

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和代沟,在我们身上是不存在的,我和孩子更像无话不谈的“闺蜜”,一起讨论社会热点,一起研究搞不懂的难题,即使有观点上的冲突,也秉承着五分钟和好的原则,用批判性思维站在对方立场看问题。

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让孩子看到你面对挫折努力奋进的样子,遇到难题努力攻破的样子,遇到新鲜事物好奇探究的样子,遇到社会热点一起讨论开怀大笑的样子,遇到冲突客观冷静分析的样子,给孩子分享自己上大学时神采飞扬的样子......这些都是家长给孩子最棒的精神营养素,多少补习班都补不来。

真正好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结合,良好的成长土壤,除了学校的成绩,还有和睦的家庭,孩子的内驱力,和无数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集合。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家长都任重道远。

十一小长假

(点击图片见大图,供参考,可自行绘制增添内容)

02

家长该做些啥?

10.1

考试少了,作业少了,不代表家长和学校的联系就少了。

我们可以主动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身心状态,做到心中有数,充分信任学校和老师,跟老师进行良好的互动,一定不能在孩子面前诋毁老师,要帮助老师树立权威。

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最新国家政策走向,小学家长可以关注初中和高中的学习要求,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在小学有大把时间的情况下,可以提前看看历史、地理、生物这样的课外书,培养学习兴趣,不至于上了初中后,对这些新学科两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这也是为高中选科打下良好的兴趣基础。

我们需要把重心转移到培养孩子的习惯上来,比如学习习惯上,认真书写、预习、复习、整理错题、拒绝拖延、举一反三这些老生常谈却不容易坚持的习惯;还有阅读、运动、家务劳动、不沉迷手机的习惯等等,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水滴石穿、日积月累的习惯。

我认为最重要的前提,是自律,知道到什么时间点该干什么,家长可以奖罚并行,及时表扬和反馈反思,跟孩子订立一个契约。

十一小长假

理论听了这么多

都不如用心去实践

双减大局已定

孩子将来拥有怎样的人生

家长们任重道远,接受挑战吧!

END

我是爱分享的张延老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