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腰间盘突出”专方
大家好,我是郑医生。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跟你聊聊,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
什么是寒湿型腰间盘突出啊?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病症。它指的是,患者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腰痛不已,不能转侧,行走困难,遇寒加重或发作。
这么说,不形象。我还得给你举个例子。
我所在的这个小区,有一个物业工作人员,年纪大概60多岁。
前一阵子,赶上下雪,他在晚上值班以后,就出来拿工具扫雪。
可能是头天晚上休息不好,也可能是当时气温太低,这个人干着干着,腰忽然就疼上了。疼得他呀,把铁锹一扔,直咧嘴,啥都干不了了,一动不敢动。
当时见,患者正在床上撅着呢。
刻诊:见脉沉细,舌苔淡白。整个人愁眉苦脸。
细问得知,这个人以前就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几乎每一次犯病,都是在冬天。后来,他在行动起居上多加小心,渐渐养得算不错。本以为没啥事儿,结果这一次不小心,再次犯病。
我想了想,告诉他说,我这里有一张方子,我先给你写出来。你呢,必须得到医院做个检查,看问题到底在哪里。如果确属腰椎间盘突出,没有别的问题,你再尝试着用。
方见——
麻黄,当归,赤芍,制川乌,制乳香、制没药,地龙,防己,威灵仙,川牛膝,木瓜,三七粉(吞)。每日一剂。水煎2次,混匀之后分早晚两次温服。
结果,这个人当天下午就到医院做检查。医师恰好精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筋骨痛证。此患将我写的配伍拿给医师看。得到的答复是,可用。最后,经过简单加减,此患拿了七剂药回来用。
结果如何?七剂药之后,疼痛几乎消失,活动基本如常。
他跟我说,这方子真好。我说,那当然好啊,出于名家之手,能不好吗?
这个配伍的创制者,其实是施维智老师。
这个名字啊,现在不少人都觉得陌生了。毕竟,他老人家去世都20多年了。施师生于1917年,卒于1998年,是我国上海老一辈的骨伤名家。他1990年被聘为全国首届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班导师,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
可以这么说,在上个世纪的上海,提到骨伤病,施维智这个名字,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
上头这个配伍,是施师诸多验方之一,叫做地龙舒腰汤。它就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证属寒邪凝滞患者的验方。我之所以知道这个配伍,也是借助近些年的工作方便,涉猎而来。
【患者病情分析】:
你看上头这个患者,症状遇寒加重,而且脉象沉细,舌淡苔白,这都是妥妥的寒邪凝滞之象啊。寒邪凝滞,气血不行,不通则痛。尽管患者经过检查,确有腰椎间盘突出这样的改变,但是从中医角度来说,寒邪凝滞,瘀血不散,是主要问题。可以这么讲,寒凝和淤血,将患者的腰椎间盘堵住了、冻住了,不通了,所以他就疼上了。
这个时候,自然要散寒、活血、痛经、止痛。
现在,你来看看上头的配伍【方解如下】
这里头,麻黄、制川乌是可以散寒的。当归、赤芍、乳香、没药、川牛膝、三七粉,可以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威灵仙、方剂、木瓜舒筋祛风止痛。这就是基本意图。
我个人感觉,这里头比较巧妙的,是用麻黄和制川乌两味药散寒。尤其是麻黄,性能散寒解表,给体内寒邪打开外出的通道。这个对于冬日受寒、突发腰椎间盘突出的人来说特别适合。
我把这个经验写出来,供大家学习、体会吧。
记住啊,这个配伍,针对的是寒证。脉沉细,舌淡苔薄白,疼痛剧烈,痛处不移,遇寒加重,遇热减轻。这个辨证要点,是必须掌握好的。非专业读者,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不可盲目尝试。
说起来,在大冬天的,天寒地冻,或是深秋凉雨,人们发作腰疼的几率是很大的。
中医在这方面的治疗,有很多拿手好戏。它们就像一朵一朵的小花,各有千秋,争奇斗艳。今后,我会把这些好经验,一一传播出来,解说出来,帮助更多人找到调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