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如何更好地利用发散型思维,请把大脑当工具

大家好,我是@嘚瑟小仙女,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阅读《万万没想到》当中关于“发散型思维”的内容。

很多培训机构都打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发散型思维”的培训牌,

公司的员工培训课程中,也不乏“发散型思维训练帮助你更好应对工作中的突发情况和新问题”的内容。

那么,什么是发散型思维?发散型思维有什么用?一个人如何才能拥有发散型思维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发散型思维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大脑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呈现出多维发散状。一些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毫无规律可言的想法,最后总是能因为一个奇妙的点,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扩散方式,很多时候,发散思维是用来触发你更多的想法或者创意。

归根结底它是一种思维方法,不是让你天马行空地一顿乱想,目的还是要收敛回到解决问题上来,否则就是漫无目的地幻想。

发散型思维,也还是需要基于你原来的认知,建立在你能理解的认知范围内产生化学反应。发散思维常常会借助头脑风暴,利用更多人的智慧,来激发更多的想法,产生更多的脑洞,触发更多的脑回路。

那发散型思维有什么作用?

1、核心性作用

想象是人脑创新活动的源泉,联想使源泉汇合,而发散思维就为这个源泉的流淌提供了广阔的通道。

2、基础性作用

创新思维的技巧性方法中,有许多都是与发散思维有密切关系的。

3、保障性作用

发散思维的主要功能就是为随后的收敛思维提供尽可能多的解题方案。这些方案不可能每一个都十分正确、有价值,但是一定要在数量上有足够的保证。

到底要怎么发散呢?

通过从不同方面思考同一问题,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从哪些角度帮助你发散?试试这些方法吧!

材料发散法:以某个物品尽可能多的“材料”,以其为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

功能发散法:从某事物的功能出发,构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

结构发散法: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

形态发散法:以事物的形态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组合发散法: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的事物进行组合成新事物。

方法发散法:以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方法的各种可能性。

因果发散法: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出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测出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集中思维才是脑力工作者的本钱

两种思维:与发散型思维对应的是集中思维

当你接收到一个外部信息,立即在大脑中给这个信息定位,再进行专注思考,快速处理,这就是集中思维。

为什么你可以进行集中思维,是因为你的脑中,有很多已有的方法,这些都是你以往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你有做事情的方法和流程,问题来了直接套进去,就能出结果。越专业的人,脑中的套路越多,就越容易进行集中思维。

万维钢在书中说到:

集中思维才是脑力工作者的本钱;只有集中思维才能掌握套路和抽象概念,才能让你的脑子里事先有一个“答案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

集中思维的训练,是在建立各种各样的答案区,让你能够应付各种日常工作事务。让你可以经常在大脑中开启提问回答模式,来解决各种遇到的问题。

但是,如果你的工作中随时会面对突发情况和不熟悉的局面?这时就需要发散型思维的加持了。但是集中思维有个弊端是“定式效应”,会造成当局者迷的情况,就是说你的头脑里已经存在了很多定式,一个想法产生后,首先就会把它直接放到那个定式区里,用现有的套路去琢磨。当你面对新问题,找不到解决方案时,就需要运用发散型思维,“跳出思维定式解决问题”。

所谓“发散”,所谓“跳出”,前提是你已经有了一个思维定式。

万老师说:

发散思维不是一种很神秘的技艺,你可以把它当成是一种思考的工具,不应该指望在学校学,而应该自己主动在实践中学习。最重要的一个教训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合理使用自己的大脑。不要把大脑当成黑箱,不要以为大脑有多神秘,要把大脑当成工具,根据不同情况主动切换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03 万老师给的发散型思维方式的建议

万老师在书中也给出了建议,可以大胆进行尝试。

1、出去散步吧,什么都不要想

当你被困在定式思维当中的时候,主动使用发散思维,跳出圈外来换个思路,往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你可能需要放下手中的工作出去散散步,你可能需要找个人讨论,总之就是要主动停止集中思维,先把想法放下,去期待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有个重要特点,大脑可以在后台无意识地运行!

人的意识其实只是大脑中各种活动的一小部分,大脑中的神经元随时都在做你没有意识到的连接。“好的灵感离不开长期思考的积淀”必须先有大量的集中思维在大脑中做好各种储备。想法多了,大脑自动就会做各种连接,也许某一个连接就把问题解决了。尤里卡时刻也就能够到来了!

我们在从事创造性工作的时候,应该交替使用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集中思考一段时间后就去做点别的,主动停止思考,把问题交给潜意识一段时间。

那就出去散散步吧,这里顺便给大家介绍几条有名的“哲学小路”:

苏格拉底当年也喜欢在西南城的伊力苏河一边散步一边思考哲学问题。散步有助于思考,这样一来,哲学家经常散步的小路就成了“哲学家小路”。

  • 日本京都的“哲学家小路”
  • 西田几太郎是日本近代代表性哲学家,以东方佛教思想为基础,以西方哲学思想为材料进行比较研究,创立了京都学派。在这里生活期间,他曾沿着潺潺流过的溪水散步,思考哲学问题。就是图中的这条小路:春天樱花盛开,夏季夜晚萤火虫相伴,一侧溪水潺潺,另一侧车水马龙,这样的闹中取静,的确是个散步静思的地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