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画和书法现代教育的奠基者 | 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

他是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11位画家之一,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最后一位坚守者,是国画现代化的启迪者,是20世纪中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他的画风沉雄奇险,苍古高华。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并称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四大家”。

他就是做了一辈子的教书匠的潘天寿——

光华旦旦图卷 265x685cm 1964年 潘天寿 潘天寿纪念馆藏

2015年5月17日嘉德拍卖大观-中国书画珍品拍卖会上,潘天寿的代表作《鹰石山花图》从6800万起拍,经过数十轮竞拍,最终拍出2.43亿元,被神秘买家电话买走。该作品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约23.3平尺。

鹰石山花图 潘天寿

1956年6月,文化部发函督促学校改变对潘天寿等人的不公平对待。1957年后,潘天寿先后出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务。

潘天寿开始进行一系列的中国画教学改革,为中国画的独立发展争取名和实。他强调,中国画的发展要增强开放性,但同时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纯粹性。中西“两大高峰”应该进行交流,但绝不能融合,“若徒眩中西折中以为新奇,或西方之倾向东方,东方之倾向西方,以为荣幸,均足以损害两方绘画之特点与艺术之本意”。

鹫鹰磐石图 潘天寿 潘天寿纪念馆藏(指画)

作为中国画和书法现代教育的奠基者,从1924年他在上海创建中国第一个国画系到20世纪50年代,纵观三十载的讲坛生涯,在与中国画教习的沉浮离断之间,潘天寿先生在中西文化互取所长、双峰峙立的思想背景上,始终独立不拘,既信心满满又忧思孤诣,既独立坚守又激扬主张,自觉抗击各类传统虚无思想和激进变革做法,高高擎起捍卫中国绘画独立性的旗帜,为中国固有的文化天地立心立命。

1964年潘天寿在杭州华侨饭店作大画

潘天寿曾言:“予喜游山,尤爱看深山绝壑中山花野卉,乱草丛篁,高下欹斜,纵横历乱,其姿致之天然得势,其意趣之清奇纯雅,其品质之高华绝俗,非平时想象中得之。”这或许是潘天寿酷爱描绘山花野卉内心深处的动因。

黄山松图轴 153x117cm 1960年 潘天寿 潘天寿纪念馆藏

“用笔”是潘天寿体会最为深刻的一个主题,潘天寿最主要的艺术特色即对于用笔“骨力”的追求。无论是书法和绘画,潘天寿对于笔法的强调都是一致的。潘天寿熟知画史,他在论及用笔时先叙述其源流兴废,他提出:中国绘画以线为核心,“线则须有骨力”,这种骨力的叙述可见之于谢赫“六法”之“骨法用笔”,王羲之的《笔势论》以及张彦远的《论画六法》。溯源之后,潘天寿提出了对于作画的观点,“作画要写不要画,与书法同,一如画字,辄落作家境界,便少化机。

艺术与艺术范围内之国画题款之研究 21cm×29.7cm 约1930年代 潘天寿

潘先生最喜的是八大山人的疏奇,最敬的是缶庐老人的浑厚,但他在这些疏奇与浑厚之上。加上了铁石般的分量,加上铮铮铁骨的硬气。硬和强,在潘先生这里被化炼成了东方民族至为珍贵的精神力量。

江洲夜泊图 尺寸不详 1935年 潘天寿

潘天寿先生在这首《题江洲夜泊图》中,深切追怀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浪沙淘尽之意纵观千古,以铁板铜琶之力邀约自己。正是通过这《江洲夜泊图》上缓缓地成长起来的扛鼎之力、霸悍之作,潘天寿先生树立起至为雄强的当代的东方意象,堪称站起来的华夏民族的精神写照。

秃头僧图 94.8x172cm 1922年 潘天寿

潘天寿书画审美品格层面的“意通”,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以画入书”或者“以书入画”,而是建立在对“线”的本质地位以及由“线”所组成画的笔墨结构与结字的结构方式的认识上。我们不妨借用姜宝林教授对潘天寿笔墨特质的概括来讨论这一层面书画意通的内涵,即“笔笔见笔”“笔笔能拆开”。(摘自《书画同源语境下潘天寿书法与绘画的意蕴》朱剑/文)

灵岩涧一角 1955年 116.7x119.7cm 潘天寿 中国美术馆藏

潘天寿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说过:做人一定要老实,实事求是。但画画不能太老实,否则就没有艺术性。

潘天寿“造险”“破险”,可谓深谙此理。“山穷水复疑无路”,似乎到此无路可通了,然而“柳暗花明又一村”,眼前却别有天地,使人胸襟为之一豁。

潘天寿(1897—1971),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别号阿寿、懒道人等。浙江宁海人。

自幼自学书法篆刻,1915年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受到文人画家经亨颐和著名艺术家李叔同的教诲。1923年任教于上海美专,并与吴昌硕相识,自此潘天寿得吴昌硕启示,转归严谨沉稳,于不惑这年形成奇崛险峻的独异风采。他以“骨法用笔”这笔墨之根,运笔果断强劲,主张“强其骨”、“一味霸悍”。作品善从高、远、大处立意,以苔台贯通气脉,深得劲拨阳刚之美。潘天寿亦擅作指画,意在追求变化和指墨所特有的韵味。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猫石芭蕉图 237.5x120cm 1950年 潘天寿

杭县农民争交农业税 1950年 47.9x37.2cm 潘天寿 中国美术馆藏

露气 1958年 130x154cm 潘天寿 中国美术馆藏

梅雨初晴 1955年 107x107.2cm 潘天寿 中国美术馆藏

鱼乐图轴 108x57.5cm 1962年 潘天寿 潘天寿纪念馆藏

花狸奴图轴 168x48.2cm 1960年代 潘天寿 潘天寿纪念馆藏

游山图 1948年 81x72cm 潘天寿 中国美术馆藏

雨后千山铁铸成 1961年 89.9x45.9cm 潘天寿 中国美术馆藏

松鹰 1948年 149x40.5cm 潘天寿 中国美术馆藏

行书耐有寒香轴 126.3x30.4cm 1948年 潘天寿 潘天寿纪念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