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讲义气的开国皇帝,称帝后没杀一个功臣,曾经的兄弟都得以善终
说到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我们将提到持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在封建君主专制的制度下,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作为皇帝,地位当然是弥足轻重,但是地位高并不意味着没有麻烦。关于皇帝,最令他担忧的是朝臣掌权。如果朝臣功高盖主并拥有太多权力,他们就会威胁到皇帝的地位。
即使朝臣确实是忠心不二的,皇帝仍然必须提防他们。因此开国大臣往往没有好的结局。但是,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例外。他被认为是中国最讲义气的开国皇帝,因为当他登基为帝后,并没有杀死开国功臣,而且过去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全部都得以善终。
自古以来,争夺王位一直是历朝历代几乎无法避免的问题,兄弟俩甚至都能为争夺权力和地位而相互对立。但是,当赵匡胤之所以能成为皇帝,不是靠抢靠夺而来的,他是得到了他的部下的支持,从而发动陈桥兵变,继而黄袍加身,登基为帝。
具体情况如下:后周显德6年,即公元959年,周恭帝登基为帝,年仅7岁,朝中大权落入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手中。第二年,北汉联合大辽南下对后周发动袭击。后来,周甫皇后和宰相范植让赵匡胤参战。
赵匡胤的军队浩浩荡荡出发了。三天后,他到达了陈桥,在那里驻军。那天晚上,赵匡胤喝醉了,睡得很早。他的士兵们却整夜没有睡觉,他们私下讨论着一个关乎他们以后身家性命的大事。到第二天早晨,士兵大喊军中无主,希望让赵匡胤成为他们的领导者,并把黄色的长袍披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帝。
赵匡胤遇到了如此难得的机会,当然要好好把握。当时,正牌的皇帝只有7岁,既有内忧也有外患。皇帝无法掌握实际权力,而赵匡胤恰好掌握了军事权力,但他没有通过制造太多伤亡就改朝换代,可以说不流血就建立了一个大王朝,这就是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的朝臣非常忠诚,但他们仍然拥有很大一部分的军事力量,因此赵匡胤仍对此事感到担忧。如何收回曾经的兄弟们的军事力量?赵匡胤的手段非常温和“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讲求为人处事之道,在觥筹交错之间,就让众臣把兵权全部归还,没有伤到君臣之间的义气,使他的大臣们可以安享晚年。宋太祖赵匡胤之所以能做出这样仁慈的举动,与宋朝成立时的环境有关。当时,宋朝面临着藩镇割据。赵匡胤不能完全收回兵权。他还需要忠臣猛将在将来保家卫国。
这是历史上最讲义气的开国皇帝。他称帝后没有过河拆桥,而是让曾经的兄弟们无一例外都得以善终。
赵匡胤不杀功臣集团的原因是没必要杀,五代末期禁军实力已经远强于地方藩镇。一些人对中国古代开国皇帝的分类也是错漏百出。开国皇帝必须对前朝统治进行批判性继承,不然权力合法性哪里来。真正完全摧毁和否定前代的只有蒙古人一个案例,满清打的是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帜,政治体制也是照搬大明。底层出身也并不是更贪婪,底层出身的开国皇帝宗室力量太弱,死后功臣集团无人克制,才要在有生之年将之削弱,刘邦就必须这么做,祸患是外戚掌权迫害宗室和功臣集团。
这才是大实话,而不是扯什么贵族与底层,五代末期哪有什么贵族?早就在一轮轮的血雨腥风里被清洗没了,石守信当时只是在京的禁军将领,还不是最高将领,部队是重视威信和职务的特殊群体,靠裙带关系控制它们又能有多大影响力?宋太祖作为禁军最大领导者,影响力真不是慕容延钊、石守信他们能比的,而且只是让石守信们去地方担任节度使,分了他们在禁军的指挥权,又不是一贬到底回家种地,在地方在通过制度建设慢慢削减节度使的财政权,没有独立的财政权,节度使还能蹦哒多久?士兵们也是要养家糊口的,谁给粮饷替谁卖命,总不能靠贵族家族人口多,关系网就能掌控兵将,那年头又没有什么伟大理想支撑。
功臣悖论——皇帝与大臣之间的猜疑链
皇帝怀疑大臣(反)就会杀了他,大臣怀疑皇帝(要杀他)就会去反。如果皇帝怀疑大臣(反)而选择信任他不杀他,那么大臣就会怀疑皇帝为什么不杀他(是不是有什么计划,或者等机会)而反。如果大臣怀疑皇帝要杀他,而选择相信皇帝不反。那么皇帝就会怀疑大臣为什么不反(是不是有计划或者等机会)而去杀了他。
煌煌史册,不乏贤主明臣,但这些有为的君臣之间,尤其是白手起家,一起打下天下的君臣们,等到了安享太平的时候,这些有功之臣,却往往善终者少,其结局更是令人唏嘘,后人不禁感慨:最是无情帝王家。这真是凭皇帝一己之好恶决定的吗?或许非也。
不杀功臣有君臣两方面的因素影响,就拿李世民来讲,手下李绩、李靖都是武庙十哲里的人物,能力和功业在历史上都是排得上号的,但这两个人真的都挺低调挺识趣的,在战场上不含糊,下了战场就是老好人,李靖后来直接闭门谢客了,李世民本身也是大度的人,这才能君臣和谐,你看看明朝初年杀功臣的背景,朱元璋本身猜疑心重,加上太子早死,对功臣更加猜忌,明初那些功臣专业能力是不错,但嚣张跋扈,政治敏感度低也是真的,武将就拿蓝玉来说,本人除了打仗以外完全是个粗人,文臣结党(李善长、刘伯温)的现象也不少,两方面加一块君臣翻脸很正常。
皇帝并不是一天就成为的,这点和一夜暴富的土大款是有区别的,在成为皇帝之前,其实大多数人已经适应了九五至尊、一言九鼎的角色,至少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他说的话就是天,比如刘小的汉王、李二的秦王、老朱的吴王、杨坚的隋国公等等,特别是勋贵出身的皇帝,更是早就适应了,皇帝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要会审时度势,要是连最基本的审时度势、什么时候该杀什么人都搞不清楚,这种人一般也成为不了开国皇帝。
所以说成功改朝换代之后,能全身而退的功臣其实真的是有大智慧。利益再分配的时候,很多人只看到自己曾经做过什么,而不考虑什么是现在不能做的。
历代开国皇帝的确不敢随意杀功臣,刘邦杀了个韩信,剩下的借吕家的手杀;刘秀一个都没杀,妥善安置,美其名曰“奉朝请”,这些功臣的后代对东汉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可以说整个东汉亡就亡在光武朝;晋元帝别说杀功臣了,晋书称“晋主虽有南面之尊,而无总御之权。”江东士族顾陆朱张根本不鸟晋元帝,王导亲自陪晋元帝下江南与他站在一起以示支持,江东士族才勉强拥护东晋政权,晋元帝与群臣议事,召王导同坐御床,导固辞乃止。史称王与马共天下。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不止是因为要夺储君之位,深层次的原因是建成与世民双方背后的山东士族和关陇士族之间的矛盾,玄武门之变前,李渊已经杀了李世民的心腹刘文静,玄武门之变当日,本来是李渊召李世民与李建成进宫做最后的裁定,也是两大士族集团的最终对决,如果不是李世民诛杀了李建成,毁灭了建成和李渊背后的功臣集团,唐朝初年还有一场血雨腥风,因为矛盾转移了,所以李世民自己集团的矛盾并没有很突出,但是唐高宗还是问罪于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代表了关陇士族,也就是唐王朝的根基。这个问题一直拖到由武则天时代才解决。
五代后汉隐帝杀了郭威全家,于是郭威反,灭掉后汉宗室,自立了后周,是为后周太祖。朱元璋杀功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要巧立名目,平衡各方势力,各个击破,对担任重要职位的功臣采取分化、软化、名升实降等各种手段,一个个杀。我曾经写过雍正杀年羹尧。为什么说甄嬛传还原了历史,因为它还原了历史真实的逻辑,那就是皇帝不是神,他不能也不敢随便褫夺一个封疆大吏的权力。甄嬛传里对年羹尧的处置就是一步一步名升实降,对他在朝的党羽各个击破,最后等年羹尧已经彻底远离了他的陕甘总督和军队时才下令赐死。大体上还原了真实的历史逻辑。
历史的长河滚滚而逝,数不尽的忠臣良相,道不尽的欢喜悲凉,所有的无论是大奸大恶者、大忠大勇者,他们终归还是那个历史情境下的一个人,只是这些人在特定的历史情境做了他们该做的事,就像是这些白手起家的君王们,为了自己的江山永固,或许只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