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武的原创力——负体育之模仿式创新(4)
在人文逻辑这个高境界的“道”中“缥缈”,其结果就有可能陷入文学想象中。功夫成了“名词”,不是“术高莫用”,就是“点到为止”,云山雾罩的分不清哪些是境界,哪些是神话,哪些才是真功夫。这里并不是在贬低技术逻辑或人文逻辑,相反这两个逻辑十分重要。而是说缺少了中间的科学逻辑,这两个逻辑容易走偏,这也是近现代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练功夫者的功利性太强,使得功夫一直在技术逻辑和人文逻辑或具实或具虚间摇摆。古往今来,习武者大概有这几种目的:练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报仇,吃门派红利,健身长寿,扬名立万,凭武艺吃饭等等。其中,缺少了研究其内在本质属性,译破其中科学逻辑的追求。当下各大体育院校倒是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可惜有真功夫的人却很少或基本上没有了,本来功夫研究的是身体运动的逻辑,没有真功夫的人作为研究对象,只有钻进故纸堆里,在纸面上进行名词概念的演绎了。当然,中国功夫的思维方式和西方的科学研究逻辑推理不同,其重视点并不在于预设对象的最终结果,更缺少对象认知型的评估和机制分析,而是在大化流行中追求过程性近于道的操作性质。这就导致功夫从实用功利性的“技术逻辑”直接走向于超实用非功利性的艺术追求式的“人文逻辑”,不管后来的研究者将之形容美化为“文明化”、“理想化”、“程式化”、“虚拟化”的身体艺术,也掩盖不了其缺乏“科学逻辑”积累继承性的弱势。大多数情况是“人死功亡”。有人感叹道,武林已经逝去。其实逝去的不是武林而是功夫。功夫到了当代已经走入一个两难局面。离开了人文传统,功夫鲜有继承。缺少科学逻辑,功夫难以创发展。当下传武,不是在套路的动作之美上找区别,就是在具体招术技巧上磨洋工。武艺的继承,仅在实用技术性的细节研究上“厮磨”,没有原理层面上的原创力,注定走不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