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发际疖肿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证治方药】

  (一)暑热浸淫

  1,临床表现:发于夏秋之交,以幼儿及初产妇多见。单发或多发,局部皮肤潮红,继则肿痛结块,灼热疼痛,根浅局限,有黄白色脓液,自行溃破。亦有结块肿痛无头,呈硬性结节,顶端纯圆。皮色红,成脓溃破,流出脓液。可伴发热烦渴,口干,尿黄,便干。舌红苔门腻或黄腻,脉散。

  2,病因病机:暑季炎热,汗出浸润,肌肤郁蒸,气血不畅所致。本症属热疖、暑疖。

  3,治法:清热祛暑,解毒利湿。

  4,方剂:清暑汤(《外科全生集》)加减。

  药物:银花15g,莲翘15g,赤芍15g,花粉10g,车前子10g(包),六一散10g(包),竹叶10g,泽泻10g。

  方义: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赤芍凉血活血,花粉消肿散结,车前子、六一散、竹叶、泽泻祛暑利湿。

  加减:发热烦渴者,加野菊花、蒲公英、地丁草,加强清热作用。脓成未溃,加皂角剌、芙蓉叶消肿溃坚。

  5,变通法:著疖肿此起彼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口干渴,舌红苔少,脉虚细数,为气阴不足、暑热久恋者,可用王盂英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加减,药如银花、连翘、黄连、沙参、石斛、知母、竹叶、六一散、荷梗等,益气养阴、清暑解毒。

  (二)热毒蕴结

  1,临床表现:项后发际见多个红丘疹,顶端有脓头,或有丘疹性脓头,周围肉赤红晕,局部灼热、痒痛。或此愈筱起。可伴发热烦渴,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

  2,病因病机:内蕴湿热,外感热毒,肌肤郁蒸,气血不畅而致。本证属发际疮。

  3,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渍坚,

  4,方剂: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合仙方活命饮(《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肪风10g,白芷10g,桔梗10g,花粉10g,浙贝10g,牛蒡子10g,银花15g,当归10g,赤芍10g,连翘15g,野菊花10g,地丁草15g。

  方义:银花、连翘、野菊花、地丁草清热解毒,牛蒡子。白芷、肪风消肿止痛,浙贝、花粉溃坚软坚,当归、赤芍活血凉血,桔梗排脓。

  加减:红肿热痛加蒲公英、草河车清热解毒,发热烦渴加石膏、知母清解阳明之热。项后皮疹此起彼落,时有丘疹性脓疮,脓溢结痂者,加蜂房、土贝母解毒软坚。

  5,变通法:用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合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耍》),清热解毒,而无消肿溃坚组成。

  (三)脓毒旁窜

  1,临床表现:疖形如豆,根脚硬坚,肿势局限,溃破出脓而坚硬不退,一处未愈,他处复生,疖肿相连,疮不敛口;或疖肿如梅李,相连三五枚,渍破脓出而不易愈合,脓窦串通如蝼蛄窜穴。头痛发热,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2,病因病机:可因暑疖溃脓不畅,或风热外感蕴结,久延不去,气血亏损,脓毒旁窜,流走头皮之下。本证为蝼蛄疖。

  3,治法:清热解毒,托毒排脓。

  4,方剂:五神汤(《外科真诠》)合透脓散(《外科正室》)加减。

  药物:生黄芪15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0g。皂角刺10g,升麻6g,银花15g,连翘15g,地丁草15g,浙贝母10g,蜈蚣l条。

  方义:黄芪益气托毒,皂角刺溃脓软坚,浙贝母消肿散结,蜈蚣搜络穿透,银花、连翘、地丁清热解毒。当归、赤芍、川芎和营活血,升麻引经托毒。

  加减:若脓溃不消而坚硬者,加牛蒡子、夏枯草软坚散结;若热毒伤阴而口渴舌红者,加石斛、玄参清热养阴。

  5,变通法:病情迁延,疖肿不愈,或作结块而久不化脓,或已溃破而脓液稀薄,或疮口日久不敛。神疲面萎,气短懒言,舌淡脉虚,是正虚毒聚者,用香贝养荣汤(《医宗金鉴》),药用香附、贝母、当归、赤芍、川芎、党参、白术、茯苓、青陈皮、白芷、银花、连翘、玄参、夏枯草、草河车等,益气养血,托毒透脓,散结消肿。

  【简易方药】

  l,仙遗地黄汤:土茯苓15g,生地黄12g,地丁草15g,白鲜皮10g,苦参10g,紫草6g,白芷6g,丹皮6g,板蓝根12g,银花12g,连翘12g,黄芩8g,泽泻9g,每日1剂,水煎服。适于多发性疖肿。

  2,消疖汤:昆布9g,海藻9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白茅根15g,赤芍10g,黄芪10g,每日l剂,水煎服。主治小儿多发性疖肿。

  3,僵蚕方;僵蚕(研粉)10g,温开水送取。每日2次。若直接吞服有恶心呕吐者,则将僵蚕粉装入胶囊服用。

  4,银蒲消疖汤:金银花肿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当归15g,赤芍9g,白矾6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主治多发性疖肿。

  【外治法】

  (一)药敷法

  1,处方:初起小者用千捶膏盖贴或三黄洗剂外搽;大者用金黄散或玉露散,以金银花露或菊花露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紫金锭水调外敷;也可用鲜野菊花叶、蒲公英、芙蓉叶、龙墼、败酱草、丝瓜叶取其一种,洗净捣烂敷于患处,或煎后每日外洗2次。

  疗程:每天1~2次,3~5日为1疗程。

  2,处方:天花粉30g焙干,研细末。

  用法:植物油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日1次。

  疗程:5~7日为1疗程。适用于蝼蛄疖脓未成。

  3、处方:乌梅肉捣烂,再和黄蜜捣如膏。

  用法:外贴患处,日1次。

  疗程:5~7日为1疗程。适用蝼蛄疖渍后胬肉外翻与不平。

  4,处方:黄芩、黄连、大黄各10g。蛇床子、寒水石各6g,黄丹1,5g,白矾3g,轻粉、白芷各少许,木香少许。

  用法:共研细末,麻油调涂。

  疗程:每天1~2次,3~5日为1疗程。治暑疖。

  5,处方:珠片、红辣椒、芝麻油、生白矾、黄蜡各适量。剪去辣椒柄蒂,除净籽瓤,椒尖向下,纳入等量冰片、白矾、黄蜡粗粉,余1/5~1/3空隙,灌入适量麻油,用镊子镊往尖辣椒中部,点燃椒尖部,徐徐滴油于小酒杯或空万金油盒内(其他干净小容器亦可),立即使用或冷凝密封备用。

  用法:用时以净毛笔或其他用具蘸热油(若是备用药,加热至溶化为度)涂点疖肿,每日l~2次。

  疗程: 5~7日为1疗程。用治发际疮。

  (二)手术法

  1,脓成宜切开排脓,掺九一丹、太乙膏盖贴;深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用生肌散掺白玉膏收口。

  2,蝼蛄疖宜作十字形切开,如遇出血,可用棉垫加多头带缚扎以压迫止血。若有死骨,待松动时用镊子钳出。可配合垫棉法,使皮肉黏连而愈合。

  (三)药洗法

  处方:柏矾洗方:川黄柏30g,明矾10g,绦长卿30g,野菊花30g,地肤子30g。

  用法:将上药加水100Oml,煎至400m1,过滤去渣,用时洗局郭。

  疗程:每天1~2次,3~5日为1疗程。用治小儿暑疖。

  【针灸治疗】

  (一)毫针法

  取穴:大椎、陶道、风池、天柱、完骨、新建(位第4、5颈椎之间,旁开1,5寸);配穴;束骨、侠溪、至阴、京骨、丘墟、足窍阴、足临泣、足通谷。据发病部位选配,主穴2~3穴,配穴2~3穴。

  方法:毫针常规刺法,得气后施泻法,留针30分钟。

  疗程:1~2日针1次,5~7次为l疗程。

  (二)灸法

  1,取穴:阿是穴(患处)。

  方法:先将蒜切成薄片,每片约O,2cm厚,放置阿是穴上,然后连灸10壮。

  疗程: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适用于慢性发际疮。

  2,取穴:风池、曲池,委中。

  方法:毫针常规刺法,得气后施泻法。出针后再在患处加艾条薰灸,每次15~20分钟。

  疗程;日1次,5~7次为1疗程。

  【评述】

  暑热浸淫者宜清暑利湿,热毒蕴结者宜消肿溃坚,而脓毒旁窜之蝼蛄疖者尤宜托毒排脓,而清热解毒药不可少。平素不能偏嗜肥甘厚味及辛辣食品,少食膏粱厚味和动发食物,发病时以清淡饮食为主。注意个人卫生,勤洗头项;衣物宜柔软,勤洗勤换;患处禁止搔抓。发际疮除治疗外,应注意头部卫生及皮肤清浩,多汗时宜用粉剂保持干燥,勤于洗涤。当发生头皮疖肿时,切勿自行挤压。

(0)

相关推荐

  • 颜面红肿(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证治方药] (一)风热毒蕴 治法:清热解毒,祛风凉血. 方剂: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 药物:金银花30g,连翘15g,牛蒡子10g,山栀10g,丹皮10g,赤芍15g,板蓝根15g,生石 ...

  • 金银花〔附:忍冬藤〕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忍冬花.银花.金花.苏花.二花.二宝花.双花.双苞花.鹭鸶花. [来 源]为忍冬科忍花属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花蕾(及同属植物的花蕾). [成 分]含黄酮 ...

  • 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方法用药

    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方法用药

  •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临床上以心绞痛为常见症状.冠心病最根本的治疗分为以下几方面: 1.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内皮,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他汀类的药 ...

  • 高血压(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证治方药] (一)肝火上炎 1,临床表现:头目胀痛,眩晕,收缩压因情绪因素而波动升高,情绪稳定时常可恢复正常,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胸胁不舒,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 ...

  • 舌痛(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证治方药] (一)脏腑积热 1,临床表现:舌体疼痛,势如针刺烧灼,口臭,心烦易怒,渴喜冷饮.大便于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而干,脉象滑数或洪大有力. 2,病因病机:脏腑积热,循经上攻于舌. 3,治 ...

  • 震颤(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证治方药] (一)肝风内动,肝阳上亢 治法:平肝潜阳,息风清热: 方剂: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合羚羊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药物:天麻10-15g,钩藤10-1 ...

  • 口酸(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证治方药] (一)肝经郁火 1,临床表现:口酸,甚则酸味冲鼻.精神抑郁,心烦喜怒.胸胁张满,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稍数. 2,病因病机:酸为肝之味.肝气久郁化火,肝经郁火逆而上溢于口,可为口酸. ...

  • 疼痛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治疗: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疼痛治疗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1.麻醉性镇痛药又称为阿片类镇痛药,通过激动阿片受体产生强烈的镇痛作用,连续使用易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常用药为吗啡.哌替啶.芬太尼.美 ...

  • 抽筋(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证治方药] (一)热盛动风 1,治法;清热凉肝息风. 2,方剂:羚羊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加减. 药物;羚羊角粉l-3g(调冲分服),钩藤l0-15g(后下),白芍15-30g,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