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心学不是心脏学,也不是心理学,而是关于如何强大和健全心灵的学问,它不是让人获得一种具体的知识,而是追求心灵的滋养。所以,学问之道,无它,求放心而已矣。
王阳明的心学发轫于孟子,发展于佛学。其中有一段弘忍法师挑选法嗣的故事给我印象很深刻。所谓“法嗣”,即衣钵传人。一天,师父弘忍别出心裁地乃命门人各呈一偈,表明自己的悟境以显示他们对于佛的理解,从而显示出优劣。上座神秀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闻之,以为未见本性,未传法嗣。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何神秀的偈语未见本性呢?首先,时时勤拂拭的意思就是修行,就是要把心灵的灰尘给擦掉,以保持绝对的干净。这其实就是将心和烦恼对立了起来,这是对烦恼的拒绝。可是,佛性又怎能拒绝烦恼呢?
另外,神秀的偈语暗含了对自己的拯救,但是,大智慧往往就是大悲悯,具有大智慧的人又怎能只关注自己呢?普度自己是谓小乘,而普度众生方是大乘。所以,弘忍法师才会说神秀未见其性。
我们再来看看慧能的偈语,慧能本是不识字的,但他慧根很深,他也很想写一首偈语,所以只能求别的和尚来帮忙写下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法师看了慧能的偈语之后,还是略微不满。弘忍不满于哪里呢?神秀说有菩提,慧能说无菩提,神秀说有尘埃,但慧能偏说无尘埃。所以,慧能是让心和外部世界全变无了,进了一种空的境界——因无所住。这种偏要超脱于现实世界的做法也是不妥的。
很多人认为佛教就是“空寂”,这其实是对佛学的误解,人怎么能空寂呢?人再怎么空寂又怎能比得了石头的空寂呢?佛家的一个典型象征是莲花,佛家为何会钟情于莲花呢?就是因为莲花是从淤泥之中而来,但是却不受污泥之污染。所以,慧能将人和现实隔离开来也是有问题的。佛教的根本思想,应是先出世,再入世,即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真正的佛家思想并不是消极无为的,它是告诉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另外,佛家也非常重视人个体的价值,发现人的不朽。恰如仓央嘉措的诗,之所以打动人心,正是他发现了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缘分本来就是存在的。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 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 不减
虽然受制于时代的驱使,但每个个体都能够正确看待自己,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那么,今生今世,此心光明,亦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