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之间相处,这三点很关键,越早明白,越容易幸福
家人之间相处,这三点很关键,越早明白,越容易幸福
摘自读行人生
每个人都希望家庭幸福。一个家庭最大的幸福,就是一家人不争不吵,懂得好好说话,和睦共处,你容我让,彼此体谅。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家,是心灵的港湾,它容不得争吵不休和斤斤计较。
家人之间相处,这三点很关键,越早明白,越容易幸福。
1、遇事不争对错。
家庭的幸福,不在阔气富有,而在不争对错。家不是分对错,辩是非之地。家,无关对错,只关乎一个和字。
即使争论对方错了,又有何意义?面对发生的情况选择及时补救才是最佳的方式。
其实你说一家人,对了又如何,错了又如何?
家庭不讲对错,要的是感情不是道理,谁输谁赢都比不过一家人和和睦睦。
少争些对错,少声嘶力竭,少无理取闹,少得理不饶人。
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忍一忍才能风平浪静。
换种方式去表达,未必不能双赢。
最好的家庭状态是什么样?
老公要捧,老婆要宠,孩子要鼓励,老人要心疼。
大事小事争对错,再好的感情也会变淡变坏,只有爱储存得越多,家庭才能越幸福。
演员刘涛与王珂的爱情也是被众人所称赞,她曾分享夫妻相处之道,竟是简单的八个字:“不争对错,不说多少。”
她说:有时候争论是不会有结果的,但争论的过程会让大家觉得累、心里不舒服。家是共同的,爱是共同的,我们一切都是共同的。
任何计较和争论都是伤害。
杨绛在《我们仨》里说过这样的小事:
“我和锺书在出国的轮船上曾吵过一架,原因只为一个法文的读音。我说他的口音带乡音,他不服,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我也尽力伤他。然后我请同船一位能说英语的法国人公断。她说我对,他错。我虽然赢了,却觉得无趣,很不开心。”
夫妻相处总会有分歧,一定要争个对错,殊不知,赢得了结果,却输了感情,自己也落个不愉快。
一个幸福的家,早已不讲理,只讲爱。
家庭要讲奉献、讲爱、讲付出,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据理力争各自抱自己的道理伤害对方,最后只能落得两败俱伤。
梁启超家庭生活幸福,与他对妻子儿女的态度有关。他给予家人更多的是爱而不是理。
子女们在外求学期间,所选专业有些并非热门,多是凭孩子们兴趣,这时梁启超总是选择支持孩子们。
在家庭生活中靠理不如靠情。与其指责对方的错误,总盯着对方的不足看,还不如为对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庭中最宝贵的就是充满了爱与温暖的氛围。
夫妻间相处,不要总是指责谁对谁错。妻子体谅丈夫的忙碌,丈夫也要理解妻子的操劳。没有谁的付出是应该的,要相互体谅。
父母子女间相处,更要相互体谅。父母年纪大了,做事不周到,不要挑剔嫌弃他们。他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爱你,要怀着感恩的心包容他们不合你意的小错误。子女年纪小,阅历浅,与父母生活环境不同,观念自然也存在差异,父母也要学会理解孩子,不要一味否定孩子。
一个懂得收获幸福的人,早已学会退出家庭“战场”。
网上有一个小故事。
一对老夫妻吵架,丈夫总让着妻子。妻子问:“明明知道我错了,为什么还让着我。”丈夫说:“因为我怕吵赢了,输了感情,丢了你,我就输了人生的全部!”
不争对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爱;更是一个幸福家庭的必要条件。
2、家人之间,不相互指责,懂得好好说话。
有没有发现,我们总是习惯于对家人过多苛责。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很多人却把最糟糕的气撒在最亲近的人身上。
因为我们总以为,家人,是最亲最爱的人,是可以无限度包容我们的人。
念叨多了、批评多了、指责多了,换谁心里都不好受。
责备之话一出口,就有了对错之分,瞬间将两个人拉到对立面,使对方颜面受损伤,不但不会承认自己的过错,还会进一步引发争执,导致双方都很受伤。
一味地指责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更容易激化矛盾。
小事就算了吧,如果没发生重大错误,如果只是一次不经意的失误,如果没有对任何人产生伤害,何必还要用犀利戳心的言语去刺痛家人?
有一本书中说到,“绝大多数夫妻离婚,都是长期的累积所致,这样的夫妻都以滚雪球的方式责备对方并为自己辩护。
夫妻双方总是盯着对方的差错,对自己的优点、态度和行为方式则极力辩护。这样做恰恰会导致另一方固执己见,甚至寸步不让。大多数夫妻,都无需经历什么大风大浪,更多的只是小吵小闹。
有的夫妻在互相指责中将其演变为针锋对麦芒,有的夫妻则在互相包容中将其转变为绕指柔。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吵着吵着就散了,有的人吵着吵着感情更深厚了。
没有一桩婚姻是能不遇到问题的,因此在婚姻里最重要的便是,两人能把多少不那么愉快的小时光变得幸福。
若是总想着争对错,再横加指责,赢的一方赢了结果,却输了感情,双方都不愉快,多不值。
有人对两性关系说得很在理:“一个人时,善待自己;两个人时,善待对方。”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也点出了婚姻长久的秘诀:
“欲获得美满的婚姻,只需具有那种对于人类的缺点加以宽恕的友谊便够。”
夫妻之间要遇事不轻易指责,为人父母和子女也是。
家人之间遇事不指责,多点包容和理解,不计较,不争对错,就能小事化了。
遇事不轻易指责,才能营造爱意满满的家庭氛围。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理时不责怪他人是容易做到的,有理时不轻易指责、不咄咄逼人,才是深到骨子里的善良。
对待外人尚且要有这份气度,更何况是亲密的家人呢?
正如《傅雷家书》中教导子孙的: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
有时候对错并不是最重要的,跟家人相处,重要的是和和气气,重要的是彼此之间的羁绊和感情。
“这世界上最残忍的事,就是抓住对方的过错进行指责,而不给别人宽容和机会。”
遇事不轻易指责,是对每一段关系保有容错率的气度,是允许别人犯错,不求全责备,不苛责,毕竟谁能无过呢?
有一句谚语:“如果常常流泪,就不能看见星光。”
如果常常指责他人,眼中便全是别人的缺点和错误,看不到对方身上闪闪发光的地方,慢慢地,自己的气量和格局也会缩小。
对于身边的亲人,要好好珍惜,也要懂得适可而止。
因为无论什么关系,无论多亲密,都不可能是一方无限度地退让,感情是彼此的事。
好的关系,都是源自一个人的包容和迁就,以及另一个人的适可而止。
遇事不责备,是一种难得的修养,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更是将心比心的理解与慈悲。遇事不责备,爱情才会更甜蜜,亲情才会更浓郁,运气会更好,家庭会更幸福。
幸福的家庭需要经营,一个家庭的幸福从好好说话开始。
懂得好好说话的家庭,往往幸福感更强。有些家人之间,总会认为无需顾忌与对方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原本的关心,到了嘴边就变成了埋怨与指责。时间久了,耐心被消磨,即使是出于好意,但说话时也没有考虑对方的感受。只是一味的抱怨指责,久而久之,家庭生活便会出现危机。
向家人发脾气,是最愚蠢和懦弱的行为。
很多时候,换一种说话方式,好好说话,多表达担心,少一些指责,效果截然不同。不要轻易动气,遇到矛盾不要相互指责。心平气和就事论事,多为对方考虑。不要因为是最亲近的人,就说话不注意分寸,好好说话对家人很重要。
家人间好好说话,生活会越过越美满。
3、家人之间,懂得包容和谦让,和睦共处。
家人之间相处,不可能一直风平浪静,总会有磕磕绊绊的时候,如果不懂得包容,斤斤计较,势必会加深矛盾,影响感情。
家人相处,要学会包容。只有体谅别人的不容易,换位思考,才能宽容别人的过错,生活才能和谐。
家人之间多包容,少计较。有难一起面对,有事一块商量,自然亲密无间,一团和气。
所谓“人心齐,泰山移”,一家人只有齐心协力,生活才能越过越美好。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包容才是最好的呵护,夫妻之间彼此包容,长辈晚辈互相体谅,大家都用一颗包容之心和睦共处,这样的家庭,才能长久幸福。
我们都懂得在外与人相交要谦让,但都忘记了家庭生活更要学会谦让。
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长期相处,难免勺子碰锅沿,但有了矛盾之后一定要针尖对麦芒争得脸红脖子粗吗?
家庭的矛盾多种多样,但没有过不去的坎,遇事一定要冷静,多想想对方的好,谦让一点。
梁启超有九位子女,孩子多了,矛盾难免就多。但梁启超的子女个个成才且相处融洽,这源于梁启超从小对孩子们的谦让教育。
除了教育孩子,梁启超在与妻子的相处中也深谙谦让之道。
梁启超与妻子李蕙仙相伴33年,33年里两人几乎没有红过脸。李蕙仙出身大户,性格泼辣,婚后生活中梁启超处处包容、谦让她,为此梁启超还得了一个“惧内”的名号。
其实每一个“怕老婆”的背后,都是一颗懂谦让的心。
在家庭生活中,夫妻相处要谦让。两个人成长经历不同,观点看法不同,出现矛盾不要急着争吵,迁就一下对方各退一步把问题变小。
父母子女间也要谦让。时代不同,父母子女间必然存在代沟与隔阂,相处时不要争对错,能有什么矛盾是谦让一下解决不了的。
家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多一份包容就会少一些纷争。
曾看过一则新闻:贵州某小区一住户家里失火,原因是妻子拿使用吹风机时,吹到一半听到孩子哭闹,她就去给孩子换裤子,把开启的吹风机直接放在床上,导致温度过高爆炸。
家里出现这样的悲剧,丈夫心中百感交集,但他没有一开口就埋怨、指责对方,而是安慰起妻子来: “一套房子而已,重新装修一下,我们就可以住新房子啦。”
一席话,不仅提出了最佳的善后方法,还安慰了妻子,化失火的悲剧为搬新家的喜剧。
由此,既避免了一场无谓的争吵,又增进了夫妻感情。
那些真正幸福、兴旺的家庭,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会用恶言去责备,而是用包容与理解去解决问题、共渡难关。
幸福的家庭,都离不开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家人之间遇事不争对错,不相互指责,懂得好好说话,懂得谦让和包容,和睦相处,才会长久幸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