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二十首三,满院落花春寂,日暮马嘶人去

张大千

如梦令

宋·范成大

罨画屏中客住。水色山光无数。

斜日满江声,何处撑来小渡。

休去。休去。惊散一洲鸥鹭。

如梦令 木犀

宋·张孝祥

花叶相遮相映。雨过翠明金润。

折得一枝归,满路清香成阵。

风韵。风韵。寄赠绮窗云鬓。

如梦令 闺思

宋·陆游

独倚博山峰小。翠雾满身飞绕。

只恐学行云,去作阳台春晓。

春晓。春晓。满院绿杨芳草。

如梦令

宋·杨冠卿

满院落花春寂。风絮一帘斜日。

翠钿晓寒轻,独倚千秋无力。

无力。无力。蹙破远山愁碧。

如梦令 咏梅

宋·廖行之

应是南枝向暖。那更青春未晚。

竹外见红腮,芳意与香撩乱。

肠断。肠断。无奈东风独占。

张大千

如梦令

宋·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注释:道是梨花——却不是,道是杏花——也不是,此花乍一看去,极易被误认为梨花,又极易被误认为杏花。仔细一看,却并非梨花,也并非杏花。因此可知此花之色,有如梨花之白,又有如杏花之红。

花为红、白二色。繁花似锦、二色并妍。一树花分二色,确非常见,此花实在别致啊!此词所咏为红白桃花,桃花的一种 ,“桃品甚多⋯⋯其花有红、紫、白、千叶、二色之殊。”

如梦令

宋·向滈

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

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

无那。无那。好个恓惶的我。

注释:羁旅是愁苦、寂寥的。不过向滈的孤独在离家别亲之外,还有更深刻的社会原因。向滈出生时正当南宋初期,正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的时候。

小朝廷采承妥协退让的国策;广大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因受到创伤而更加强烈,要求驱逐金、收复失地的呼声高涨。为给投降路线扫平障碍,统治阶级于是大规模地镇压抗战活动。

这种情况下,那时有识之士一方面眼看国力日衰,痛感空有报国之志而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又为个人渺茫的前途所烦愁,因此多半处在矛盾与伤感之中。

向滈在一首《临江仙》中说 :“ 治国无谋归去好 ,衡门犹可栖迟”,透露的正是爱国被冷落后的凄凉。这阕《如梦令》抒写的恓惶情绪中也含有对时代苦闷。

这首词中就只有“ 灯 、“我”和“ 影儿”,无月,无酒,自然也无歌,无舞。同样是写孤独,但向滈笔下却处处是绝望的影子。

如梦令

宋·向镐

野店几杯空酒,醉里两眉长皱,

已是不成眠,那更酒醒时候,

知否,知否?直是为他消瘦。

注释:写别后的绵绵相思。分别之后,旅居野店,思乡怀人之情,不能自已。空酒几杯,未能消愁。醉里尚且双眉紧皱,更那堪酒醒时候!全词轻柔雅丽,语浅情深。

如梦令 宫词

宋·孙道绚

翠柏红蕉影乱。月上朱栏一半。

风自碧空来,吹落歌珠一串。

不见。不见。人被绣帘遮断。

如梦令

宋·陈三聘

红紫不将春住。风定更飘无数。

溪涨绿含风,短艇晚横沙渡。

归去。归去。肯念西池鸳鹭。

张大千

如梦令

宋·刘景翔

独立荷汀烟渚。一霎锦云香雨。

似为我无情,惊起鸳鸯飞去。

飞去。飞去。却在绿杨深处。

如梦令 春晚

宋·刘南翁

没计断春归路。借问春归何处。

莺燕也含愁,总对落花无语。

春去。春去。门掩一庭疏雨。

如梦令

宋·赵汝茪

小砑红绫笺纸。一字一行春泪。

封了更亲题,题了又还坼起。

归未。归未。好个瘦人天气。

注释:词中的女子准备好小砑、红绫和笺纸,打算给远方的丈夫写信,催其早归。和泪作书,已觉凄绝;更兼封缄亲题,备极珍重。可就在这一瞬间,她想到写这样的信已不止一次,心上人还不知何时归来。万种怨情,只得埋怨天气。

如梦令

宋·美奴

日暮马嘶人去。船逐清波东注。

后夜最高楼,还肯思量人否。

无绪。无绪。生怕黄昏疏雨。

不见 如梦令

宋·沈蔚

日过重帘未卷。袅袅欲残香线。

午醉却醒来,柳外一声莺啭。

不见。不见。门掩落花深院。

张大千

如梦令 石门岩

宋·李仲虺

门外数峰围绕。帖石路儿弯小。

花老不禁风,委地乱红多少。

人悄。人悄。隔叶数声啼鸟。

如梦令

宋·朱雍

池上数枝开遍。临水幽香清浅。

楼上欲黄昏,吹彻一声晴管。

零乱。零乱。衣上残英都满。

如梦令

宋·无名氏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释:一首春日怀人之作。眼前莺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的心绪。“小梅”一曲,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

如梦令

宋·彭元逊

今夜故人独宿。小雨梨花当屋。

犹有未残枝,轻脆不堪人触。

休触。休触。憔悴怕惊郎目。

如梦令 秋怀

宋·张仲宇

送过雕梁旧燕。听到妆楼新雁。

菊讯一何迟,倒尽清樽谁伴。

魂断。魂断。人与暮云俱远。

张大千

《如梦令》,毛氏《词学全书》)考后唐庄宗制此词时,本名《忆仙姿》,苏轼以其词中有'如梦如梦'叠句,而改为《如梦令》。

调始于五代,惟调名《如梦令》,或创于宋,此外调复名《晏桃源》,更名《比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