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笔记169】解读园林经典之《续说园》(上)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这期我们接着来解说《说园》的第二篇《续说园》。我们在上篇的解说中已经大致将陈从周先生对于园林的整体看法勾勒了出来,但每一部分大多寥寥几句,没有细说,所以在说园后面的四篇当中会对某个园林要素加以详细解释说明。
PART 0
前言
我本以为两周就能搞定的《续说园》被我拖到了三周,陈从周先生在第一篇提纲挈领,搭出了一个大的知识框架,我们可以把后面四篇都看做他对于第一篇的补充,这就导致了后面几篇的知识点很琐碎,而且大量的引经据典,很多原文提到的例子今天已经不复存在,所以我把时间大量地花在怎么把相对比较零碎的知识串起来,还能让你获得新的感悟。
而我们这期解读的《续说园》在宏观、中观、微观的基础上均有增添新的内容,所以我们还是以这三大块来分类:
造园有法无式(宏观)
园林要素处理(中观)
园林中庸之道(微观)
我把它们大概归纳到了上期的这些部分里面,划分并不严格,主要大家能理解就好。上期的内容请点击这里:
【景观笔记165】解读园林经典《说园》(上)
【景观笔记166】解读园林经典《说园》(下)
下面我就来一一分析,文章太长我们还是把这篇解读分成(上)(下)两部分。
PART 1
有法无式的扩展
1园林贵在概括
我们知道古代造园多封闭,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故“空灵”二字,成为造园之要谛。
既然空间有限,那么园内的一房一瓦,一草一木要概括世界之美好,将大自然中的精华提炼出来。花木重姿态,山石贵丘壑,以少胜多,须概括,提炼。
配图为中山詹园
曾记一戏台联:“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
戏台上的唱、念、做、打都是对文艺作品的高度提纯,所以当演绎两军作战的时候,可以以一抵百。
我们拿假山举例子,上期我们聊到山贵有脉,重在开合,但你想在园中表达这样复杂的山体,必定需要有强大的概括能力。
苏州的环秀山庄就是一个好的例子,环秀山庄以假山闻名于世,这是中国清代叠山大师戈裕良的作品。
我国建筑教育和建筑史学科的肇始人刘敦桢先生在《苏州古典园林》中评价说:“苏州湖石假山当推此为第一。”
陈从周先生甚至以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和杜甫的诗相比拟:“环秀山庄假山,允称上选,叠山之法具备。造山者不见此山,正如学诗者未见李杜。”
左为刘敦桢 右为陈从周
那么环秀山庄的假山究竟好在何处?我以为好就好在那份“真”。
其一是得益于叠山大师戈裕良独创的“钩带法”。所谓“钩带法”,即用砂石灌注石缝,使假山既浑然一体,又可坚固千年不败;选材上则多选有涡洞、少数有皱纹、杂以小洞的太湖石,以求逼肖真山。
其二则是叠山时所蕴含的“取舍”精神,通过对自然景物特征的舍取,取其“精神”,去其“糟粕”, 正如绘画“凡经营下笔,必留天地。”作画如此,叠山更是如此。叠山者“胸有万壑”,假山方能“未山先麓”。
在戈裕良的手下,环秀山庄的假山外看整体,而内有乾坤,山谷,山涧,峡谷,主山,次山,山峰,一个不少,但都经过了精巧的概括,让人穿梭其间,犹如游览真山。
这就是空间的凝练,园林虽小,但游遍假山,你获得的总感受量是非常丰富的,所以从这点来讲环秀山庄的假山是要优于以假山王国自称的狮子林的。
环秀山庄假山
狮子林假山
2、园必隔,水必曲
相传,明朝时许自昌修建的梅花墅甚是宏伟壮丽,被誉为仅次于杭州西湖、苏州虎丘的“江南第三名胜”。然而,桑田沧海,无从知晓其庐山真面目。但有一篇《梅花墅记》流传于世,或可从中窥得一斑。(下文译文来自刘惟亚)

钟伯敬所撰《梅花墅记》:“园于水,水之上下左右,高者为台,深者为室,虚者为亭,曲者为廊,横者为渡,竖者为石,动植者为花鸟,往来者为游人,无非园者。然则人何必各有其园也,身处园中,不知其为园。园之中,各有园,而后知其为园,此人情也。
译文:园在哪里?园在水上。水的上下左右,高高的是楼台,深深的是屋宇;中空的是亭子,曲折的是回廊;横着的是渡口,竖着的是石头;飞行的、种植的是鸟儿、花儿,来来往往的是游人,没有一处不是园林。既然如此,那么人们为什么一定要有各自的园林呢?那是因为身处偌大园林之中,不觉得那是园林,只有园林之中还有园林,然后才知道是园林啊。这是人之常情。
拙政园内有各种围墙分割和园中园
是不是给你绕蒙了,但正是这段话精确地阐明了园林和自然景色的区别——隔,没有隔,可能处处是园林,也就无所谓园林,园林之所以还能被人们所感知就是因为“隔”。无论是围墙还是园中的隔墙都是不断分割空间,这才有玩味的空间。
叶圣陶先生对此有明确的解释:
我们如果把园的繁体字拆解了,会发现园林基本元素都存在,而围墙中的元素又可以看做园内的隔墙,把整体园林分割成隔而不断的空间序列。
中国园林的围合
西方园林的围合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印证了这句:园必隔。
只有用墙将园林隔开,人们才知道园林的存在,人在情感上需要一个边界,人们需要一个确定的空间,所以园林自打诞生起就是人性的场所,人是园林最重要的一环,无人不园。
通过围墙的分割园外之景与园内之景,对比成趣,相互呼应,相地之妙,技见于斯。上期我们说的园中园更是此理。
大部分新中式景观连最基础的“园必隔”都没有做到
我们再来聊聊“水必曲”。
《梅花墅记》又云:“大要三吴之水,至甫里(用直)始畅,墅外数武反不见水,水反在户以内,盖别为暗窦,引水入园,开扉坦步,过杞菊斋……登阁所见,不尽为水。然亭之所跨,廊之所往,桥之所踞,石所卧立,垂杨修竹之所冒荫则皆水也。……从阁上缀目新眺,见廊周于水,墙周于廊,又若有阁。亭亭处墙外者,林木行藻,竟川含绿,染人衣裾,然不可即至也。……又穿小酉you3洞,憩招爽亭,苔石啮nie4波,曰锦淙滩。诣修廊,中隔水外者,竹树表里之,流响交光,分风争日,往往可即,而仓卒莫定处,姑以廊标之”
译文:大约三吴之水,到了甫里才流畅起来。梅花墅外几步看不到水,水反而在门里边。原来是另外开凿了暗洞,引水进入园内。开门迈步,过杞菊斋……登阁见到的不全是水,然而,凉亭所在的地方,墙廓所建的地方,桥梁所跨的地方,山石或卧或立的地方,垂杨修竹凡有绿荫的地方,则全都是水……从阁上极目远望,只见游廊围绕着水,园墙又围绕着游廊,还好像有楼阁亭亭玉立般处在墙外。水边林木,水中浮藻,使得整个河流都饱含着绿色,那绿色仿佛可用来染人衣服,又好像可以掬捧在手,但是却不能马上到达水边。……又穿过小酉洞,在招爽亭上稍作休息。亭边岸石、青苔跟河中微澜如犬牙交错紧紧地咬在一起,叫锦淙滩。对着长廊隔在水那边的地方,秀竹与绿树互为表里,发出音响,闪着绿光,分享着和风,争沐着日光,处处可接近,但是仓卒之际不能定其名称,姑且用廊来标记。
文中的梅花墅园,以水为主。用水有隐有显,有内有外,有抑扬、曲折。而使水归我所用,则以亭阁廊等左右之,我们可以从文中想见作者在游园的时候一直被水所引导,无论空间如何变化,水都像一位可靠的向导,引导游人的同时和周围环境又融为一体。
而建筑在其中也有作用,在环境中充当了看与被看的环境调和剂,也使得人在园中感受到有节奏的水旱变化。
所以说“园必隔,水必曲”
3、题辞与园名
文化是园林的灵魂,除了引经据典的楹联,园林的景点题辞、园名也有深厚的文化我们来分别聊聊:
题辞
景物意境由题辞而生,园林意境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却在构园者手中通过题辞活了起来。风花雪月,客观存在,构园者能召之即来,听我驱使,则境界自出。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景点命名的小故事,据说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到狮子林游玩,乾隆廿七年(1762 )乾隆三下江南时,又来到苏州狮子林游玩,在假山上一玩便是4个时辰。
转出假山后,乾隆诗兴大发,面对眼前景色,写下了“真有趣”三字。
但说实话“真有趣”是口语,那嘴说和写出来就是两种感觉了。
这时给乾隆帝当陪游的状元黄熙在一旁见了,觉得有些俗气,便说“微臣叩请万岁把中间的有字赏给奴才吧!”
乾隆皇帝明白了他的用心,便顺水推舟说把有字赏给了他。心里自然十分高兴。
乾隆皇帝走后,地方官在此筑造亭阁,将“真趣”亭名,按皇家要求制成金匾,据说“真趣”是乾隆皇帝的御笔。现在看来真趣确实比真有趣的境界高出不少,看来乾隆还真是随意呢~
我们来举几个具体的例子。比如网师园,有亭名“月到风来亭”,临池西向,有粉墙若屏,正撷此景精华,风月为我所有矣。
拙政园中,有临水轩名为“与谁同坐轩”,用反问的手法让你思考在观景举杯邀明月的场景,无论是天上的月还是水中的月,都通过建筑题辞活了起来。
退思园中,也有一水轩名为“菰雨生凉轩”,我们能想象秋天,雨打菰蒲,凉风习习,坐在轩中意境自出。
西湖三潭印月,如无潭则景不存,谓之点景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这些颇有境界的题辞都有些什么规律:
我们发现除了要有风花雪月这些气象变化之外,动词也是让景生境的关键,一个恰到好处的动词拔高了意境。
有时一景,“相看好处无一言”,必藉之以题辞,辞出而景生。《红楼梦》描写大观园工程告竣,各处亭台楼阁要题对额,说“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由此可见题辞是起“点景”之作用。
我们举一个例子,“怡红院” 是主人公贾宝玉的住所,上悬“怡红快绿”匾额,“红”指门前西侧的西府海棠;“绿”指东侧的芭蕉。室内陈设无不透着主人的脂粉气,这是园中最为华丽的院落,也是园中姐妹们常相聚会、频繁活动的场所。 
 
除了点景,题辞还必须流连光景,细心揣摩,谓之:“寻景”
清代人江弢(读音:[tāo])叔有诗云:“我要寻诗定是痴,诗来寻我却难辞。今朝又被诗寻着,满眼溪山独去时。”“寻景”达到这一境界,题辞才显神来之笔。我们以月到风来亭为例:
月到风来亭是网师园最浪漫的一处,风吹浪起,亭子被浪温柔的托起,这是来自大自然的浪漫。而这个想象是通过文字作为引导让你联想到脑海中的理想空间。这就是题辞的“引景”。
园名
园名,皆有托意,非泛泛之者。但大多要自谦一些。
清初杨兆鲁营造常州近园,其记云:“自抱疴(病)[kē]归来,于注经堂后买废地六七亩,经营相度,历五年于兹,近似乎园,故题曰近园。”近园意思是一个和园林相似的东西,显然把自己放得很低。园明,谦抑称之。
马鞍山市雨湖公园,见一亭甚劣,尚无名。属我命之,我题为“暂亭”,意在不言中,而人自得之。
有一些园名则刚好相反,大观园,万柳堂,适反笔出之。
这也是造园有法无式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了,要我说,一个好的园名,无论是自谦还是鼓吹,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这才是最重要的。
小结
《续说园》陈先生从宏观上提出了三点:园林贵在概括;园必隔,水必曲;题辞与园名自谦有意境。
大体上看是对于《说园》的补充,但其内涵延展了不少,概括是说园林要素的精简,以一当十;园必隔水必曲是说园林的含蓄,巧于因借;题辞与园名既说明了文化的重要,也教我们怎么样起名才会产生1+1>2的效果。
(0)

相关推荐

  • 颐和学术 | 颐和园写秋轩造园艺术初探

    ▲写秋轩现状 ▲老照片中的写秋轩 <园冶>载:"園地惟山林最勝,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懸,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1]但现实并非所有山林地带都能遇 ...

  • 狮子林,石假山中寻真趣(下)——苏州2日(7)

    ★旅游地点:苏州狮子林 走出假山的时候正好听到有位导游在讲解,我们还蹭到了一个故事.说的是乾隆南巡的时候来狮子林,看到这座假山就很好奇,结果走进去居然被困住了,于是大家伙儿慌忙找人. 结果乾隆说:&q ...

  • 上海这座明代园林,风光不输苏州名园,罕见假山号称“江南之冠”

    说起上海,人们的第一印象是高楼大厦,其实这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也是中国主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和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目前上海共有A级旅游景点113家:红色旅游基地34个,其中最值得一看的, ...

  • 【景观笔记170】解读陈从周园林经典《续说园》(下)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这期我们接着来解说<续说园>.我们在上篇的解说中已经将宏观的三个方面一一解读,没看过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 这期我们就来讲讲陈从周先生<续说园>中对于中观和微 ...

  • 【景观笔记】日本园林中的石文化(上)/NO.106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很多人都在我的后台回复枯山水,看来大家对日本园林的兴趣很高啊,那么这期我们就来聊聊日本园林中最最最常见,最最最经典的元素--石组. 其实无论是哪种园林,石组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国园林 ...

  • 【景观笔记166】解读园林经典《说园》(下)

    上期文章请点这里:[景观笔记165]解读园林经典<说园>(上) PART 2 园林元素的处理 知道了造园大的原则,我们就来具体看看对于园林的每个元素都是怎么处理的. 整体来说园林工作者要对 ...

  • 【景观笔记】艺圃——园林意境的典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文字部分部分引用了豆瓣文章:艺圃的三种时间尺度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我们的古典园林景观笔记终于写到了艺圃. 这可不是小蚂哥懒,要知道古典园林想要吃透,融会贯通再和大家分享出来, ...

  • 【景观笔记】日本园林中的石文化(下)/No.107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我们上次说到日本的石文化受到三种文化的影响,他们分别是: 1.从中国道家演变的朴素的哲学思想 2.中国佛教禅宗思想 3.巨石崇拜演变的单纯风景式的表达 我们上次说的三尊石,须弥山石 ...

  • 【景观笔记133】园林意境的升华——时间与空间的交融

    本文部分观点和图片来自网络,并参考了杨鸿勋先生的<江南园林论>.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上期的辋川别业大家感受怎么样呢?我计划写12期古典园林,名为<古典园林启示录>,意在通过园 ...

  • 【景观笔记148】哈普林经典作品波特兰系列广场你看懂了吗?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我们接着来梳理经典的大师景观作品.纵览现代景观史,劳伦斯·哈普林一定是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当然这并不只是因为他是第二代美国景观师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还被誉为"哈氏山水&qu ...

  • 解读园林经典《说园》(上)

    PART 0 写在<说园>之前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很多朋友让我聊一些园林经典,所以我准备分几期聊聊陈从周先生的<说园>一共五篇,但第一篇提纲挈领,是了解陈从周造园思想的主线, ...

  • 【景观笔记NO.111】一口气读懂迷园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这篇文章共2200字,线性阅读需要10分钟左右,但你可以快速了解: 1.迷宫的来历 2.迷宫的形态变化 3.迷宫对于人的意义 4.最出名的几个迷宫作品 很早就想跟大家聊聊迷宫这个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