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犯错误、不听话、耍混时,你是否控制不住地要对孩子大吼大叫?有一本德国非常出名的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是一只可爱的企鹅宝宝向我们讲述了它和它妈妈之间的非凡经历。可以看看。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最后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又将我找了回去,将我修补好。在父母吼叫伤害中的孩子,内心充满恐惧。
尽管孩子默不作声,但从他的眼睛里却可以看到,一颗不安、疏离的种子正悄悄被种下。
相较于孩子被吼完之后,大哭大闹、或反驳讲理,相信爸妈们更害怕的,是遇到一个打不哭骂不语,把情绪调成静音的孩子。他们默默积攒负能量的孩子,才是最让人操心和担忧的。
儿童心理咨询专家曾说:孩子的性格养成和心理创伤基本上都来自于童年,而更多的是来源于父母,来源于不和谐的亲子关系。
因为孩子被吼后会有这几种心里变化:
1、出于恐惧,安全感缺失
不再信任父母,心中开始怀疑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
2、习以为常,破罐子破摔
虽满心不服,却懒得反驳,故意用这种不配合来气父母。
3、自尊心受挫,出现情感障碍
最严重是出现自卑和自闭倾向,害怕自己跟父母说什么都是错的。
的确,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吼孩子可以得到暂时的成效,解决掉眼前的一些小问题。但对于父母而言,吼叫或许只是1分钟的事情,对于孩子的伤害可能贯串他的一生。
也许你也对孩子这样说过:
“你让我丢人!”
“就没见过你这样笨的!”
“你看看别人家孩子!”
......
我们总以为打孩子才会伤害孩子,却不知道语言上的伤害,同样会在孩子心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我们并不是说孩子不该被教育,而是应该在发脾气的时候,问问自己:
当你察觉到了自己的投射,自己被压抑的情绪,就会从情绪中跳脱出来,意识到有多少是自己的问题,有多少是孩子的问题。看到这些,会帮助你就事论事地教育孩子,而不是毫无觉察地带着情绪大吼大叫。是的,就事论事,而不是“推己及人”。尹建莉曾说:面对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你必须把他当做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做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其实当你下定决心,不论如何都绝对不再对孩子随意怒吼时,你的人生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
荣获美国《父母》杂志2013博客大奖年度最佳“达成目标”博客格主橘犀牛妈,已成功的当了四百多天的“戒吼妈”。她大方分享了当淡定妈的几个好处:
1、可以安心入睡
不再愧疚,也不用向老公抱怨自己又破功,更不用听孩子凄诉:“你是世界上最凶最坏的妈妈!”“我最讨厌妈妈!”有时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成人也会犯错,难道我们就能心平气和的接受别人对我们大吼大叫?就连成人都无法忍受总是照着别人说的做,怎能奢望孩子事事都跟我们心有灵犀。当孩子不听话时,“暂时走开”冷静过后再用新方式沟通,会比不断吼他“快点收玩具!”更有效率。忍住不骂小孩真的很难,因此不妨把这三个转念词当成内心OS的新口头禅,好比:“天啊,他把整瓶牛奶都打翻了……还好不是玻璃瓶……至少他是想帮忙”“天啊,我好累,幸好再过3小时就是睡觉时间……还好不是12个小时。”虽然这样想可能会让自己不太舒服,但请扪心自问,当你濒临失控时,是不是因为跟老公吵架、一堆代办事项逼得你快发疯、公事很忙、身心疲惫,而眼前这搞不定的小孩就是压倒你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是,下回快狮吼前要在心中对自己精神喊话:“你是因为今天提案没过又进度落后才觉得人生灰暗,你需要去吃大餐、做SPA,你不是真的跟孩子生气,不需要大吼大叫。”你总是顾别人却忘了自己,你对孩子的耳提面命:早点睡觉、多运动、多吃蔬果,也正是你所需要的(你的妈妈若逮到机会也会这样说)。留点时间和自己的好友聊天、做自己喜欢的事,经常这样“小宠自己”会让你比较放松、心情愉快、容忍度提高,遇到突发状况也更容易冷静,对先生或太太说的话更好听。我想对于这位“淡定妈”来说,戒吼四百天,意义并非在于是否发火的行为本身,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收获: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完美小孩」,我们试图照着这个标准,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按照自己心中的那个样子生活成长。吼孩子,其实是父母对自身的一种不接纳。看到自己被压抑的一面,承认它,接纳它,让自我变得圆满融通,这就是成长。内心圆融了,目光也会变得平和,情绪也就不再轻易被激起巨浪。所以,下一次再忍不住冲孩子发脾气时,请记住心理学家张德芬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