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智慧的人,不会把自己活的太“纯粹”

《道德经》: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不要活得太完美。

人生不可活得太完美,也不可活得太纯粹。

有一些人在生活中,想把自己的人生活成100分的样子,期望活得彻头彻底的干净、完美,但是,这样的心思不但达不成这一个目的,而且也会因此出现更多痛苦。

人不要把自己活得太干净,要学会让自己的人生容纳一些东西,容纳一些自己看上去,不那么完美不那么幸福的东西。

因为太过于追求完美,不论现实的生活有没有满足自己的期望,最后都会产生物极必反的灾祸。

《道德经》“以道佐主”之中,阐述的就是让我们学会用道的温和来应对自己人生的道理,用不偏不倚的适度状态,一切顺应自然,才是一个好的结果。

《道德经》之中,有这样一句话:“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事物达到强盛的极点时,就会走向衰亡,就不会叫做道,不道就会造成败亡。

“道”就是遵循自然,一切适度。而物极必反的根源,就是心中追求完美的心态所导致的。做事的时候不要太过头,过头就会往相反的方向去发展。

如果不能容纳人生中的不够完美,一味的追求那些人生的富贵与满分时,这样的心态之下,遇见人生的得意之时,就会过于的膨胀,过分的张扬,也会因此给自己带来问题。

在《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欹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欹器因为装满了水才不会翻倒,扑满因为空无一物,才得以保全,所以一个有才德的君子,宁愿处于不争的地位,也不要居于争夺的场所,日常生活宁可稍有欠缺,也不要过分的要求完美。

正所谓说“满招损,谦受益”,成熟的稻谷都知道低头,能成大事的人,更知道谦虚和容纳,接受人生那一些自认为不太完美的事情。

有一份虚怀若谷的心态,在自己心中,自然会有牢不可破的心理防线。

这样的人内心充实,能够接受别人的建议,他的人生会持续的往上行走,能够更好的避免物极必反,避免自己陷入险境之中。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徐稚,他在9岁的时候,有一次在月光底下玩耍。

有一个大人就对他说:“你看月亮美不美,如果把月亮的一些看似阴影的地方去掉,是不是会更亮呢?”

徐稚这个时候就说:“不是这样的,就好像人眼睛中有瞳孔,眼睛才有光明,如果没有痛苦,眼睛必定看不清东西。”

徐稚把人的眼睛和月亮做了比较,借此说明,月亮中如果没有看似阴影的事物则不明,很好的回答了提问者的问题。

而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人生就好像月亮,人生那些不完美和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就好像阴影的部分。

你要学会能够容纳阴影部分,才是最光亮的一个状态,太过于的锱铢必较,一味的要求完美,反而会像眼睛一样失去光明。

凡事物极必反,无论待人接物还是对待自己的人生,都不要苛求太高,不要苛求完美,任何事物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和余地。

当你学会有一种虚怀若谷的心态,愿意把自己的人生留一些余地和不完美的时候,才能保持一种谦逊和低调。

这样的心态,更有助于自己成长和保全自我,避开险境,这是人生最好的空间和余地。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