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纬观点】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求和开发架构
本专栏分系列推出曹珊律师最新研究成果《特色小镇PPP项目研究报告》,本文为第七篇。
“
前 情 提 要 :
”
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求
特色小镇的模式是建设特色小镇的方法与途径,其具体设计需要有目标,即理想的成品状态来指引大的模式构架的方向,这就是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求。关于国家战略中对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求,可以参考《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发改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实施“千企千镇”推进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通知》。
(一)《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的通知》
1. 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
产业定位精准,特色鲜明,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现代农业等发展良好、前景可观。产业向做特、做精、做强发展,新兴产业成长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效果明显,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手段,推动产业链向研发、营销延伸。产业发展环境良好,产业、投资、人才、服务等要素集聚度较高。通过产业发展,小镇吸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增强,带动农村发展效果明显。
2. 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
空间布局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整体格局和风貌具有典型特征,路网合理,建设高度和密度适宜。居住区开放融合,提倡街坊式布局,住房舒适美观。建筑彰显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公园绿地贴近生活、贴近工作。店铺布局有管控。镇区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土地利用集约节约,小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协调。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突出。
3. 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得到充分挖掘、整理、记录,历史文化遗存得到良好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与产业融合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得到充分弘扬。公共文化传播方式方法丰富有效。居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较高。
4. 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
基础设施完善,自来水符合卫生标准,生活污水全面收集并达标排放,垃圾无害化处理,道路交通停车设施完善便捷,绿化覆盖率较高,防洪、排涝、消防等各类防灾设施符合标准。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服务质量较高,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等服务覆盖农村地区。
5. 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发展理念有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有创新。规划建设管理有创新,鼓励多规协调,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合一,社会管理服务有创新。省、市、县支持政策有创新。镇村融合发展有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小镇健康发展,激发内生动力。
(二)《发改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1. 坚持创新探索
创新美丽特色小(城)镇的思路、方法、机制,着力培育供给侧小镇经济,防止“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努力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新型小城镇之路。
2. 坚持因地制宜
从各地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挖掘特色优势,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彰显小(城)镇独特魅力,防止照搬照抄、“东施效颦”、一哄而上。
3. 坚持产业建镇
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挖掘本地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做精做强主导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防止千镇一面。
4. 坚持以人为本
围绕人的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功能,补齐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短板,打造宜居宜业环境,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防止形象工程。
5. 坚持市场主导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创新建设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提高多元化主体共同推动美丽特色小(城)镇发展的积极性。发挥好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等作用,防止大包大揽。
(三)《关于实施“千企千镇”推进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通知》
1. 聚焦重点领域
围绕产业发展和城镇功能提升两个重点,深化镇企合作。引导企业从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出发,培育壮大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智能制造、科技教育、民俗文化传承等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扩大就业,集聚人口。推动“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公共服务,挖掘文化内涵,促进绿色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2.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千企千镇服务网”,开发企业产业转移及转型升级数据库和全国特色小(城)镇数据库,为推动企业等社会资本与特色小(城)镇对接提供基础支撑。
3. 搭建镇企合作平台
定期举办“中国特色小(城)镇发展论坛”,召开多形式的特色小(城)镇建设交流研讨会、项目推介会等,加强企业等社会资本和特色小(城)镇的沟通合作与互动交流。
4. 镇企结对树品牌
依托信息服务平台和镇企合作平台,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方向,优选最佳合作城镇,城镇发挥资源优势,吸引企业落户,实现供需对接、双向选择,共同打造镇企合作品牌。
5. 推广典型经验
每年推出一批企业等社会资本与特色小(城)镇成功合作的典型案例,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供各地区参考借鉴。
特色小镇的开发架构
(一)整体开发架构
特色小镇的整体开发架构是,以特色产业引擎与旅游吸引核为中心,依托核心产业园区与休闲聚集区,形成产业延伸环、居住发展带与社区配套网的综合架构。特色小镇的开发架构是特色小镇的培育启动思路和逻辑,是特色小镇实现从无到有的初始过程。其紧紧抓住特色产业和旅游产业这两大使特色小镇发动的关键引擎,围绕这两大产业,对特色小镇的开发作整体的架构搭建[1]。
[1] 参见 白小虎、陈海盛、王松:《特色小镇与生产力空间布局》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第5期
1. 特色产业引擎
特色产业引擎是形成产业人口的关键。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资源和发展历史沿革与习俗,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起当地的特色产业(一般以新兴产业或传统的经典产业为主)。以特色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来吸引特色产业相关企业及相关产业的企业入驻,进而一方面通过直接吸引或提供就业机会来带动就业人员在小镇的聚集,另一方面以企业和产业生产的需要带动小镇基础设施建设。
2. 旅游吸引核
旅游吸引核是吸引外来消费人口的关键。以一个或多个核心旅游休闲项目(观光景区、主题乐园、特色街区、温泉养生中心等)形成旅游吸引核,并以此为主,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形成旅游景区,对外产生旅游休闲吸引力,形成并发展旅游产业。
3. 核心产业园区
核心产业园区是特色产业核心部分的聚集区。核心产业园区是特色小镇的特色精华所在之处,其是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的集中研发、培育,生产相关产品,并进行产业链的拓展,将特色产业的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核心区域,是城镇特色产业的集中体现。
4. 休闲聚集区
休闲聚集区是消费产业的聚集区域。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的发展、衍生,带来了相应的产业消费产品与服务,同时,小镇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汇聚了大量游客,围绕旅游吸引核,产生众多旅游休闲消费需求,自然也形成了相应的企业来满足游客的需求。在此过程中聚集起了各种休闲消费业态,休闲聚集区主要功能是留住消费群体,并扩大其消费面。进而带动小镇的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力,提升研发、生产及服务质量,促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推动小镇相应的产业、设施等综合服务质量的上升。
5. 产业延伸环
产业延伸环是构建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围绕小镇的特色产业及旅游产业,产业延伸的一系列项目逐渐形成,这一系列与特色产业及旅游产业紧密相关的延伸产业,往往会环绕在中心区之外,形成环绕式集聚,呈现辐射或组团状分布[2]。
[2] 张锦涛:《特色小镇的开发架构、投融资模式落地方案总结》 ,特色小镇运营中心
6. 居住发展带
居住发展带是获取土地开发收益的重点。包括原有城镇居民的居住区,相关特色产业引入、发展而带入的企业员工的居住区,以及产业发展产生就业机会、旅游业发展形成休闲养生条件、城镇化服务产生吸引核,而吸引周边农村、城市地区的人口进行转移就业、休闲,产生居住需求,进而形成的居住区。
7. 社区配套网
社区配套网是特色小镇必须具备的城镇化支撑功能,是服务于居民生活及旅游产业的金融、医疗、教育、商业等产域一体化的公共政策,也是特色小镇之所以成小镇的软件条件。
(二) 特色产业项目开发架构
特色小镇整体开发架构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是特色产业引擎和旅游吸引核。特色产业项目的开发和培育关系到特色小镇能否做出特色这个关键性的问题。特色产业项目的开发具体落地架构主要分为产业开发与事业导入两个方面。
产业开发包括:产业本身(科技产业园、产业孵化园、双创中心、创想园)、产业应用(应用示范园等)和产业服务(产业+贸易、产业+会议、产业+康养、产业+运动、产业+休闲娱乐等)。
产业本身是产业开发的主体,也是产业开发架构的主体,其是产业培育本身的直接形态,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关键就是通过引入产业或研究产业,形成一定园区范围内的特色产业集聚。而产业应用与产业服务是围绕产业本身的一种拓展,它们是以产业本身为基础的。产业应用是将产业本身开发的产品与技术应用到其他相关产业中,是实现产业价值的直接体现。产业服务是产业本身经过开发和生产后,在产业应用的基础上,提供更高质量、更广领域的服务,是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的关键一环,也是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契机所伏的土壤[3]。
[3] 参见 郑大卫:《园区开发和特色小镇PPP融资实务和案例》
事业导入主要分为:科(产业科研基地)、教(教育培训园区)、文(产业博物馆)和其他(如康复疗养医院)等。
事业的导入是为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提供辅助作用的重要补充。一方面,在技术研发上的教育和交流,有利于促进产业领域的理论和相关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产业研发的推进,及产品服务的升级;另一方面,大量的与特色产业相关的交流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升小镇的知名度,推广小镇的特色产业品牌,进而促进产业集聚与发展。
(三) 旅游产业项目开发架构
特色小镇的旅游产业项目以“旅游吸引核+休闲聚集+商街+居住”为开发架构模式。
在整个旅游产业项目开发架构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旅游吸引核。旅游吸引核是指特色小镇基于其已形成的自然景观、风貌及人文景观、风俗,经过旅游资源的挖掘、整合和有效利用,将旅游资源与元素引入旅游产业框架,并提供相应的旅游体验服务与设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从而在旅游资源(人文资源、自然资源)、旅游服务等多方面打造出的旅游吸引点。旅游吸引核具体包括:特色项目吸引核(包括主题乐园、景区等)、风貌吸引核(包括古镇、艺术、创意等)、广场吸引核(包括激光水秀、篝火晚会等)、餐饮吸引等。
休闲聚集是指在特色小镇旅游产业开发、发展过程中,伴随诸多旅游吸引核兴起、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对应的配套休闲设施,如餐饮聚集、酒吧与夜间聚集、创意客栈聚集等。
商街是指基于特色小镇的核心旅游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特色小镇突出的特色文化,以及旅游休闲的配套需求而形成的各类商业店铺的聚集区域。如创意工坊街区(如百工坊、百艺坊等)、娱乐游乐街区(演艺、洗浴、养疗等)、休闲街区与商业地产。
居住是指围绕特色小镇旅游产业的特色资源、特色文化,以及居住需求而形成的别具主题或风貌的居住区域。包括:就业居民与本地居民的第一居所、大城市与周末居住的第二居所、养老与度假居住的第三居所等。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