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斌接手泛海国际 商业综合体变住宅,摇身一变货值大增凭什么?
端午节前,地产行业最大的瓜是什么?
有自媒体披露融创中国竟然将泛海国际商业综合体更改了性质变为住宅。这对于很多开放商来说,这个能力只存在梦里,想想而已。
而这梦叫孙宏斌实现了。
而针对媒体的质疑之声,融创中国向新浪财经提供了一份“说明”,称变更项目是2017年9月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建筑物限制高度所以做出更改,而且“项目的货值仅多出50万左右,并没有所谓的200亿这么多。此外没有更多的解释。
相反倒是6月5日晚上,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就朝阳区东风乡绿隔地区第一宗地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变更公示引发的社会关注进行了回应,并欢迎公众依法反馈意见,公众意见的采信情况会通过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的网站予以公告。
变更住宅性质是否合规?
根据自媒体的爆料,5月初,北京泛海国际社区的业主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网站上发现了一则公示。
公示内容是,泛海国际社区北区地块将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相关要求:降高度、减面积。拟将原规划方案里建筑面积44.6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80米,调整为建筑面积36.6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00米。
看到这,业主们还为刚接手泛海国际社区的融创中国担心,建筑面积骤降8万平,带来的资金损失不容小觑。
谁料接下来的内容让业主们难以置信,融创中国竟然打算把商业综合体变成住宅,改变土地属性!
从公示上的新图纸看来,泛海国际北区地块由原来的商业综合体地块改为两栋写字楼和六栋高层住宅,另外其中5栋传闻是马云、史玉柱等大佬即将入住的别墅将被改成5栋高11层的公寓楼。
这片地原规划是商业综合体,虽有44.6万的建筑面积,但其中35万平方米是用于商业、办公及配套建设,住宅面积仅有9.5万平方米。
而按公示所述规划,虽然总建筑面积降为36.6万平方米,但其中住宅用地与商业配套的比例发生逆转,住宅面积扩大到26.5万平,商业、办公及配套用地下降为10万平方米。
调整后的规划住宅面积激增,这对融创中国来说是绝对的赚钱买卖,仅凭这块地融创中国就能超过200亿的货值,远远高于其从卢志强手中接过这块地时的成本。
但是对于购买在这购房的泛海业主来说,这完全是个晴天霹雳。他们买房时看中的安静的居住环境,健全的商业配套以及高端的生活品质全都化为泡影。
此外,融创中国的此番公示也是有意隐瞒的,是业主无意中发现规划局网站的公示后,才在小区工地出入口处一个无人关注的门岗内的遮阳伞下的施工挡板遮住的消防通道大门上,找到这个征求业主对规划调整的意见的公示。
公示是在5月16日挂出来的,并且在公示上标明:如果利害关系人不在6月8日前提交反馈意见,就将被视为没有意见。
有专家曾直言:更改规划是既得利益集团对公众权益的一种掠夺。这些身家都高达几千万的豪宅业主,却都被逼成了维权者,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向有关部门反馈申诉。然而,融创的售楼处都即将要完工,生米马上煮为熟饭,不知泛海国际社区接下来会怎样收场。
极速成长的“牛股”
融创中国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业的住宅及商业地产综合开发企业。公司致力于开发和管理高端物业,追求打造品质高端的房地产。
2010年10月,融创中国在香港成功上市,打入国际资本市场。2014年,融创中国与绿城中国接触,随后投资购买绿城中国上海玫瑰园等项目,2017年,开始与万达合作,签订了西双版纳万达文旅项目、南昌万达文旅项目等13个文化旅游城项目股权转让以及武汉万达瑞华等76个酒店转让协议。
融创中国投资开发的项目数不胜数,近年来融创疯狂加杠杆,所采取的策略看似激进又危险,实际上几次都恰逢央行精准降息,风险增加但还在可控范围内的同时,资产规模连番增加,迅速跻身国内房企四巨头。
“激进”的战略——杠杆平衡
今年4月23日,融创中国在武汉拿下4宗地块,斥资152亿元,引起业内震惊。
《每日财报》注意到,融创中国一直以来采取深耕一二线,以逆周期扩张策略。在这种策略运营下,融创中国的资产规模迅速增加,2015年末,融创资产规模仅有1555.09亿元,而到2018年末,其资产规模已经达到7166.60亿元,环比增长361%。仅仅四年时间,资产规模翻了五番。正是这强大的资产规模,使融创中国迅速跻身国内房企四巨头之一。
资产规模的迅速增长伴随着融资的大幅度增加,2016年到2018年,融创中国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始终在89%左右徘徊。净负债率更是曾达到202%。虽然房地产行业现金流普遍紧张,但融创中国这个负债率在业内也数高位。
今年融创中国斥巨资拿下武汉这四宗地块,大幅拉紧了其资金链,杠杆率也在大幅增加,同样的,其债务违约风险也在激增,北京泛海国际的改规划模式会成为融创中国后期战略布局的重点吗?
如果泛海规划调整成功,作为国内陆王项目,这个不良开头所带来的示范意义会对以后房地产行业的监管带来多么恶劣的影响?反之,若泛海规划调整失败,资金链紧绷的融创国际能否顺利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