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田微毛利率疑似“伪增长” IPO前高分红|IPO研究院

秋田微业绩看似蒸蒸日上,如果细细分析财务指标则是充满疑点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白晓旭

近日证监会网站更新了深圳秋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秋田微”)公开发行新股的招股书,这距离创业板上市更进一步。

招股书显示,本次公开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全部为发行新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拟投入募集资金4.96亿元,主要用于触控显示模组赣州生产基地等项目的建设。

秋田微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及触控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单色液晶显示器、单色液晶显示模组、彩色液晶显示模组及电容式触摸屏等,应用于工业控制及自动化、物联网与智慧生活、医疗健康、汽车电子等众多领域。

纵观秋田微的发展现状,可以说是喜忧参半,看似蒸蒸日上,却也疑点重重。

01
净利润增速惊人 持续性存疑

根据《每日财报》的统计,从2016年到2019年6月份,秋田微的营收、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长期呈现上升趋势,报告期内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45亿元、6.7亿元、7.91亿元和3.7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22亿元、0.34亿元、0.72亿元和0.37亿元。几组数据体现了秋田微的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尤其是净利润的增长速度非常惊人。

关于以上变化,秋田微给出的解释是:①公司产品应用于工业控制及自动化、物联网与智慧生活、医疗健康、汽车电子等众多领域,以上行业的对液晶显示及触控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帶动公司出货量持续上升;②彩色液晶显示模组为公司重点开发的产品,随着产品逐步成熟,下游客户订单数量持续增加。

从营收结构来看,秋田微的彩色液晶显示模组应该得到重点关注,2016年以来,该产品在秋田微营收中的占比提高了将近20%,在秋田微营收增长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加速”作用。

不过,《每日财报》也注意到,近年来净利润的高增长源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助力。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秋田微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47.21万元和3003.2万元,与归母净利润相比分别下降了674.82万元和653.44万元。

具体来看,秋田微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的非经常性损益则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和非流动资产处置。由此来看,如果公司营收没有大的提高,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并不能持续。

02
三大疑点频频出现 毛利率疑似“伪增长”

通过阅读秋田微公布的招股书,《每日财报》还发现其中存在以下三个疑点。

首先,毛利率的异常波动与同行其他公司相比呈现较大差异。作为与秋田微处于同一行业的企业,亚世光电主营业务是定制化液晶显示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液晶显示模组及显示屏。从2016年到2018年,亚世光电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98亿元、5.07亿元、5.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6%、27.16%和0.92%,处于增长趋势,其毛利率分别为29.85%、25.72%、29.03% 和28.65%,总体波动不到4个百分点,稳定性优于秋田微。

亚世光电的产品构成、外销模式以及业绩增长趋势与秋田微非常相似,但毛利率并没有大幅提升,甚至有下降趋势。而秋田微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毛利率连续超过同行平均水平,截至2019年6月底,秋田微的毛利率平均高于同行业公司同期毛利率均值5.63个百分点。公开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秋田微的毛利率分别为19.77%、22.57%、24.19%和27.123%,上升幅度较大。这样的对比结果,着实让不少人对秋田微的“增长”产生质疑。

其次,负债水平的下降和募股集资的迫切存在矛盾,看似资金紧张,现金分红却出手大方。

根据《每日财报》的统计,截至2019年上半年的每期期末,秋田微的负债率分别为53.14%、51.66%、41.02%、38.27%,同期同行业企业的平均负债率分别为30.02%、37.35%、37.42%、33.61%,两者逐步接近,相差不大,差距明显缩小。对此,秋田微表示,虽然公司的负债率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目前公司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对资金需要比较大,若未来公司资金需要过于依赖负债,则会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快速上升。

但另一方, 在负债比例逐渐下降、还本付息压力明显减弱的情况下,秋田微依旧坚持募资“补血”,而且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时非常大方。

根据《每日财报》的统计,2017年~2018年,公司共分配现金股利5200万元,相当于募集资金的86.67%,相当于2017年和2018年归母净利润的48.81%。这不禁让人怀疑秋田微到底是不是真的“缺钱”。

最后,主要产品销路不畅,细分毛利率却显著提高。近几年来,秋田微的微电容式触摸屏产能利用率增长较快,但该产品在2017年和2018年两年销量均不及2016年,与此同时,该产品的细分毛利率却呈现反向变动趋势,从2016年到2019年6月份,该产品的毛利率为6.71%、16.67%、19.44%和25.44%。这样的变化也引起投资者怀疑。

(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