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什么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如何理解《道德经》“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何谓“几微”?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段经文: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现在用于现实地,智者必须重视“未有”、“未乱”。这也是对春秋时代危机四伏的警告,显然当权者没有重视。

第三段经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经文进一步用世人可见的实际例子说法。“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一棵参天大树,起初只有一粒看不见的种子掉在泥土中。这是从无到有。“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高高的九层土台,也是一圤之土不知不觉堆累起来的。这是从小至大,从少至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的路途极为遥远,但只要一步步前行,不用半个月也完成了。这是从近至远。佛陀善于用比喻说法,老子也善于用比喻说法,一句话,这些大事件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这不是几微的大作用吗?谁能忽视几微的作用呢?

第四段经文: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王弼注:“当以慎终除微,慎微除乱。而以施为治之,形名执之,反生事原,巧辟滋作,故败失也。”要防止危险,必须在几微处用功,这是无为之功,不是有为之功。

因此特别有效果(慎终)。如果等到危险发展了,已经不是几微阶段了,再用有为之法,刑法和各种管理处罚细则去矫正,那就为时已晚。结果一定是更加不可收拾,这就是“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为者是有为,执者更是有为。

经文再次宣说无为法胜有为法。几微处下功夫是无为法,危害长大时下功夫是有为法。“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就是宣说无为无执胜有为有执。圣人是常胜将军,因为圣人用功在几微处。

第五段经文: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王弼注:“不慎终也”。不慎终就是不在意未来和结局,等于是混日子。世人行事,看看忙忙碌碌,但都是没有结果的,因为他根本不关心结果,尤其不关心人生大大结局。关心结果就是从几微处下功夫,不是在结果出来时下功夫。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几微是因,显著是果。“常于几成而败之”,表面说世人都在接近于成功时反而失败了,实际上是说世人行事永远不会成功,都是“几成而败之”。这是世人的可悲处。老子表示深深的悲伤。庄子把世人称为“自丧者”,丧失自我者

吾悲人之自丧者,吾又悲夫悲人者,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徐无鬼)。丧失自我者是可悲的,为丧失自我者感到悲伤者也是可悲的(因为生活在同一个可悲的世间),对丧失自我者感到悲伤者,他也是可悲的因为他虽然已经远离浊世,但悲心还在)。

老子对“常于几成而败之”的世人感到悲伤,对所有有济世情怀者也感到悲伤。这样的悲心不断升华,从而达到圣人的最高位。

经文: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如此强调慎终,与儒家强调的慎终有某种默契。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儒家关心的主题是家庭血亲的代代相传“慎终追远”是代代相传的火炬。一旦失去家庭血亲的接力火炬,则华人家庭的血亲文化就毁于一旦,从而使华人文化遭受不可承受的打击。

曾子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火炬支撑了华人的文化几千年之久,是目前最重要的文化信仰老子强调慎终同样蕴藏对华人血亲文化代代相传的无限关切,但范围更为广泛要关心几微处,关心内在心流

庄子在天运篇中提出了道家的孝道理论:“忘亲易,使亲忘我难。”相比而言,作为儿子忘记双亲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双亲忘记我这位儿子却是万难的。

在《道德经》的下半部反复出现“祭祀、修之于家、慎终这类儒家基本概念,可以看出老子关心同样的问题,只是范围不同,境界更高。也许有人会疑问这样的类比,但反复出现必然是有某种内在的脉络联系,这就是说儒道同源

经文:则无败事。只要用无为无事无执心在几微处下功夫,顺应自然,则必定万世成功,不会失败

第六段经文: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经文再次出现特殊的正反句法:欲不欲;学不学,前面同样出现了正反句法: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显然,五句正反句是特殊句法,体现了极为深刻的思想。这一句法本身就是创造性的,正像魏晋时期佛教般若学的“非有非无”,“即有即无”,都是表达一种常规句法无法表达的深思维的意象

龙树菩萨的《中论》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前面四句就是影响极为深远的“八不”中道。龙树要表达深思维中的超常意象,不得已使用“八不”表达否定后的奥秘意象。凡夫的否定就是断灭,龙树的否定是获得更为奥秘的意象。

老子对有的否定产生无,这个无就是更为奥秘的意象,绝非世人的断灭。老子的正反句法与佛教的双非、双即、八不都是在遣除二边。世人的认识中只有正反二边,遣除正反二边就得中道正反二边简称边论,正像桌子的四边,边与中形成对举,并形成对立。

与边论相反就是中道,所以龙树的新学说称为“中道”,论名就是《中论》。与中道相反的就是边论,边论又称为戏论,不是真谛。凡夫都是堕入边论中,没有答案,在逻辑怪圈中走不出来,形成自己反对自己的思想旋涡,不能解脱。中论是来灭戏论的,所以说“善灭诸戏论”,灭除戏论,就得真谛,获得大解脱。

中论是破边论而生,所以说“诸说中第一”,中论是第一伟大奥秘的学说。佛教被称为“不二法门”,不二就是不堕二边,老子“混而为一”的奥义就是“不二法门”。

五句正反句法正是“不二法门”,离二边,得中道,永得寰中,应用无穷。凡夫的思维看似聪明,其实最终都会堕入自己反对自己的逻辑旋涡中不能自拔,这是凡夫的可悲处。欲不欲,以不欲为欲望,这是真谛的欲望,圣人的欲望,与凡夫的欲望正好相反。

圣人呵斥世人的欲望,那会堕入无底深渊,粉身碎骨。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欲望令人心发狂,老子深信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欲望不加自我遏制,最后世人都会堕入心发狂的可怕境地。

四十六章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是对欲望的严厉呵斥。世人任凭欲望控制,结果必定悲惨。出路在哪里呢?第一步是认识欲望的可怕结果,第二步是实修“知足”第三步是实证“知足之足”,第四步是“欲不欲”

知足修到量(足够的量),就会实证知足才是真正的满足,知足常乐的意乐充满心流,心里面流淌着知足之足的喜悦。知足之足的喜悦弥漫身心,与虚空法界融为一体,进入欲不欲的无上妙境。世人认为断除欲望必定带来无限的失落,使人失去活着的意义。

欲不欲宣说了不欲之欲是极乐世界,断除欲望是多么美好。这是“以至美游至乐”,产生至美至乐的不可思议的心流和觉受这才是圆满人生。如果没有获得至美至乐的无上妙乐,又断除了凡夫的五欲,那世人必会心发狂。

世人看到圣人断除五欲,反而身心泰然,觉得不可思议,那是世人不懂老子的欲不欲的修法和妙乐觉受。圣人离二边得中道,心流中一定涌出无比喜悦。可惜世人无法窥探圣人心流中的无比喜悦。

“不贵难得之货”是举一反三,重点是“欲不欲”的修法此章宗旨是从几微处修行,无为为之,因物之性,最后得大境界。

不贵难得之货也是从几微处修行,因为断除色欲食欲等根本欲望很难,但断除对难得之货的贪欲不难。珍珠玛瑙本来毫无用处,断除不难。欲不欲从断除难得之货的贪欲开始,是“图难于其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