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道学与德学有何差异性?如何看懂道德经?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道的学说解释了万物的相同性,德的学说解释了万物的差异性。这样道的学说和德的学说互相补充,不可或缺。如果只有道的学说,我们只能看到万物的相同性而看不到万物的差异。如果只有德的学说,我们只能看到万物的差异而看不到万物的相同性。但实际上世人看到的是万物的差异而不是万物的相同性。因此德的学说更有直观性。
万物的差异是肉眼看见的,万物的相同性是肉眼看不见的。万物的差异呈现在浅意识中,万物的相同性呈现在深意识中。老子是深意识的代表,深知人的深意识和浅意识之间的区别,以此来界定道的学说和德的学说。老子把道的学说和德的学说统一为一个玄同体,这就是得一。只看见万物的差异而不见万物的相同性,人的思想就失去了方向。
只有道的学说和只有德的学说都不能很好的解说宇宙和人生。老子道的学说和德的学说很好的解说了这种差异和相同性,这就是《道德经》的主题。
《道德经》是超越的,又是现实的,是以超越来引导现实,因此老子显现了地藏菩萨般的乐观。
德被看成是一种自然的禀赋,傅佩荣直接把德译为禀赋。万物从道得到的禀赋无疑是高贵的,因此德备受珍惜和赞美。人有自己的德,这是道的赐予,应该极为珍惜。中华文明中,德文化源远流长。儒家讲德,道家讲德,这是儒道同源的显著特征。
王弼注说:“何以得德,由乎道也。”德的本原是道,所以说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万物都显示了自己的特征,界门纲目科属种都不相同。动植物分类法是一大科技进步,使人对万物有了系统化的理解。
种群之间有可以观察的差异,个体之间也具有明显的差异,甲不是乙,乙不是丙。不仅动植物如此,每一个人都显示了自己的特征和个性,这是看得见的。
自然学家(后来的动植物学家)认为每一物种都有自己不可变的“特征”(traits)、“性状”(characters),争论的结果是,这种独特的、不可变的“特征”或“性状”是找不到的。这就是“何以尽德,以无为用”。
为什么用王弼对“德”的解说来解释这个纯动植物学问题呢?因为哲学和动植物学有密切的关系。动植物可以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但区分的绝对性是不存在的。现在的器官移植暗示了个体差异的绝对性也是不存在的。
既然甲的器官可以移植到乙的身体,说明甲乙之间具有老子说的那种“同”,这是道的学说和德的学说的结合点。一种无的力量在发挥作用,器官移植只是这种最为神秘的无的力量发挥作用的冰山一角。将来无的力量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第一段: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第二段: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第三段: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bó)而乱之首。
第四段: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bó); 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此章是《德经》第一章,帛书《道德经》是《德经》在前,更显此章的特殊地位。此章是《道德经》第二主题“德”的核心章。此章争议很大,文本差别大,义理差别更大。
王弼注解有些章特别详细,有些章寥寥几笔,三十一章一字不着。王弼对此章注释最为详细,注释1300字,第一章注释只290字。可见感悟之深。内中有很多精义,令人赞叹。但也有几处义理未显,幸赖汉严遵注释得以阐发精微。
汉严遵,避汉明帝刘庄讳,史学家班固称为严君平。严遵是西汉哲学家杨雄的老师,在成都以卜筮为业,得一日饮食则回家传授《道德经》,是《道德经》的直接传承师。
几千年中,只有严遵把三十八章义理阐述清楚,其他注释家都未尽妙理。严遵《老子指归》是极为重要的《道德经》论典,对理解老子这位大宗师的内证境界无出其右。其弟子杨雄著《太玄》、《法言》,重视宇宙观和本体论对人类文化思想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
北宋司马光注《太玄》,并推杨雄是孔子之后的第二大儒家思想家,超过孟子。但南宋朱熹推崇孟子,于是就贬斥杨雄。朱熹《四书集注》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四部儒家根本圣典。
朱熹成为儒家正统以后,孟子成为亚圣,配享孔庙。杨雄则被称为异端,遭受排斥。师父严遵也因此被打入冷宫,其经典著作《老子指归》被视为伪作,《四库全书》所不收。这是中华文化史一大冤案。
幸赖今天学术界重新重视严遵和半部《老子指归》,王德有《老子指归译注》使学人能够理解严遵原典的精深妙义。三十八章妙理也得以再现。
宇宙观和本体论对人类精神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道德经》的最大价值就是建立了华夏文明的宇宙观和本体论,但部分注释家和学人对老子发人深省的格言更感兴趣,这就埋没了《道德经》的宇宙观和本体论价值。
学院派注释家往往重视文字的诠释、训诂,见指不见月,忽视了《道德经》的内证价值。由于对老子的内证价值忽视了,就无法领悟老子的宇宙观和本体论,也无法理解内证的微妙玄通的境界,反而使文字出现不应该有的错会。这是《道德经》注释的二大缺憾。
儒家学说缺乏宇宙观和本体论造成中华文化精神活力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佛教传入中国,儒家思想完全没有正面交锋的能力,孟子和告子主导的人性善和人性恶的重大思想论战已经偃旗息鼓,而《涅槃经》翻译后引起的人性善恶的更高阶别的论战(佛性论战)只有在佛教界内部不同思想派别之间发生,儒家完全不感兴趣或不敢应战。
后世的道家思想家关注炼丹和长生,在宇宙观和本体论上也与精深严密的佛教思想无法抗衡,于是最深刻的精神探索者都归向了佛教,僧肇、道生就是最著名的例子。僧肇把老子和庄子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对后世道家不屑一顾,根本原因就是后世道家缺乏了老子庄子当年的宇宙观和本体论的精深博大和微妙玄通的内证境界。老子庄子被称为博大真人是当之无愧的。
严遵杨雄师徒继承了老子庄子的宇宙观和本体论,这是《老子指归》和《太玄》的重大特色。后世注释家看不懂的地方,严遵却阐发精微,令人豁然开朗。可惜《老子指归》道经篇失传。王弼注《道德经》,并撰写四千字的《老子指略》,阐述了老子的要旨。
严遵《老子指归》十余万字,王弼的《老子指略》显然受严遵启发,只是简略许多。王弼对老子“无”的证悟是极为深刻的,无是解读《道德经》的密码,只有证悟了无的道力,才能窥探老子的密意。
王弼注解此章正是用无来统领宗旨的。严遵王弼各领风骚。释德清是明代的佛教大师,提倡儒释道会三归一,注释老子孔子庄子经典,对此章亦阐发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