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知足之足”是什么?消费主义的时代如何真正的满足?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道德经》如何理解“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是什么?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段经文:“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戎马就是战马,当时的马几乎都是战马。郊,一般理解为郊外,但更应该理解为“郊庙”,即祭祀天帝的神庙郊祭是古代天子最重要的祭祀上天的宗教活动。神庙本来是向上天祈福感恩的祥和之地,现在却是战场。

王弼注:“贪欲无厌,不修其内,各求于外,故戎马生于郊也。”罪恶流行的时代,世人贪欲无厌,从不满足,因为不修内心,贪着外境,眼贪五色,耳贪五声,口贪五味,食色穷奢极欲。自己的土地人民不能满足人主的欲望,就发动战争来夺取更多的土地人民,战场血流成河,无数生命灰飞烟灭。这些战争都是不正义的战争,没有正义的战争。

老子的反战思想是极为鲜明的,三十章、三十一章都是反战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三十章)人主应该以道自守自强,不应该以兵来自强,这必然有报应。“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三十一章)战场上血流成河,多少无辜生命殒命,上天已经愤怒了,战胜者不要庆祝胜利,而应该为阵亡者举行葬礼,哀悼死去了灵魂。

人类文明必然走向和平,这才是文明,从野蛮走向和平是人类文明的真正使命。在人类没有实现真正的和平之前,都是无道的世界,是野蛮的世界。有智慧的人应该为人类的野蛮而羞愧,而不应该赞美。凡是赞美战争者都是“乐杀人者”(杀人魔王),“不可得志于天下”,天将绝灭他们。“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没有人能够逃脱天罚。

河上公注:“战伐不止,戎马生于郊境之上,久不还也。”长年征战在外,小马驹在战场出生,说明离家已经很久了。老子的哀婉之情跃然纸上。

第三段经文: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罪莫大于可欲。河上公注:“好淫色也。”君王最大的欲望就是色欲,古代帝王大都三十几岁就死了,也有二十几岁的,几乎都是栽倒在淫欲无度之上。老子把色欲等贪欲作为最大的罪恶,贬斥严厉

祸莫大于不知足。河上公注:“富贵不能自禁止也。”这是对财富地位的无限贪欲。前文提出知足的思想,此处再次宣说“不知足”是人心的病根。不知足是人生之祸,不是人生之福。

咎莫大于欲得。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又说“得与亡孰病?”(四十四章)。世人以为得到就是幸福,不知道得到就是不幸福。得到与失去那个对人生有价值呢?失去对人生最有价值,经得住失去的考验,安之若素,那就是真正的成功者。

老子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修行最重要的功课欲得,是得的欲望不止,得了还想更多,贪得无厌,无休无止,这是最可怕的。咎是古代算卦的断辞,表示不吉利。《易经》经常用“无咎”说明有惊无险,但已经提出了警告,不听警告当然就是凶象了。

以上三句经文是世人贪欲的谴责,天下无道是世人的无限贪欲造成的,人主贪欲必定给社会带来灾难,战争的根源是贪欲,要消除战争只有修道。“清静为天下正”(四十五章),修道才能获得内心的清净,能够遏制任何强烈的贪欲。经文争议:王弼本没有“罪莫大于可欲”一句,河上公本和帛书本都有这句,应该补上,义理更为完整。

第四段经文: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此句经文才是此章的道眼。河上公注:“守真根也。”世人追求满足感,以为外在的东西才能让自己满足,其实真正的满足感是自己的真心。前面讲“知足者富”(三十三章)“知足不辱”(四十四章),此处讲“知足之足”,显然是知足思想的进一步提升。什么是知足之足呢?有知足心的修道士才具有满足感,世人的满足感是假的。

世人都想满足自己的欲望,但欲望是不可能满足的,只有具有知足心的修道士才有满足感,因为修道士“欲无欲”,把无欲当做人生的目标。世人把无欲当做大苦,修道士把无欲当做最大的成就,当做人生最满足的境界。没有知足心就没满足的时刻,当欲望产生的时候,九匹马也拉不回来,欲望不满足不罢休。

培养知足的心,认识知足的心极为重要。修心六要义其中就有“知足者富”(三十三章),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知足者。知足者有知足的心,这颗知足的心是需要长期培养的。没有知足的心,即使知足也是暂时的,酒足饭饱,好像是知足了,实际上没有知足。知足的心让修行人时刻处于满足之中,即使只有“一墰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称赞颜回不仅好学第一,而且是知足第一。欲望能够把世人紧紧控制住,但在知足之足的心面前却是失败者。最强烈的诱饵在知足之足的修道士面前如同粪土,修道士抛弃身上的一部分也如同“委土”,丢弃一块泥土一样毫不在意,这样的人才获得老子的“知足之足”的最高阶位。只有获得知足之足的最高阶位,才是真正的修道士,真正的大雄,因为他战胜了自己的欲望。

常足矣。河上公注:“无欲心也”,圣人“欲不欲”,因此永远处于满足之中。世人即使知足也是暂时的,不是“常足”,因为过一会儿欲望又起来了,人生就是如此。只有知足之足,内心时刻有知足的心,这样的人生任何时候都处于满足之中,这就是“常足矣”。老子知足之足的教理非常深刻,与佛教的教理不谋而合。培养知足之足的常足心是人生的必修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