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如何理解?道有动和静吗?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如何理解?什么是“物”? )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段经文: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王弼注:“寂寥,无形体也。无物之匹,故曰独立”。
河上公注:“寂者,无音声。寥者,空无形。独立者,无双匹。不改者,化有常”。
寂是形容没有声音,耳朵听不见。寥就是空虚无形。寂寥后来成为灵魂的孤独感和环境的无声空旷。独立就是唯一的存在者,没有可以双匹,即没有第二,合起来就是唯一的唯一。
不改,道虽然无处不在,周行不殆,但不会失去真常。一个人在全世界旅游,回家还是他本人,不会因为周游世界而变为另外一个人。
经文:周行而不殆。
道不是停留在某一个地方,也不会停留在它的宫殿里,而是无处不在。河上公注:“道通行天下,无所不入。”人不可能穿墙而过,但道可以穿墙而过。不殆,不尽也。殆,结束,消失。道不会结束,道本不生灭。
《心经》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道体如虚空,虚空怎么生灭?理解虚空是理解道的最关键的一步,但老子此章还是要告诉世人,虚空只是道的近似描述,人必须激活自己的深意识和深思维,道就在前面招手。这样,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理解就不断深化了。
老子后文说“无有入无间”,道能够穿透一切时空物体,因为是无有。周行而不殆正是因为是无有。庄子写庖丁解牛,刀刃是“无厚入有间”,道比刀刃更进一步。这都是意识表述,用一近似概念去引导,好像伸出一根手指,目的是指示月亮,而不是指示手指。
此句经文更强调道的内动性。前面几乎都强调静,此章强调道的动。道的动是内动性,静是本位性,所以要认识道,必须从静和动二态来实现。道的静和动不是视觉意义上的,而是本体上的。视觉意义上的静和动是由道的本体上的静和动引发的。本体上的静和动是玄同的,不是对立的。
世人担心修行守静笃会否导致宇宙死气沉沉,老子告诉不必担忧。一颗芥子再微小,一遇到水就会发芽,生长出一颗植物。道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独立而不改是静,周行而不殆是动。本章的主旨是宣说道的动(本体意义上的,不是视觉上的),与前面多章宣说的道的静对应。
经文:可以为天地母。
王弼本作“天下母”,帛书本作“天地母”,帛书义胜。上章宣说“道、天、地、人”,此章也是宣说“道、天、地、人”,结合下文的四大理论,天地母为正文。天下是一个词,天地是天和地二者,后者才是崇拜对象。天地母是天和地的母亲,与前一句“先天地生”呼应。
此句经文是先天地生的再次申说,以母为喻。道在天地先,在天帝先,不是谁的儿子,所以天地是道的儿子。此句经文确立道与天地(前面确定道与天帝)的第一因关系。
父母是华人崇拜的对象,天地是华人崇拜的对象,天帝更是华人崇拜的对象。老子此处指出,崇拜的对象还要加上一位,就是道。而且道是第一位的崇拜对象。
《易经》出现了“神道”的描述,使华人的信仰文化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