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搬运工”变身即将上市的“印钞机”,农夫山泉都做了些什么?
记得在2008年,我到河南洛阳下面的一个县城出差,走到一个小店递给5元钱,说给我来2瓶农夫山泉,店老板走到后面的小仓库里取了两瓶给我,找零2.5元,我说怎么找零两块五(本意应该是1.5元/瓶,多找了五毛)。
店老板急着说,这个水进价高,也没赚你什么钱,我们都藏着卖不乐意推,除非类似于你这样的顾客主动点名要。
的确,当时很多终端店老板对于农夫山泉零售1.5元是不自信的。中国的水盲比文盲还要多,如果对水不了解,消费者是不愿意支付更多钱去买相同容量的瓶装水的。
再加上农夫山泉由于水源地建厂生产导致价格体系比市面上其他水的都高,摆在农夫面前的只有三条路:
一是准备高额费用进行长期的中国消费者水知识灌输教育;
二是和行业一起做纯净水,随波逐流,吃人口红利也可以发展;
三是市场份额慢慢枯萎,被其他瓶装水蚕食。只要方向是对的,就不怕路遥远。
农夫山泉选择了第一条路,一走就是十几年,还在继续。
前几天,刘春雄老师在其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什么叫BC一体化,涉及到三个步骤:
第一步,借助B端进入C端。 第二步,把C端打爆,形成势能。什么叫打爆呢?就是要有密度,一个县城里面有五十万人,要有一二十万的粉丝进来关注。 第三步,借助势能倒逼B端,让那些根本不理我们的、特别难进的B端,主动找我们合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