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经验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黄广友 韩学亮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现党自身的角色调整和工作重心的转换过程中,特别注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和实现党对全国的执政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西柏坡时期中国革命到了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重要关头,党的政治建设十分重视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中央权威,确保革命形势的顺利发展。为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从1948年1月到1949年3月,党中央先后发出《关于建立报告制度》《将全国一切可能和必须统一的权力统一于中央》《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应向中央报告的事项》《执行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关于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一系列指示要求,强调革命形势要求“将全国一切可能和必须统一的权力统一于中央”。这些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当时有些地方存在的“报喜不报忧,瞒上不瞒下,封锁消息”和“无纪律和无政府状态”的现象,确保了党中央对革命的全面领导。西柏坡时期,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为实现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和顺利实现党的角色转换,推动中国共产党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个新世界”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更好推动党领导的革命事业蓬勃发展。
西柏坡时期,为使全体党员干部迅速适应革命新形势和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国共产党着力加强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1948年9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指出:“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落实这一指示要求,全党集中开展了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文化基础、工作业务和军事教育,开展了整党整风以及新式整军等运动,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这些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党员干部对革命新形势、新任务的政治判断力,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所要求的新角色、新本领的政治领悟力。围绕如何当好执政党这一新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特别告诫全党不要居功自傲、贪图享乐,毛泽东向全党同志郑重提出“两个务必”的政治要求,并提出要给人民一个合格答卷的“赶考”政治承诺。历史证明,党员的政治能力是完成党所肩负的各项使命的根本保证,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只有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增强对历史规律的认识程度和运用水平,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历史交汇期担负起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西柏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关键时期,我们党特别重视夯实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基础,坚定政治信仰。这一时期,党中央着力开展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明确规定干部要学习《社会发展史》《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等十二本马列主义著作;中央还要求全党学习贯彻落实七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努力提高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理论水平与思想觉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建设一个政治上组织上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奠定思想基础,为党夺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向全国执政党过渡提供了有力政治保障。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特别重视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的党建原则,对一些地方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存在的思想不纯、作风不纯和成分不纯的问题,通过“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开展整党工作,以多种形式克服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牢固树立无产阶级理想信念;清除官僚主义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些活动使基层党组织的政治觉悟、思想面貌和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进,也大大提高了执政骨干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历史证明,重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基础,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与事业发展富有生命力和战斗力的重要经验。
总结和学习西柏坡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经验,对于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动员全党满怀信心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