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青蛙一样爱思考

像青蛙一样爱思考

——读《我的人生哲学》批注体会

真正独立思考的人,都喜欢哲学。王蒙先生在书中,这样写到:“生命的意义在于一种人生的化境,而进入“化境”,也就进入了一种人生的自由王国。”

化境不是一蹴而就的,然而树立这样的境界目标与没有这样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化境是一种主动状态,是一个自由王国,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大气,一种正道,一种品质。

进入化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读书与实践相融合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地反身自问,探索寻觅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琢磨的过程。换个方式说,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谈到思考,我立刻想起了上学期和孩子们一起读的一本绘本——《爱思考的青蛙》。

封面是只小青蛙,穿着蓝色的背心,坐在一张大荷叶上,托着腮帮子,“在想事情”。封底同样是这只青蛙,这次他仰面躺在荷叶上,双手垫在后脑勺下,大大的肚皮露了出来,“还在想事情”。

这只青蛙会爬上小草的茎干,荡来荡去,想象小草的感觉。还会和小草一起想,在树叉上想,在树枝上想,在树叶上想……有一天,有只小老鼠走过来了,问:“你在想什么呢?” 然后小老鼠加入了青蛙的想象世界。他们观察了蝴蝶的脸,蜻蜓的脸,蝉的脸,蜜蜂的脸,蜗牛的脸,然后来到了那个终极命题:“蚯蚓有没有脸?”他们等待着蚯蚓一点点从土里钻出来,一边想象:有脸吗?在哪里?最后发现没有找到蚯蚓的脸,他们又开始了一大串的问题,嗯?没有脸,就没有耳朵,没有嘴巴,没有鼻子,那他们什么都听不见吗?什么都看不到吗?什么都闻不到吗?怎么吃饭?会生气吗?会笑吗?会哭吗?会不高兴吗?……

如果篇幅允许,小青蛙思考的问题写下来,大概可以绕地球300圈。

台湾大学有口钟叫“傅钟”,傅钟每天响21下,这源自台大老校长傅斯年的名言:“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的3小时是用来深思的。”傅老的话道出来思考的重要性。

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从事的工作,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现象,最为复杂的对象。

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会思考呢?

如果要让我们教师的思考要有广度、有深度,单纯靠记忆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借助一些载体,而最有效的载体应该就是撰写教育随笔了。只要拿起笔,可以随心所欲地写,在写作的过程中会发现伴随它的还有实践、阅读与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三十年如一日,坚持撰写教育随笔,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教育遗产和精神财富。李镇西,窦桂梅这些当代的名师,每个人的成长的历程可能不同,单撰写教育随笔却是它们共同的默契。魏智渊老师,每天要完成海拔5000的随笔,我们的周校长,也坚持每周要给老师们写一封信。

由思考产生写作的欲望,而写作中的再思考又会激起实践的热情。如此反复,螺旋上升,教育教学水平便会不断提升,思想也就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升华。那时,我们可能就不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我们还是一位教育家。

学而思,思而学。学中思,思中学。

祝我们都能像青蛙一样爱思考,遇到更美好的教育和美好的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