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因何会手脚冰凉?|热量|体质
来源: 科学世界
许多人会被寒症所困扰。寒症的表现多种多样,不仅有手指和脚趾尖等肢体末端寒症,还有“上热下寒症”“隐藏寒症”等各种症状。为何会出现这些症状呢?另外,女性多发寒症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寒症患者成为治疗对象?
即使在相同的气温下,不同的人对寒冷的感觉程度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冬天穿着短袖衫外出,而有的人在温暖的房间或被窝里还会觉得手脚冰凉。如果你患有寒症,会不会只认为自己是畏寒体质而不去医治呢?在此之前,大多人认为身体寒冷是“寒症”的表现,这是由体质决定而无法改变的。然而,有时寒症还会与疼痛相伴而来,甚至是由某些疾病诱发的。随着“防患于未然”的预防医学的发展,寒症逐渐成为了医学关注的对象。进行寒症治疗和研究的医生们大都认为,寒症就是“身体某一部分(手脚、下半身)或全身发冷而感到痛苦的病症”。这种“冷”不是以体温等数值来判断,而是以自我感觉的症状为基准的。
即使怕热的人有时也会感觉寒冷
寒症的症状多种多样,大多数人的症状是手指和脚趾尖即肢体末端寒冷;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则以下半身整体寒冷症状居多;而更年期的女性容易出现上半身发热、下半身发冷的症状,即所谓的“上热下寒症”;此外,甚至有患者全身都会感觉到寒冷。另外,经常感觉手脚发热,认为自己是怕热体质的人,有时也会出现身体寒冷的情况。但是,这种寒症很难被发现,因而被称作“隐藏寒症”。
身体一半以上的热量是由肌肉产生的
寒症的原因有两种,一是体内不能顺利产生热量,二是产生的热量不能顺利扩散到全身各个部位。如果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产生不了足够的热量,身体自然就会感觉寒冷。另外,肌肉运动也是产生热量不可或缺的要素,因为肌肉运动所产生的热量约占一天产生总热量的60%。一般而言,与男性相比,女性肌肉量约少10%,这是女性群体中寒症多发的原因之一。
与肌肉相比,虽然脂肪中的血管少,基本不产生热量,但是具有保温的功能,因此,脂肪少会导致热量容易散失而感觉寒冷。由此说,不经常运动的偏瘦型女性是怕冷体质,而肌肉、脂肪量多的相扑运动员比较容易怕热。热量的传输是由血液循环来完成的,因此,低血压、动脉硬化等血液循环性障碍是引发寒症的重要原因。女性贫血、低血压现象较多,这也是女性多发寒症的原因之一。此外,如果负责调节血液循环的自主神经出现异常,也会引发寒症。
身体热量主要是由肌肉产生的
体内具备的体温调节机制
健康人的深部体温经常保持在37℃左右,并且不会因为室外气温变化出现大的波动。之所以能保持体温的稳定,自主神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控内脏或分泌腺,达到调节体温的目的。例如,寒冷时,为了保持身体深部热量不会散失,在交感神经的调控下,末梢血管收缩,就会让让手脚变凉,这样就能在寒冷条件下保持适当的体内温度。当回到温暖的地方时,副交感神经会活跃起来,此时血管扩张,使得热量遍布全身。
前面所讲的“隐藏寒症”就是由于即使在寒冷的地方,副交感神经起主导作用时,不断散失热量而导致的。此时,由于对热度敏感的手脚比较暖和,所以难以意识到寒冷。另一方面,一般常见的肢体末端型寒症,是指即使在温暖的地方交感神经也在起主导作用,手脚寒冷无法缓解的症状。此外,“上热下寒症”也是由于自主神经系统紊乱而造成的。
身体具有保持深部体温稳定的机制
疼痛或疲劳与寒冷有关?
寒症看起来是个小毛病,如果置之不理,会出现发生什么情况呢?像关节风湿症这样的疾病会因为身体寒冷而不断恶化。此外,与正常人相比,还有一些症状在寒症患者身上更容易出现,这些症状主要包括疲劳感、乏力感,头痛、腰痛类疼痛,猛地站起来时出现的眩晕等。此外,前面所讲的身体发热、脑部充血等症状也是寒症积累的后果。为了保持整个身体的平衡,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微妙的相互作用。而寒症却给这个平衡带来影响。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寒症看做是疾患的诱因。而且,寒症有时也暗示着其他的病症。例如寒症是糖尿病初期的并发症,患者会感觉到强烈的寒冷。糖尿病在许多情况下不易察觉,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像寒症这样的并发症就成了糖尿病的重要诊断标示。注意增减衣物等自不必说,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温暖身体也是寒症的基本对策。此外,由于在精神压力比较大时,自主神经的平衡很容易被打乱,所以经常泡澡、提醒自己放松身心等也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感觉身体长时间不舒服,最好还是及时去医院就诊。
感觉寒冷暗示其他疾病(产生寒症的基本病症)
生姜对治疗寒症有效吗?
一般认为,生姜可以用来治疗寒症。这是因为,生姜里的辛辣成分—姜辣素和姜烯酚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温暖身体的功效、除了生姜之外,辣椒、大葱、大蒜等食物,对于改善血流、温暖身体也具有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