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到底该如何解释?请看我的分析。
《沁园春·长沙》是高中必读篇目,无论是职业高中还是普通高中,它都是排在第一篇,可见其重要性。但是对于最后一句的解释,却始终存在争议,我觉得教材中的解释存在问题,所以录制了这个视频表达自己的观点。既是和各位同行交流,也是教会学生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下面是我整理的文字稿,方便大家阅读:
亲爱的各位同学,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光临语文冲鸭。我们这节课呢来看一下《沁园春·长沙》最后一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里面呢有两点争议。我们来看看哪种解释更好一些。当然今天不能给大家一个明确答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选择。
争议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它的句式。它到底是设问句,是反问句,还是疑问句?首先认为他是设问句的,是这样分析的。他认为,“曾记否”是一个问句;后面“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一个陈述句,就是答句。有问有答是设问。但是我们发现这个推断很有问题。第一,他改变了原句。原句是完整的一句话,问号是在后面的,而不是在前面的。另外即使前面是问句,但是问句并不完整,怎么能够形成一个自问自答的设问呢?
第二个观点是反问。分析者认为,本句是无疑而问,就是说本句话没有任何疑问,就是一种陈述。当然,这句话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也不能以此判定他是反问。因为反问的除了表示无疑之外,还表示否不定。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那这句话表示否定吗?当然不表示,他表示肯定,因此反问的说法也不对。
那第三个是疑问。为什么判断它是疑问?首先是加了问号,另外还使用了“记否”,这个“否”表示疑问。但是这句话它是诗词,不是散文,不是现代文。我们知道除了“记否”还有“知否”。著名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还有“君不见”,他们都一样,是一种夸语,表示肯定语气。比如“君不见”,意思是“你看那”,“知否”解释为“你可知道,你要知道”,“记否”呢,就理解为你要知道。所以这句话它不是一个疑问句。
这句话的句式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一个陈述句。如果看到问号,我们可以表面地理解为它是疑问句。但绝对不是设问句和反问句。
句式呢我们好进行分析。最难分析的就是第二个争议:它的句意。教材上给的注释是:“游泳激起的浪花阻止了飞奔的大船。”那这种解释到底对不对?符不符合作者原意呢?
我们首先从意思上来进行分析。我们看游泳激起的浪花阻止了大船,可见力量非常大。这句话使用了夸张,但是夸张得过于离谱,变成了说大话,它不符合作者形象。我们再看前文有“百舸争流”,作者对于大船,是鼓励它们奋勇向前的。而这里根据解释,又变成了“遏止飞舟”,这前后是有矛盾的,因此这种解释也是不对的。
我们再从词句上来进行分析。大家知道第一句话: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句话是有倒装的。同样这句话也存在倒装,我们可以理解为:曾记否,到浪遏飞舟之中流击水。这里的“浪遏飞舟”是修饰中流的,描述了游泳的环境,风浪非常的大。那我们再进行分析。“击水”的意思是,和水搏斗并不是和大船搏斗,所以理解为“游泳阻止大船”不符合作者的意思。
最后我们从情感上进行分析。作者写这句话到底想表达什么?是想表达自己力量大,浪花可以足够大船,还是想表达自己的勇气呢?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想表达自己的勇气和魄力,而非表现自己的力量。因此“游泳激起了浪花,阻止了大船”这样的理解是不大恰当的。在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中,有句话叫:“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看一下,风吹浪打和浪遏飞舟一样,都表示游泳的环境风浪很大。风浪大,但是我们不怕,我们有勇气,我们有魄力去搏击如此大的风浪。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你可要记得,在巨大的风浪中,我我们曾到江流中心去英勇搏击。
当然这句话还有另外一种理解。这里的“击水”并非指的是游泳,而指的是划船。这句话就理解为:“在江心水流湍急处,划桨驾船,在巨大的风浪中奋勇前进。我们看无论怎么理解,这里的大船,还有这里的风浪,都是有着象征意义的。如果单单理解为游泳的水浪遏制了大船,它的象征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因此,我个人特别倾向于这种理解。
好的,关于这句话的两个争议,我们今天呢就讲到这里,感谢观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