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王建:宫词始祖为何声名不彰?
王建:白发初为吏,终日忧衣食
为教孙女学唐诗,买来多个版本的《幼儿学唐诗》,突然发现一个现象,这些诗中,王建所占比例很是不少,《园果》《小松》《雨过山村》《别自栽小树》的一堆,至少进入前五名是绰绰有余的。
说实话,王建在唐代诗坛中,比起众多的大佬来说,声名自是差了很多,学文学史时,倒是记得一个“张王乐府”的名词,即张籍和王建;但相比白居易和元稹的“新乐府”,又远不及之。
如果李白和杜甫算一流的话,那王建顶天也只能算是三流诗人,因为中间夹着如王、孟、韩、柳一众人,倒是同他齐名的张籍地位差不多,只是在偶然之间,会读到他的一两首诗。
这只能说,他的诗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形象生动,很适合儿童背诵,所以,以儿童作为普及对象时,他的诗便占有一定的优势了。
中国叫王建的实在是太多了,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前蜀皇帝,高丽王朝的开国皇帝,都叫王建;而今叫王建的更多,这一是两个字的名字重复率较高,再有,当然是声名不是很响亮,如果是李白和杜甫,看当今能有几个重名的?
王建的一生很有些神秘感,他字仲初,颍川人氏,就是现在许昌人,由于正史无传,其他如《唐才子传》等书中,对他的记载也是语焉不详,所以,他的生平便少有人知。
王建大约出生在767年,出身寒微,一生潦倒,他的仕途现在是没人能说得清楚,有资料说他是大历进士,但这个一看就是乱说,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从766年启用,前后14年,满打满算,一个13岁的少年是不可能中进士的。
但他应该是中了进士的,因为,他后来还是当了官,担任昭应县丞、后来还当了渭南尉,也就是渭南公安局长,以及太常寺丞等低级官职,尽管他自称是“白发初为吏”,但唐时这官和吏是有严格区分的,如果没有家庭背景,一般情况下,白衣之身是当不了官的。
后来他出任陕州司马,所以,后世称他为“王司马”,但“司马”一职到唐时已是闲职,是给被罢黜官员的一个虚衔,如柳宗元和刘禹锡一样,更为大家所熟悉的,怕就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那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了。
按此推理,王建的官应该还是做得不小了,至少是同上面几位相当,不然,怕是连这司马一职也轮不到他的,但他是为何遭到罢黜,犯的是何错误,我们现在都不知道了。
我们既不知道他是哪年中的进士,也不知道他后来的仕途经历,但却知道他曾一度从军,而且时间不短,有13年之久,从他46岁方才入仕算,回到长安时的年龄已是不小了,后来在约64岁还曾当过几天的光州刺史,即今河南潢川。
不过,那时的刺史一职已远非汉时刺史可比,唐朝各市县皆可设此职,有大小不等的几百个,几同县令无异,而潢川亦是小邑,算来官职也不高。
中唐后,唐王朝对外战争的规模已是很小了,且基本上是以防御为主,初唐时那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雄心早已不在,当年豪气万丈的边塞诗也远离了人们的视线,中唐诗人中,除了一个卢伦写有几首《塞下曲》,能提得上台面的军旅诗歌,是少之又少了。
王建从军时间里,也写有一些边塞诗,如《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行》等等,但皆平平之作。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这是他所作的一首《渡辽水》,描写的是远征高丽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诗中早已没有了初唐边塞诗的豪气,代之而起的是对战争的厌恶,意境苍凉,读来令人心摧骨折、肝肠欲绝。
王建与张籍是好友,并同其一起在乐府诗上享有盛名,所以才有“张王乐府”一说,但张籍是韩愈的大弟子,王建同韩愈只是有交往,却并未见韩愈对其有提携之举。
王建的诗并不以边塞见长,他的长项是宫词,也就是描写皇帝深宫中女性的生活和情感,他写有《宫词》百首,广泛描写唐代宫廷生活,是其代表作。
《宫词》其实是个常见的题材,白居易、元稹、韩偓、罗隐及杜牧等等多有描写,“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这类的诗句亦是脍炙人口,反映的是宫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孤寂和幽怨。
但王建所写的《宫词》与上述这些诗人们不同,他不仅仅写宫人的怨恨情绪,他并不是一味的写宫人的幽怨,而是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全方位的展现宫女的生活情景,里面有一些还是描写宫人欢娱的场景。
“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上面这首是写宫女惜花恨风,因残红而感到惆怅,颇有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觉,是一种借物寓情的的表现手法,而一句“五更风”更是加深了宫人们对自身薄命的伤感。
花开一季,人老一年,桃花因“贪结子”,凋谢沟壑,得其所,自是无憾,反引人羡慕,而将此怨“五更风”就是一个“错”了,作者是以桃花有结子之自由,来反衬宫人的不自由,表现手法便另辟蹊径,与众不同了。
王建作为一名下层官员,按理说,对宫中的生活应该是很陌生的,据说他是同一名宦官王守澄相厚,从那人口中得知了很多宫中的故事,遂将其写入诗歌。
一写便是百首,这王建看来对《宫词》是情有独钟,而且也很擅长,他往往运用比兴的手法,且多用重叠修辞,所以读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很有韵律感。
这些对原本讳莫如深的宫人生活进行的白描,非但为当时人民所欢迎,而且还影响到后世,使后世读者得以略窥宫廷之梗概,故而欧阳修在他的《六一诗话》曾指出它的内容是,“多言唐宫禁中事,皆史传小说所不载者”。
不仅如此,他还是宫词之祖,此宫词非彼《宫词》,乃是诗词之“词”,这是缘自于他的一首烩灸人口的《调笑令》。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这是一首词,算来以词这一载体来描写宫人的,王建定是第一人,而且这首词的意象很精当,以团扇加美人,将宫人的一腔愁绪点染得是恰到好处,亦暗示其难言的隐衷和痛苦。。
王建是大约831年出任光州刺史的,时年64岁,在此期间曾往见贾岛并赠诗,但后来便如人间蒸发,遗迹全无了,是病逝还是隐居,无人知道,后人于是将这一时间作为王建人生的定格。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这是他写的《雨过山村》,修竹、清溪、村路、板桥,这是静,而一声鸡鸣,仿佛将这一切唤醒,这就是动,这两句,将一个宁静又美丽的偏僻山村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境很相似,动静相宜,美感十足。
然而,农事繁忙,鸡一鸣叫便相约“浴蚕去”,这妇姑相唤,又透出了乡村的和谐,在一派静谧中,通过栀子花的一个“闲”字,将山村的神韵,不着痕迹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整个画面,清淡闲适,故而前人评价此诗是“心思之巧,词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整个诗就是一幅《山乡雨过初晨图》的水墨风情画。
王建的诗集为《王司马集》,存诗约400余首,所写诗歌对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都有所反映,生活气息浓厚,这是同他久居下层,有很多同普通民众交集的经历分不开的,但要将其硬性的归于《乐府诗》,怕也很勉强。
因为,虽然他的体裁多为七言歌行,但大多数的篇幅都较为短促,看似更像是一首首不是太合平仄的律诗,而且即使是归于“乐府诗”,他亦是有自己的特色。
如果说李白和杜甫是浓墨重彩的画坛大家,那王建则是素描速写的绝对高手,其语言质朴无华,通俗流畅、凝炼精警,寥寥几笔,便神形俱备,意韵全出。
他的诗,题材极广,上到宫廷禁苑,下至市井乡村,都是他的写作对象,不管是目及所至还是隔空想象,皆可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在王建的诗歌中,这首《新嫁娘词》是最为人所熟悉的,它几乎就是口语,平直如话,却将一个新媳妇初见公婆时心中的忐忑,描绘得是活灵活现,也反映出新嫁娘的巧思慧心。
这种看似很平常的生活场景,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是心有灵犀的,而将这场景提炼为一个道理,以质朴的语句说出,且能给人以启示,这就是真功夫,故而清代名士沈德潜评论此诗为,“诗到真处,一字不可易。”
王建诗歌中的佳作多多,但他在唐代诗人群像中的地位却并不显著,就我来看,他应该是一位被低估了的诗人,因为,就他的诗歌普及率来说,是不亚于任何一位唐代二三流诗人的,至少应该同杜牧平起平坐。
造成王建声名不彰的原因,主要是他出仕太晚,他大部分诗歌都集中在后期,前期或佚失或者没有什么出彩的作品,加上他官运不济,又无风流艳事傍身,题材也并没有反映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所以,后世对他有所忽略,也是意料中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