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保治理的一些理解(2)
现在污染治理,注重的是移位治理,如果说原位治理,假如没有相应的一整套方案,是很难被认可的。因为在原位修复生态中,当是载水移除时,由于搅动底泥,给水质带来新的污染。
而采用生态湿地加了净化移除时,有时就显得更有实用性,治理成本也大为降低,特别是用一些本地土著的植物,易获取、易种植、易成活,成本低,作用效果还更好,当这些植物生长成活后,易形成生态群落,不易受洪水的冲刷而受损。
同样的的,除了通过栽种植物,通过在水体中培育藻类,也是一种极好的降低水质中的总磷、总氮的一个方法。今年我们参与的好几个项目的水质提升,当时就是用鱼康的芽孢原粉氨氮降下来了,但总磷还是高,于是便用上了活藻素,当把水体中的藻类培育起来之后,总磷很快就降到正常的范围值内。这里给大家看一张图片,在冬天里仍然可以把水色调节成夏天的样子。
现在生态湿地修复,经常有的项目花了许多钱,种了许多花花草草,但一场洪水,就把这些所有设施都冲得无影无踪。
生态湿地修复中,种植的水草,选择就很关键,如果要好看,那肯定是要种点带花的植物,但如果要讲究真的起作用,就不得不考虑水草的本地生态属性,首先就是要保证如何能存活,其次才是考虑易得性和成本,当然还有附着性、生长周期、生长速度。
比如水花生(革命草)、水葫芦,这些天然水体就很常见,其吸污能力也非常强,但在环保治理中却很少启用。反而去引进一些好看的花草,却不实用,种植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成活率还低,生长还很缓慢,很难在生态中成为优势种群。
如果没有对生态有充分的认识,那就不能很好的运用生态去改善环境。比如鱼类和森林能相互促进生长,听起来好像是天方夜谈,但大自然就每天真实地在发生着。
在北美洲的西部沿海地区,生活着一种鲑鱼,幼年时从河流进入大海,长大后会逆流而上,回到它们的出生地产卵繁殖。让人感到神奇的是,鲑鱼游过的地方,附近森林的生长速度,是其他地方森林生长速度的三倍,这是为什么呢?
这背后的因素其实就是这背后的一条条食物链,在鲑鱼途经地方,有大量的捕食者会守候在那里,比如熊、水貂、狐狸、鹰等,当熊把鲑鱼从水里捞上来,吃不完的又会被水貂、狐狸、鹰等吃掉,再者还会被森林里的虫子和微生物吃掉,然后把粪便留在森林之中。由于鲑鱼体内富含氮元素,就相当于给森林里的树木施肥,所以鲑鱼途经的地方,森林里的树木生长会更快。
鲑鱼促进了森林里树木的生长,反过来,其实树木也会促进鱼类的生长。比如树木落叶中含有的某种酸类,可以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所以池塘边树木越多,掉的树叶越多,掉入池塘中的虫子越多,池塘中的浮游生物就会越多,能供鱼类食用的饵料也就越多,自然鱼也就越是喜欢到有水草树叶的地方游动,钓鱼人也就越喜欢在这些地方垂钓。生态就这样复杂而关连,只有选择适应生态的植物,才能获得最好的生长。每一种动植物都是经过时间的考验,进化与自然选择的结果,人为的改变只有适应生态的需求,才能发挥最优的效果。
我们在自贡和成都均建有药敏试验室,我们免费为大家做药敏!自贡导航输鱼康鱼药批发零售店,就可以到。成都直接在高德导航上输青羊万达旁的兴城融域小区就可以了。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