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宋江知道最后的结局,他还会招安吗
如果宋江知道最后的结局,他还会招安吗?
如果宋江知道最后的结局,他还会一心一意招安吗?
无论如何宋江都会选择招安这一条道路。
宋江自始至终,他都有一个做官梦,他想当官,他非常的想当官。宋江在自我介绍的时候经常说自己是一个郓城小吏,这句话透露着他的自卑。
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只是他后来报国无门,或者说水平有限,只能在家乡当一个小吏。然而,梁山聚义让他看到了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既然正规途径不行,那就选择其他的途径。
所以宋江将晁盖的聚义亭改成了忠义亭,而且宋江对于梁山好汉在人员结构上也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原本被逼上梁山的那些好汉们的比例逐步下降,越来越多的有官军背景的人,成为了梁山头领,改变了梁山的人员构成。有了这些基本盘的帮助,宋江在推行招安政策的时候,就没有太多的阻力。
为了能够实现招安,宋江组织人马狠狠地打击了朝廷的讨伐军。在活捉了高俅之后,还将他释放回去,一方面充分展示了肌肉,另一方面,没有得罪皇帝眼前的红人,希望这些大官能够在皇帝面前,为自己谋得招安。可以说,宋江为了招安做了充分的准备。
当然,宋江肯定不会不知道当时宋朝朝堂上的情况。以宋江的智慧,他肯定知道,朝廷里那些高官对这支起义军的态度,肯定对他们这些有过做贼经历的人,要使不少绊子,各种陷害加害肯定不会少。
但是宋江不会改变他接受招安的初衷,他接受招安是为了能够报效国家。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忠君爱国,所以他接受招安选择为国效力是必然的,不以朝堂上的大风向为改变的。
他觉得只要自己小心一点,自己一颗忠心,可昭日月,必然能保得自己平安。更何况以水泊梁山这样鱼龙混杂的局面,他都能够处理的游刃有余,来到朝堂之上,面对这些读书人,斯文人,他肯定能够轻松应对。
宋江很明显太过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梁山好汉,虽然鱼龙混杂的各种社会阶层的人都有,但是这些人至少还有一个好的共同点,那就是讲义气。宋江用一起来约束这些人,自然无往而不利。
而朝堂上那些官员们,虽然饱读诗书,但是却没有礼义廉耻,尤其是当时的六贼,做起坏事完全没有心理负担,作恶如吐口水一般,轻轻松松。恪守儒家经典的宋江在面对这样的有文化的无奈时,完全处于被动下风,和这些人精做斗争,宋江还太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