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内伤发热
刘某,男,71岁,于2016年12月23日初诊。
病史:既往有胆囊炎、胆结石病史数年,2个月前突发高热、寒颤、上腹痛、呕吐,入住当地医院肝胆外科,诊断为胆囊炎、胆石症。予保肝、抗炎对症治疗,症状改善。查MRI示胆总管结石(多发)。后转至他院行胆总管取石微创手术及胆囊摘除术。术后出现呕血、便血2次,予以止血对症处理,症状有所改善。患者自1个月前出现恶寒发热,最高至38.5℃,一般多在38℃以下,反复发作,可自行降至正常,口干,胃脘不适,纳差,乏力,汗出,大便正常,小溲色黄频多,舌质光红无苔,有裂纹,脉弦细。四诊合参,诊断为内伤发热。分析此由气阴两伤,邪伏少阳,枢机不和所致,治宜和解,拟予小柴胡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
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太子参18克,杭麦冬15克,北沙参15克,青蒿15克,醋鳖甲12克,芦根20克,车前草12克,枳壳12克,陈皮10克,谷芽25克,甘草10克,5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复诊时患者诉服药2日后未再发热,体温正常,口干缓解,夜尿2~3次,纳食稍改善,夜寐多梦,盗汗,舌红少苔,有裂纹,脉弦细。上方加浮小麦20克、五味子12克敛阴止汗;白芍20克养血柔肝;石斛12克加强滋阴。14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三诊时,诸症平复,未再发热,嘱西洋参10克、石斛10克煎液代茶饮,以资调理。
按:此案病证乃系气阴两伤,邪伏少阳,枢机不剂之象。少阳为半表半里之径,介于二阳之后,三阴之前。寒热相杂,往来寒热,只有少阳会出现这种表现,同时从本案舌脉和溲黄等体征,足可说明病在少阳。因邪在半表半里,故出现恶寒发热,反复发作月余。面色无华、口干、乏力、汗出、舌光红无苔且有裂纹是气阴不足之象,胃脘不适、纳差是邪热灼伤胃阴所致,证属内伤发热范畴。
国医大师徐经世认为内伤发热多由“伏气”所致。“伏邪”学说应溯源于《内经》,至明代以前皆依据《伤寒论》之言,称为“伏气”。明代末年,吴又可在《温疫论》创造性地称之“伏邪”。其后,清·刘吉人《伏邪新书》也说过,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则谓之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伏邪。由此可见,历代医贤对“伏邪”均作了明确的阐述。如从字义来说,“伏”就是隐匿、潜伏;“邪”是指随着气候变异所产生并具有一定毒性的致病因素,这种毒素的内存,一触即发。
本例患者患胆囊炎、胆结石日久,后并发多发性胆总管结石,肝胆湿热,潜伏日久,此即发病之“伏邪”。复因患者年老体虚,又加之手术及术后出血损伤,致邪气内陷,深入阴分,而出现气阴两伤,枢机不利之象。治疗上选择小柴胡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北沙参、杭麦冬、太子参益气养阴;本例阴虚之象较甚,故加青蒿、鳖甲两味,以鳖甲能引诸药直入阴分,且咸寒滋阴,以退虚热,青蒿芳香清热透毒,引邪外出,二药合力,使热邪无藏身之所。芦根、车前草清热利尿,加陈皮、枳壳、谷芽以加强健脾化湿助运之功。药后诸症悉减,趋于痊愈。 (指导老师:国医大师徐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