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特有的美食——汤圆菜

海国空自暖,春山无限清。

冰溪结瘴雨,雪菌到江城。

更待清雷发,先催冰笋生。

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一代文宗苏轼从鄂州转任在岭南度过的第二个新年,苏轼与幼子苏过同游白鹤峰,又游惠州丰湖——湖畔景致清奇,天落寒雨,簌簌冻结成冰屑,更助游览雅兴。在湖畔人家寻些粗茶淡饭,苏东坡但见一碗汤羹之中菜叶圆润,略似当时鄂州的知名的汤圆菜,再品滋味,只觉得嫩滑甜美,口感竟也不汤圆菜,询问起来,村人答复道:“此乃藤菜是也!”

落葵别名蔠葵、蘩露、藤菜、臙脂豆、木耳菜、潺菜、蘩露、豆腐菜、紫葵、胭脂菜、蓠芭菜。

落葵科、落葵属一年生缠绕草本。茎长可达数米,无毛,肉质,绿色或略带紫红色。叶片卵形或近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微心形或圆形,下延成柄,全缘,背面叶脉微凸起;果实球形,直径5-6毫米,红色至深红色或黑色,多汁液,外包宿存小苞片及花被。花期5-9月,果期7-10月。

落葵从播种至开始采收时间很短,加上耐热、耐湿,所以在长江流域和华北地区自4月晚霜过后至8月可陆续播种。华北地区以春播为主,一般在4月中下旬,晚霜已过,地温在15℃左右时即开始播种,进行露地栽培。如用风障阳畦育苗移栽栽培时,可在3月上中旬在阳畦、塑料大棚等设施中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在露地。落葵的春早熟栽培一般在1~2月育苗,2~3月定植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中、小棚中。越冬栽培在10~12月播种,在日光温室中栽培。

然而“落葵”的大名如今却少为人知,反倒是它的另一个别称扬名于鄂州各大菜市场——汤圆菜。落葵的叶子兼具脆滑与鲜嫩,口感和汤圆菜相似,因此汤圆菜这一俗名在鄂州越叫越响亮起来。虽是古已有之的菜品,实则落葵并非我国原生植物,而是汉朝前后由热带亚洲引入我国的,起初作为新优蔬菜栽培,而后逸至菜园之外,终于成了南方的一种可食野草。

落葵除了富含铜、维生素c、钙等营养外(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维c具有保护牙齿健康,预防动脉硬化,清除自由基防癌,保护细胞、解毒,保护肝脏,提高免疫力、应急能力;钙是骨骼发育的基本原料,直接影响身高,调节酶的活性,参与神经、肌肉的活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激素的分泌,调节心律、降低心血管的通透性,控制炎症和水肿,维持酸碱平衡等。是家常菜品之外,)还是民间常见的草药之一,据说有利肠胃亦能降火,抬眼一看,它又像背医箱行吟江湖的大夫,顺着墙根网壁爬,一路悬壶济世。春日结紫珠果时,曾摘了一碗,捏破珠果,滤出紫液用来染素棉纸,倒也淡雅。

李时珍称“落葵叶冷滑如葵”,从味道到口感,都与经典的“葵菜”相似—古时葵菜一度被奉为百菜之主,以叶片嫩滑著称,又可分数种,落葵亦是其中之一(关于葵菜详见《博物》2010年7月号)。至于“落葵”得名由来,则是因这种葵菜“常蔓延于篱落之间”(篱落即指篱笆)。古时此菜又名“承露”,相传它的叶子最能承载露水,常年被甘露滋润,叶片才会生得格外肥嫩。

另外,落葵还有美容功效。唐人孟诜在《食疗本草》之中,还记载了一则用落葵果实制作面膜的方法:把果实内的种子取出蒸熟,在烈日下晒干,去皮后研磨细碎,和以白蜜涂抹在脸上,“令人面鲜华可爱”。今人宣称木耳菜具有美容之效,却与其种子无关:吃进肚里的落葵叶子,确实可使大便通畅,多少具有排毒养颜之效。

除之之外,三国魏晋时期生活在鄂州人还将汤圆菜的种子用来制作胭脂。据历史记载,魏晋之前的植物类食材,大都制为菜羹,因此口感滑嫩的各种葵菜大行其道;而后炒菜等烹饪手段兴起,食葵之风便渐渐不再盛行。唐宋时亦有种植落葵者,却不仅是为了吃叶子,而是喜爱它的果实——落葵的花淡粉色,似小珠微裂,不太起眼,果实却累累悬垂,至深秋时成熟,呈紫黑色。《本草纲目》中记载,将果子“揉取汁,红如燕脂(胭脂),女人饰面、点唇及染布物”,分明是极好的天然染色剂。故而落葵又有了“胡燕脂”、“染绛子”等别名。时至今日,落葵果汁液的提取物,亦被用作天然无害的食品着色剂。只不过若是用这红色汁液来染衣物,经日晒和浣洗,稍久便会逐渐退色。

因为汤圆菜的最佳赏味期只有三十分钟,因此菜市场和超市很少有售卖的,一是因为不容易保存,二是营养容易流失,如果没有很好保鲜措施就会瞬间枯萎,因此在鄂州民间汤圆菜都是锅里的水快烧开时,再从菜园里摘下来洗洗丢进锅里,这个时候起锅才是最美味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