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望重的西部美术教育家 王爱军
自成立以来,涌现出一大批成绩卓著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改革开放初期,石河 子大学美术学科建立后,兵团美术更是突飞猛进后继有人。早已形成一支美术创作大军,兵 团美术队伍里,既有某段时期的引领者,亦有埋头苦干的耕耘者,王爱军先生无疑属于后者。
王爱军教授是一 位朴实低调的忠厚长者,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美术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边境屯垦戍边的艺 术教育和美术创作事业。王爱军先生曾任石河子大学美术系主任,兵团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兵团美术教育研究 会会长。他在石河子大学美术系初创阶段担任主要负责人,建系之初怎样制定教学大纲,如何完善学科建设, 西部以及兵团应用型艺术人材应该如何培养,师资队伍能否胜任教学要求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要他来策划和实施, 王爱军先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把握着美术专业发展的路径。坚持立足兵团,服务新疆,让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绘画 与设计技能和理论,研究培养具有应用实践能力的兵团师资,造就综合性人才。王爱军先生制定出有效务实的 教学岗位规则。这些办学初期形成的教学理念至今影响着石河子大学美术学科的后续发展。 多年来石河子大学美术专业的毕业生,遍布兵团及整个新疆各基层学校,他们成为新疆美术创作的主力 军。尤为令人感慨的是,他们中大多数人乐于在兵团农场脚踏实地安心教学。有许多在校成绩优异的毕业生 成为优秀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这与石河子大学艺术教育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主持教学工作的王爱军 先生更是功不可没。
如果说教书育人有如园丁,那么王爱军先生则在这块园地尽心守候了一生,可以说桃李 满园。如果把教师比喻成蜡烛,那么王爱军先生在教学岗位上始终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他默默奉献的人生历 程令人敬重。 屯垦戍边和民族团结是新疆美术家永恒的创作主题。王爱军先生一面在教育的沃土中耕耘劳作,一面在 自身的艺术创作里勤奋探索。他对兵团美术有着炽热的情感和眷恋,在其创作的许多作品里让观众为之感动。 王爱军先生的艺术创作涉猎广泛,版画、国画、书法、艺术设计等等,称得上是一专几能的多面手。他在版 画和中国画方面业绩显著,成果颇丰。上世纪 60-70 年代,兵团版画独树一帜,出现大批的版画作者,他们 的作品让全国广大观众知晓了兵团人所开创的伟大事业。
在版画艺术的创作队伍里就有王爱军先生的身影。 王爱军先生和他的版画同道们,共同形成了极具浓郁特色的兵团军垦文化,用美术作品讴歌了那个时代的兵 团风貌。 王爱军先生的版画作品《哂枸杞》以新疆少数民族日常劳动为题材,画面中两位维吾尔族妇女晾晒秋果 的身姿和枸杞的火红画面正是那一时期的真实写照。之后,版画作品《土陶》在北京中国美术管展出。此作 获得广大观众及评委的一致赞誉,随即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王爱军先生对艺术的探索从未止步。新世纪的到来给王爱军先生注入新的创作活力。他在版画创作方面 取得丰硕成果之际,开始研究水墨艺术如何表现西部,并且人物山水同时发力。这一阶段,他对兵团经济建 设和新疆自然风光产生浓厚兴趣,《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老城风韵》、《蒸蒸日上》、《冬晨》等作品, 有着作者与人不同的观察角度和别具一格的装饰风格,让观众品出水墨艺术的另一番审美趣味。水墨人物也 是王爱军先生着力刻划的题材《风雪无情》、《巷尾》、《高台民居》、《战冰雪》等作品,则用简练的笔墨, 勾勒出新疆各民族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这些画幅可能极为简单,这些人物也许非常平凡,但正 是在简单和平凡中,王爱军先生发现他们的美,挖掘他们生存状态的现实意义。生活原本就是艺术创作的活 水源头,作者在自己非常熟悉的生活中提取素材,观众与作者在这样随处可见的画面里引起共鸣,这正是王 爱军先生此类作品的高明之处。
王爱军先生曾长期担任石河子大学美术系、兵团教育研究会和兵团美协的领 导,是一位双肩挑的艺术家。但无论工作再忙,他都坚持在美术创作的第一线。他有着大量的艺术设计和书 法方面的作品,由于本集画册局限,大多未能收录于此,有些遗憾。 王爱军先生已经退休,但并未赋闲。他始终没有放下自己对教书育人的情感和艺术创作的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