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故事】议“高考”

忆“高考”

文/同龄人

       标题中的高考二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因为我回忆的高考,既不是1965年以前的高考,也不是1977年以后恢复的高考,而是其中十二年间唯一的、特殊的一次高考,即1973年的高考。

      为什么说1973的高考特殊呢?事情要从1966年说起。那一年暑假前,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嘎然停在。我们中学生停课闹革命,继而大串联,然后回到学校搞斗、批、改,最后是一个字:走。1968年暑期,高、初中1966、67、68年三届毕业生同时离开学校,统称“老三届”。农业户口的学生各回各家,时称回乡知识青年;城镇非农业户口的学生,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分期分批上山下乡,时称下放知识青年。我们公社有从上海、蚌埠下放来的学生,也有本县、本公社非农业户口的学生下放的,全公社下放知识青年約有五、六十名。下放知青和回乡知青一道,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话说到了1970年秋天,从广播里传来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毛主席的“七·二一”指示,唤醒了“老三届”学生的大学梦。至于怎样招生?仍然是个谜。后来听说谁上了复旦大学,谁上了华东师大,还有谁谁上了合工大、安师大、安农、蚌医等大学,都是悄无声息走的,普通老百姓是不知道的。听人说,1971和1972年两次高校招生,都是1:1推荐的,不进行考试。

       一个公社给几个名额,还不够县和公社干部开后门走的,哪里还有平民百姓子女的什么事。结果是猫咬猪尿泡,瞎欢喜!

车到山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眼看着上大学没有希望了,却突然出现了转机。1973年6月里的一天早晨,我从广播里收听到公社的一则通知:“老三届”的学生注意了,某月某日8时前到公社中学,参加高考前的预选考试,来时带上大队介绍信。我立即去找大队赵书记,赵书记去公社开会了。快到晌午的时候,我到庄头路边树荫下等着他。见到赵书记以后,我把听到公社的通知想去参加考试的愿望向他说了,赵书记爽快地答应了,叫大队王会计给我写了介绍信,盖上大队公章。届时,我手持大队介绍信到公社中学参加预选考试。考试时间是一个上午,两张试卷,一张数理化综合试卷,一张语文试卷。我记得作文的题目是:难忘的一课。

       那天参加预选考试的回乡和下放知青約有200人,要从中选拔推荐27人上县里参加高考。听说我的作文成绩居第二名(第一名是蚌埠下放的女知青),被选拔在27人之列。然后是考生照相(一寸半身黑白照片4张)、填表(我的第一志愿报安徽农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第二、第三志愿填报两个中专学校),经过公社革命委员会签字、盖章后,统一上报县招生办公室。县招办给每位考生发了一个“灵璧县大学、中专统一招生文化知识考查证”。这时才知道,全县招生名额大学81人,中专90多人(确切数字我记不清了)。县里分配给我们公社的名额:大学4人,中专5人,合计9人。公社按1:3推荐27人,上县里参加全国统一时间、全省统一试卷的高考。

       1973年7月6日下午,公社党委委员、妇联会杨主任带领27名考生,乘公共汽车上县里参加高考。考场设在灵璧中学,考生在学校食堂就餐。男生住在学校大礼堂里,大礼堂里一片平地。我们又上街每人买了一条草席、一把蒲扇。夜里把草席铺在地上,席地而卧。蒲扇既能扇风又能驱蚊,还能当铺垫,人坐在上面。考试时间三天。7月7日上午考数学,下午考语文,8日上午考理化。8日下午和9日,进行体格检查和面试。每位考生先参加体检后参加面试,按照“考查证”号的顺序依次进行,流水作业。我记得命题作文题目有两个:一个是“重要的一课”;一个是“人民对我的期望”。我想选写第一个题目的考生会比较多,我就选写第二个题目。把我在公社畜牧兽医站工作中的深刻体会、感人事例跃然纸上,我个人的愿望是上大学深造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就是人民对我的期望!面试时,老师问我: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我都一一作了回答。

       考试结束后,仍然是杨主任带着我们集体乘车回到公社。然后,公社教育革命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每位考生进行政治审查(审查三代直系亲属以及主要社会关系是否有政治历史问题)和干部群众座谈意见(考生本人的政治思想觉悟以及在生产队劳动和工作单位的表现),建立考生档案。一名小学校长和一位老师,两人负责对我的政审、座谈和建档工作。

        我们公社有6名考生高中毕业证日期是1971年7月21日,截止1973年6月30日,连续劳动锻炼时间不足两年,因而未予录取。我的劳动锻炼时间是5年,畜牧兽医工作实践近3年,被安徽农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录取。终于如愿以偿圆了我的大学梦,成为当年全国录取的15.3万名工农兵学员中的一员。

       后来说,1973年的高考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加以批判。此后三年高校招生取消考试。1977年11月,正式恢复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积聚十几年的莘莘学子有了自愿报考的机会、公平竞争的平台。一时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犹如黄河壶口瀑布,高考场面蔚为壮观!

作者:  马香俊;灵璧县科学技术协会退休干部;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资深作家。

(0)

相关推荐

  • 早年中考、高考记忆

    〓第 1572 期 〓 作者|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中考,至今已有四十四个年头了,历届莘莘学子们也已经考过了四十四次了.加上今年的高考中考,就已经四十五个寒暑了. 往事如烟,不堪 ...

  • 我的两次高考

    我的两次高考 今年是恢复高考制度44周年,高考对于经历过的人来说,都会留下深深的印象,对我而言,更是难忘. 1974年我初中毕业回村务农.我是农业户口,只能回家种地.身份如我者,属于读了几年书回家的人 ...

  • (高考)提前单招是什么意思?

    单招即单招招生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 必须于高考前完成录取.按教育部规定,考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 若被正式录取,无需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未被录取的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单独 ...

  • 高考,单招是什么意思,对口单招又是什么意思?详细点。

    单招指高校自主命题招生,普通高中生都可以报考,但考上该校后就不能参加高考.单独招生报考考生须为已报名参加高考的普通高中或中职考生,单独招生考试时间安排在普通高考之前.考生如被录取,则无需再参加高考,未 ...

  • 热议高考作文开启一段形而上的精神旅途

    □然玉 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6月7日正式拉开帷幕,今年全国高考报名107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对很多省份来说,今年还是新高考落地实施第一年.随着高考首场语文科目考试的结束,各考卷作文题陆续出 ...

  • 一家三代人的高考故事看高考变革时代变迁

    说起中国高考 中国的高考变革 必然伴随着无数家庭的兴衰演变 解放后 于1952年开启高考模式 在一穷二白的国内形势下 共和国开始了艰难的高考长征 这次长征 在1966年4月戛然而止 十年浩劫 一种新的 ...

  • 【班级故事】高考成绩揭晓后的碎碎念

    班级故事 以终为始 写在前面 今天高考成绩揭晓,从凌晨至今了无睡意,我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就这样瞅着手机一遍一遍又一遍-- 尘埃落定,你的心静吗? 为什么高考成绩多在凌晨查分?为了网络顺畅,也为了看 ...

  • 【班级故事】高考志愿报考的几句碎碎念

    高考成绩揭晓后,我的手机基本没有停歇过--电话一个一个接一个,微信里.QQ上不断有消息.可是心情是好的,因为这是家长们和学生们纷纷和我聊高考报考的事儿. 在这里,我想把我自己的思路联合大家询问的内容梳 ...

  • 【教育有故事】高考那些事儿(六)

    【教育有故事】高考那些事儿(六)

  • 【教育有故事】高考那些事儿(五)

    【教育有故事】高考那些事儿(五)

  • 【教育有故事】高考那些事儿(四)

    ·转  专 业  · 学法学的儿子大一考试结束了,虽门门功课优秀,可他一心要转专业,想学临床医学,他了解学校调专业的相关规定后,便给父亲打电话. "爸!近段时间我反复考虑,我还是想调专业!  ...

  • 【教育有故事】高考那些事儿(三)

    会     餐   高考结束的第一天,正好是端午节. 下午四点多,巧妈给儿子大海打电话:"儿子,你考完试了,思想也放松了,今儿正赶上过节,晚上我们全家吃个团圆饭吧?" " ...

  • 【教育有故事】高考那些事儿(二)

    候     考 李妈.张妈和大姐在校门口候考. 李妈问张妈:"孩子是应届吧?" 张妈说:"孩子大学毕业都好多年啦!" 李妈:"哪你来候谁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