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剃头匠
乡村记忆——剃头匠
文/游传化
乡下集镇逢集的日子,三五个老年人围在背街蔽巷极不起眼的理发摊旁,或蹲或坐,一边抽着旱烟一边拉着家常,他们都是在等待理发的老顾客,那样悠闲,让人仿佛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如今集镇上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理发摊,已经成了农村老年人赶集聚友、聊天怀旧的好地方。我不禁对传统剃头匠产生了兴趣,于是近日带着好奇走访了镇上八十二岁的理发师张勤义老师傅。
张师傅介绍,十三岁开始他便拜师学艺。理发师是个新名词,过去都叫剃头匠,江湖上称为“扫青苗”。因是为人体服务(伺候人),旧时被列为“下九流”行业,但行内和民间却认为剃头匠是天下三百六十行中头等行业,因为他们连皇帝的头都能摸,天下还能找到第二个敢摸皇帝脑袋的行业吗?民间流传着内容形象而滑稽的民谣,诸如“上摸君 下摸臣,能摸武官能摸文。文武百官都敢摸,别说百姓和平民”,“皇帝地位高,照样敢动刀”,“无论国公和将相,把头一低不敢犟”,“不是臣,不是官,剃头担上旗杆栓。文坐东,武坐西,皇帝见我把头低;桥下有水桥下空,一盆红炉在当中,诸侯见我都施礼,太上见我打一躬”等。
剃头匠的工具看起来简单,全部设备就是一副“剃头担”或“剃头挑子”。那担子一头是带有小斗的高梁木杆,下为火炉,中为水罐,上有脸盆和镜子;另一头是一张带有小抽屉的坐凳,小抽屉是简易工具箱,主要工具有剃头刀、荡刀布、剪子、梳子、磨石等。张师傅说,剃头是从清代开始的,因此剃头所用的刀子叫“清子”,当然也有“清理”的意思,剪子叫“红口”(剪口送红运之意),荡刀布被称为“圣旨”(据说清帝入关以后为了便于对汉人的统治,颁布强令汉人剃发留辫的法令,剃头铺立着旗杆就象征皇上的圣旨)。当时就流传“天大地大,没有剃头匠大。挑子一放,旗杆升上”的民谣。因为剃头挑子一头挑着剃头工具,谓之“凉”;另一头挑着用来烧水洗头的小火炉,就是“热”,民间就形容一厢情愿自献殷勤的人为“剃头挑子一头热”。
过去,剃头匠的经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街上开店剃头,称为“座铺”,另一种是挑着挑子,走村串户上门服务,称为“溜乡”。
挑着挑子“溜乡”的,每到一处安下挑子,先吆喝几声,接着在盆里兑好热水,然后给来客围上围布,就开始剃头了。
剃头有一套讲究的程序。第一步是洗头,剃头匠请顾客低头面对一盆温水,撩起温水浇湿顾客头发,再抹上皂粉,然后开始抓挠头皮。抓挠时,剃头匠时而单手慢挠,时而双手快搓,轻重缓慢尽随人意,然后用毛巾擦干。第二步是剃头,剃头匠取出剃头刀,一手扯紧挂在座椅背上的荡刀布,一手拿着剃刀在上面来来回回荡磨几下,接着就开始剃头了。左手轻轻按头,右手拿刀轻轻下刮,随着“嗤嗤嗤嗤”声响,一刀一刀的头发就如杂草一般直往下落。剃头匠一边和等待的顾客聊天,一边娴熟自如运刀,不知不觉的功夫,一个光头就被剃出来了。第三步是光脸,光脸一般是剃头匠的拿手绝活。他们先用热毛巾敷在顾客面上,让毛孔张开,再用小刷蘸上肥皂沫细细涂抹在顾客胡须上,右手悬腕执刀,拇指紧贴刀面,食指、中指勾住刀柄,无名指、小指顶住刀把。再将剃头刀在荡刀布上轻荡几下,左手绷紧顾客脸皮,刮刀所到之处,须毛纷纷落下,连眼皮、耳背上的绒毛也都要面面俱到。接下来一步就是掏耳,这可是个细致活。剃头匠从包里掏出工具,让顾客耳朵朝上对着亮处。左手轻捏顾客耳廓,双眼专注地盯着耳洞,小心翼翼用挖勺将耳垢挖松,再用绞刀轻轻搅动,然后用镊子将耳垢夹出,再用鹅尾绒掸去细末。顾客掏耳后那种舒坦的享受自然妙不可言。最后再修修鼻毛、按摩一下腰和肩。张师傅说这就是过去传统剃头的全部过程。
张师傅接着说,过去我们这里的剃头匠最喜欢剃三种"彩头",一是婴儿的“满月头”,二是娇贵独苗孩子的“鸭尾头”(大都选择在孩子的六岁、九岁、十二岁剃掉胎发),三是为死人剃的“归阴头”。这三种头一般都不会讲价钱,都有喜钱和烟酒作谢,喜钱更是平时剃头价格的好几倍,故称为“剃喜头”。
张师傅沉浸在昔日时光的回忆中,思绪继续在逝去岁月里游走。
改革开放前,在农村生产队剃头就比较简单,那时一般不用社员掏钱,都是生产队里给些粮食作为报酬,一个月剃一次,一个队一个队轮流着剃。冬天就住在生产队的牛屋里,因为那里比较暖和,用公家的柴禾烧热水也比较方便。夏天就找片阴凉的大树底下,大伙围坐在树下有说有笑,一边天南地北地闲扯,一边等候剃头,有人一时来了兴致还会清唱一段大鼓和扬琴呢。那时剃头不讲究时尚和美观,也不讲究发型,只讲究头发长短。年龄大的图省事都是剃光头,年轻人剃三七分头,小孩们一律剃平头,很少给女人剃头。就这样一个生产队一剃就是好几天,社员一家家轮流管饭,直到没人剃为止。
谈到剃头匠收徒学艺的规矩,张师傅说,剃头匠收徒学艺和其他手艺人差不多,先要摆供烧香祭拜祖师爷——罗隐,据说罗隐是剃头匠、喇叭匠和扎纸匠的开山鼻祖。传说七月十三是罗隐降生的日子,过去剃头匠每逢农历七月十三都要歇业一天,同行集会纪念罗隐,做“罗祖会”,焚香化纸,祈求行业兴旺,平安发财。拜师仪式要请同行和地方有些名望的人作证,然后方可进门。
学徒先从杂活做起,挑水、扫地、做饭、洗头……真正学艺时,徒弟要先在冬瓜上练功夫,然后跟师傅和师兄们三分学七分悟。别以为剃头的手艺简单,要想学会推、剪、梳、剃、刮、修、掏、捏、捶、按等十八般武艺以及合臼、合关节、推拿按摩等技巧,没有几年的功夫是不行的。所以剃头也讲究“三年满四年圆”的行规,一般剃头匠出师前都要帮师傅多干一年的活,算是谢师报恩。
就在我将要结束采访时,张师傅神秘一笑,向我透露两个旧时的业内行规:
因为剃头匠和吹喇叭的是同师同祖,无论是红白喜事,吹喇叭的路过剃头铺门前,都要远远地停止吹奏,直到过了剃头铺门口才可继续吹行。假如偶尔遇到不懂规矩的“凉”艺人,剃头匠会从屋里端出一盆放有毛巾的水向路中间猛然泼去,这时吹喇叭的人见状都会乖乖地认错,马上登门赔礼,请求原谅。行内认为水盆里的毛巾就是水龙,水龙挡道一定是犯了欺师灭祖的行规。
还有一条,过去剃头匠到了一个陌生地方落担剃头,一定要先登门拜访当地的剃头匠,行话叫盘道。先问:师兄从哪里来?对方答道:乌龙山上刚下来。接着又问:乌龙山上有何景?答道:七面小景两面干,(意思是人五官七窍,两眼两鼻孔和嘴可以出水,双耳不能出水,是干的)。这样的回答就证明来者是有师有祖的自家人,所以要客气还礼道:乌龙驱散白云开,一朵鲜花空中来。今日欣逢师长面,一碗香茶敬相陪。就这样客套一番,方可开张剃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和时尚的追求不断提升,传统剃头铺早已被装饰豪华的“时尚发廊”和形形色色的“美容美发厅”所替代。现在零落在集镇街头的剃头摊不久将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本文作者游传化(尤传化),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中国红杏诗社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理事、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理事、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谣)申报人、灵璧红杏诗书画院秘书长、灵璧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审核小组顾问、政协灵璧县第十届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