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童年记忆——咂甜秫秸
童年记忆——咂甜秫秸
文/胡桃夹子
童年的回忆是甜蜜的。因为童年最无忧无虑,无拘无束。
今天的孩子们有花样繁多的玩具,有穿不完的新衣裳, 更是 有吃不完的零食。尽管我们的童年比现在的孩子们少缺了物质上的优越,但是,我们童年的欢乐一点都不比现在的孩子少。
有这么一说,幸福不能完全以物质条件来衡量,因为物质条件永远代替不了精神生活。
记得小时候,大自然就是我们的天堂,更有我们取之不尽的“美味”。
秋天到了,田里的庄稼成熟了。成熟的庄稼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的“野炊”食材。嫩玉米,黄豆,白芋都可以拿来烧着吃。等吃够了,吃渴了,就会钻进玉米地里,找甜秫秸解渴。用我们土话叫“咂甜秫秸”。
选甜秫秸可是有诀窍的。嫩的不选,因为味道“恶”,不甜。老的不选,因为老的水份少,口感不好。只有那不嫩不老的才水份多,甜度足,吃起来脆甜爽口。
秋季虽然是甘蔗上市的季节,但是,孩子们的兜里哪有钱买,就是那会家长们也是很少买甘蔗给我们吃。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那会家里穷,吃不起。能吃起甘蔗的都是机关干部的孩子。每当看着这些机关单位的孩子吃着甜甜的甘蔗,我们这些农家娃娃真是羡慕啊。虽然我们吃不起甘蔗,但我们有玉米地,我们可以找那甜的秫秸,一样的吃出甜蜜,吃出开心。
湖里能咂的秸秆庄稼不止是玉米秸,还有“小秫秸”(高梁秸)。还有一种高梁长得很矮,秸秆也粗,我们土话叫它“母鸡够”。这种秸秆含糖高,特甜。
放学的时候,我们都会结伴去湖里,就连那些机关单位的孩子们也会跟在我们的屁股后面,钻进地里,找甜秫秸呢!
一帮孩子悄悄(生产队有“看青”的人,是不允许孩子们随便进地的)钻到地中间,就开始四处寻觅甜秫秸。我们一般的是看准了一棵,要先尝尝甜不甜的,为了省事就把秸秆上的“裤子”扒掉,直趴上去咂一咂,甜就折下来,不甜就放弃再找下一个。不一会我们都会找到好多,拿着回到原地,大家就坐下来美美的享受那撩人的甜蜜了。
吃甜秫秸如吃甘蔗一样,也要去掉秸秆坚韧的外皮,卖甘蔗的都是帮着客人削了皮,即便是买了甘蔗到家,也有刀子削皮,可是,我们这些“偷”吃甜秫秸的孩子哪里有刀?大家只好用牙齿,小心啃着把皮剥掉。尽管小心翼翼,但被“拉伤”嘴也是常事,因为嘴馋,就是嘴破了流着血,也是挡不住我们那贪吃的劲头!
每次“尽兴”后,我们都会再找几棵,剥皮整干净,然后折成一段段,装在裤兜里或插在衣服里面的裤腰带上,偷偷的带回家。
尽管我们那会天天疯玩,乱吃,但从不生病,身体结实着呢!即便是偶尔拉肚子,发了烧,也是吃点药就好,有时候甚至不吃药,挺一下就自癒了,哪像今天的孩子那么娇弱。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散养的就比圈养的壮。
一晃多年过去,偶尔回想起那吃甜秫秸的情景,心头仍会不由的一热,脸上随之也会漾起儿时般的笑意!
本文作者系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宿州市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一级作家,灵璧禅堂湖人氏陈长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