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的7大秘密和5大误区

秘  密

01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什么?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由血红蛋白——血液的红细胞中含有的携氧蛋白——被血糖包裹后形成的。

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葡萄糖的量与血液系统中的总葡萄糖含量成正比,因此血糖水平越高,HbA1c的水平越高。

02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有何临床意义?

红细胞只有120天的寿命,所以,HbA1c反应大约2~3个月周期的平均血糖水平。

糖尿病确诊后,HbA1c也用于评估治疗方案对于血糖水平控制的有效程度。

HbA1c水平越高,罹患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越大。

03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什么?

HbA1c检测:无需空腹,它能够体现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对于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效果而言更稳定的检测。这意味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易产生受压力和疾病的影响所带来的日常波动。

04

哪些人群该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每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HbA1c检测。

最近治疗方案有所改变的患者 或在医务人员需要更频繁地监控患者的病情时。

对于没有患糖尿病的人群,建议45岁以上的人应该考虑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尤其是合并超重/肥胖。如果年龄小于45岁但超重,同时有一个或多个额外的糖尿病危险因素,也应该考虑进行检测。

05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有什么局限性?

虽然HbA1c检测通常是可靠的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以下人群中可能并不准确:

由于失血过多造成的血红蛋白量降低(可造成HbA1c检测值过低);

缺铁性贫血(可造成HbA1c检测值过高);

血红蛋白基因突变或异常血红蛋白:常见于非裔美国人、地中海人或东南亚地区的人群;

最近有输血史或有其他形式的溶血性贫血(可造成HbA1c检测结果过低);

妊娠。

06

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好处是什么?

较低的HbA1c水平意味着较低的平均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风险也较低。

研究表明,如果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降低1%,眼、肾和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将降低25%。

一项发表在BMJ杂志上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降低1%时,患白内障的可能性降低19%,患心衰的可能性降低16%,因血管疾病而遭受截肢或死亡的可能性降低43%。

07

如何设定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

对于大多数已经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HbA1c水平小于7%是一个常见的治疗目标,临床实践中,应该为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的目标。

HbA1c值并不体现某个特异的糖尿病并发症,这意味着任何水平的HbA1c检测值均可出现任何并发症。当然,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值与正常值越接近越好。

误  区

01

数值越接近正常越好?

不少患者认为糖化血红蛋白越接近正常值越好,这种认识是不完善的。

糖尿病治疗强调个体化原则,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也是因人而异的,有时候病情严重者一味追求低的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反而得不偿失。

02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监测一个就够了?

糖化血红蛋白和自我血糖监测是相互补充的,两者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随访是各有优缺点的。

与随机血糖相比,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不受一时偶然因素的影响,与采血时是否空腹无关,因而稳定性更好。而血糖能反映即时情况,尤其通过多点血糖监测可反映患者全天血糖波动及控制情况。

03

糖化血红蛋白很稳定,总能反映真实情况?

一般情况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有时两者变化不一致。比如,暴发性1型糖尿病,这时糖化血红蛋白就可能赶不上急性血糖变化的速度,因此不能反映真实的平均血糖水平。

还有酗酒、缺铁性贫血、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使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妊娠妇女血容量增加、血色素降低、以及溶血性贫血、急慢性失血、慢性肾衰、血红蛋白病等,测的糖化血红蛋白值都较低。

04

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需要空腹?

糖化血红蛋白不受进餐的影响,检测时可以任意时间采血,不需要空腹。

但是患有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疾病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不可靠,应采用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来评价血糖的控制情况。

05

糖友需要不定期经常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但没有必要频繁地进行该指标的检测。

初诊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血糖控制平稳并达标的患者每年测定2次糖化血红蛋白即可;

对于治疗方案改变或血糖控制没能达标的患者,最好每季度测定1次糖化血红蛋白。

关注郑州血检通 更多检验资源共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