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语文·吴璟语文教学与生涯教育融合研究一】绘鲁迅成长路线图 引学生思生涯规划 ——《朝花夕拾...
【设计意图】
《朝花夕拾》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必读第一本名著。教材在“名著导读”的“专题探究”部分提供了三个参考专题:鲁迅的童年、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鲁迅的儿教育观念。学生按“阅读导引”要求完成整本书阅读后,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探究下围绕这三个专题进行深入阅读。陈思和教授说:“《朝花夕拾》是写一个人由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教育成长史。”所以对“鲁迅的童年”专题,我们梳理的范围可以扩大,绘成鲁迅成长路线图,走进鲁迅才有可能去消除学生与经典之间的隔膜。
整本书阅读教学应是将课内“精”学与课外任务高度融合的教学行为。课型定位上,可由“导读课”“推进课”“交流课”“延展课”组成,每种课型都应有其阶段性目标,最终一起整本书阅读的总目标。“推进课”,就是在学生目前阅读的基础上老师介入,围绕专题,推动学生继续读,读得更用心、更深入、也更全面。
初中处于生涯探索期,整本书阅读有助于学生自主人格建构和文化建构。所以生涯教育与整本书阅读相融合,让经典名著成为生涯教育的优质土壤。
【教学目标】
1.梳理鲁迅不同时期家庭生活、社会环境、个人状态,读懂每篇文字背后的深情。
2.合作探究初步了解“认识自我”和“立志”对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朝花夕拾》的导读课中,我们了解到《朝花夕拾》是鲁迅散文的代表作,并且被后人奉为现代散文的经典。陈思和教授说:“《朝花夕拾》是写一个人由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教育成长史。”今天我们一起绘鲁迅成长路线图,尝试读懂每篇文字背后的深情。
二、绘鲁迅成长路线图
任务一:概括十篇文章主要内容,明确鲁迅成长三个阶段
1.《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示例,完成下表。
答案预设:②得书、④背书、⑥入塾、⑦失怙、⑨弃医、⑩失友
2.精要概括十篇文章内容后,请同学进一步聚焦,这十处内容主要讲的是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答案预设:(1)“读书求学”——得书《山海经》,读书《二十四孝图》,背书《鉴略》入塾三味书屋,求学南京和日本,这是一条清晰而深刻的精神成长之路。
(2)“失去”——童年失鼠、少年失怙、青年失友,这又是一条充满着痛苦和反思的时间线。
将两条线融合起来,我们可以根据作者人生轨迹的变化,把全书十个篇目分为三个阶段:童年求学阶段、少年求学阶段和青年求学阶段。如下图:
任务二:探究每个阶段的家庭生活、社会环境、个人状态
1.分组探究:
第一组 梳理鲁迅家庭环境变化,感受它对鲁迅成长的影响。
第二组 罗列鲁迅的兴趣和爱好,推断童年鲁迅性格和志趣。
第三组 罗列鲁迅就读学校特点,分析青少年鲁迅心路历程。
2.探究方法:
锁定篇目+聚焦段落+圈画重点+总结概括
3.小组展示:
任务三:教师小结
1.温馨提示:要让学生感受一个人的过往经历对其成长的积极意义,教师适时的迁移、必要的补充是很重要的。
2.图示鲁迅成长路线图
3.在命运的风口浪尖,1926年的鲁迅谈起这些往事,笔下流露出深情,从回忆中汲取奋然前行的力量。
三、引学生思生涯规划
任务一:通过鲁迅成长路线,谈“认识自我”
1.提问促思考:
(1)鲁迅先生读的书对他的生涯发展有影响吗,请陈述理由。
预设:有的。一是喜欢读惊险刺激、志怪、离奇的故事,《故事新编》受到一定的影响;二是爱画画,对民间文学感兴趣…对他后来推广版画艺术、引进美术理论、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以及白话运动等都有影响,是他文艺创作、思想主张的重要源头。
(此处可以关联到《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毛泽东喜欢读的书——《水浒传》等“闲书”“坏书”,这些当时看来的“禁书”都讲了“造反”的故事,对毛泽东树立“反叛精神”有影响,为他选择革命道路起着启蒙教育的作用。)
请学生们口头说出自己喜欢读的书的书名,并思考这些书与自己的兴趣是否有关。
(2)鲁迅先生择校是在寻找理想,有没有生涯规划上的考量?
预设:有。此处主要引导学生找出鲁迅“学医”和“弃医”的原因。启发学生在生涯规划时需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关注当时的社会状况,更要心怀国家。
请学生说说自己理想的大学。——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任务二:从“自知”到“立志”
“学医”和“从文”都是鲁迅先生的志向,同学们,你们有哪些理想和追求呢?请口头表达出来。
四、课后作业
1.上网了解“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进行一下测试。
2.下节名著推进课,我们将走进鲁迅笔下的人物世界,请找出鲁迅先生最喜欢的人物和最讨厌的人物,陈述理由,并思考鲁迅先生是如何刻画人物的。
作者简介:吴璟,中小学高级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工作室新兵,湖南湘西州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洗尽铅华,返璞归真,是人生信条;厚积薄发,务去陈言,是努力方向;力求打造青春语文课堂。